嚴雷
摘 要:我國東部老礦井地區(qū)開采深度已達到千米以下,工作面回采期間受采動與地壓雙重影響較大,巷道變形嚴重,為更好的控制巷道變形,保證安全回采進行了下列分析。
1、概述
張雙樓煤礦74101工作面位于-1000延深采區(qū),最深處達到-1066m,其中材料道與上個區(qū)段7123工作面中間留5m小煤柱,受采動影響巷道高幫變形嚴重,影響行人、運輸、通風等系統(tǒng),影響到工作面安全回采。
2.巷幫礦壓顯現(xiàn)原因分析
74101工作面材料道位于-1000m水平,進入千米深井回采,與-750m水平相比,礦壓顯現(xiàn)明顯加劇,巷道變形量明顯增大;74101工作面位于的-1000m水平延伸采區(qū),鑒定為強沖擊危險區(qū)域,掘進期間采取深孔爆破卸壓、頂板深孔爆破、煤層高壓注水、鉆孔卸壓等防沖解危措施后方正常掘進,采場應力顯現(xiàn)劇烈;74101工作面材料道與7123采空區(qū)之間留5m小煤柱護巷,受采空區(qū)應力集中影響,煤柱變形嚴重;受本工作面回采超前動壓影響,進一步造成小煤柱應力疊加,變形不斷增大。未采取高幫加強支護措施之前,巷道兩幫圍巖移近量隨工作面推進不斷增大,每天需安排專人進行臥底、刷幫以保證巷道斷面滿足工作面安全生產(chǎn)需求,如圖1所示。
3.巷幫加強支護技術參數(shù)
為了減緩材料道高幫小煤柱變形速度及變形量,保證巷道安全距離和有效通風斷面,設計采用在高幫施工雙排錨索吊梁加強幫部支護措施,達到控制高幫小煤柱變形的目的。
采用18#槽鋼,長3.0m,兩頭距離梁端700mm處各鉆一個?22mm的眼,并加工傾角50°的托架,每根槽鋼采用二根錨索錨固,錨索布置在槽鋼提前加工好的眼孔內(nèi)。槽鋼沿巷道走向布置,槽鋼走向間距200mm,錨索間距1600mm,錨索置于相鄰兩排托梁中間位置。上下兩排吊梁,第一排距頂板1m,第二排距頂板2.5m,排距1.5m。錨索與水平面夾角50°沿傾斜方向向上,具體參數(shù)間如圖1所示。當現(xiàn)場情況出現(xiàn)變化時,可適當調(diào)整支護參數(shù)。第一排錨索采用規(guī)格為?18.9×L5250mm鋼絞線,第二排錨索采用規(guī)格為?18.9×L8250mm鋼絞線。如圖2所示。
(1)平面圖
(2)剖面圖
4.支護效果分析
(1)材料道高幫采取雙排錨索吊梁加強支護措施后,高幫變形得到有效控制,變形量明顯減小,不影響巷道安全距離和正常通風要求,效果顯著。如圖5-4所示。
(2)根據(jù)不同位置采用不同長度的錨索,在不影響支護效果的前提下減少勞動強度、節(jié)約支護用料。
5.應用效果分析
通過對74104工作面材料道高幫錨索吊梁加固技術應用,有效解決了小煤柱護巷煤柱變形嚴重的問題,圍巖變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證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