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穎 彭效忠
“清正廉潔,以身作則”,這是一位曾與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共事多年的老領導由衷評價宋平時說的一句話。人格的魅力是無窮的。宋平就是以他勤政廉潔、平易近人、公正無私和勤奮求實的人格魅力,影響著、感染著他周圍的人,從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崇敬和愛戴。
不要讓群眾背后罵娘
宋平經常下基層、下農村,對于少數(shù)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風問題有所知情,而且深惡痛絕。因此,他擔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伊始,就立即提出端正干部作風的問題。
宋平在甘肅工作期間,經常下鄉(xiāng)、下廠,深入田間地頭、車間班組。凡是接待過宋平的干部和群眾,以及跟隨他下過基層的各級干部,無不欽佩他嚴格要求、艱苦樸素的作風。這里僅舉幾例。
1972年9月,宋平到甘肅省委任職后的第一次下鄉(xiāng),是到臨洮縣中孚公社。那時,正是甘肅遭遇大旱的年月。宋平訪問了幾戶農民,又察看了牛頭溝小學。他看到農民生活十分困難,學校辦學條件著實很差,心情很不好受。中午,臨洮縣革委會負責人安排殺雞招待。飯菜上桌,宋平一看很不高興。他說:“遭了這么大的旱災,群眾生活這么苦,你們還殺雞招待!”縣上的負責人一面檢討,一面勸說宋平,既然坐下了總得吃點。飯后,宋平拿出50元錢,替大家交了伙食費。那位負責干部十分感動地對宋平的隨行人員說:“這頓飯值不了50塊錢。”
1979年8月,漳縣遭災。宋平一行來這里察看災情。17日,他們來到馬泉公社,看到剛剛被冰雹打過的莊稼東倒西歪,一團亂麻,看樣子不會有啥收成;有好幾個社員蹲在地邊,抱頭痛哭。宋平一行又到馬蓮灘大隊看了幾戶,社員吃的飯是大鍋青菜湯。宋平心情十分沉重。中午到公社聽匯報,宋平喝開水時察覺到有一股羊肉味道,便讓隨行人員去伙房看看。隨行人員回來說已殺了一只羊。宋平對漳縣縣委書記說:“社員們喝的青菜湯,你卻殺羊招待我們,能吃得下去嗎?”這頓飯,宋平一行硬是沒吃。
大伙餓著肚子又趕到四族公社察看災情。晚上7點,趕回縣上。深受感動的縣委書記對晚餐再不敢搞高標準,只安排了一鍋面,涼拌蕨菜。宋平吃得很高興,邊吃邊說:“這就對了。我們常說共產黨人要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我們還做得很不夠??!”第二天,宋平一行趕到隴西縣。隴西縣委書記張自強對宋平飲食起居之儉樸早有所聞。他安排的伙食是燴菜加饅頭。開飯時,宋平笑著說:“這樣吃就很好,何必搞那些七碟子八碗,惹得老百姓背后罵娘!”
對“走后門”尤其反感
宋平下基層,經常繞過地、縣事先安排的點,直接和群眾見面。他說,這樣可以更多地了解實情。1978年夏天,他去臨洮縣調査農民負擔問題,沿途邊走邊停,向路邊的農民群眾、外地來的養(yǎng)蜂人了解到許多強加在農民身上的不合理負擔。當他在臨洮縣干部大會上講了這些情況后,干部和群眾都感到驚奇,說:“宋書記就像生活在農民中間,他什么都知道!”
20世紀70年代,正是中國經濟發(fā)生困難的時期,各類物資和商品的需求遠遠大于供給,政府不得不采取憑票證供應的辦法。特別是像自行車、縫紉機一類物資,商業(yè)部門采取給單位下指標分配供應。單位拿到少得可憐的指標后,個人申報、集體評議、領導決定才能兌現(xiàn)。因此,在那個年代購買商品“走后門”、找關系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宋平反對“走后門”,更反對領導干部利用職權享受特殊照顧。
1974年,宋平家的保姆對警衛(wèi)員鄭成濤說,她年老眼花,宋平和陳舜瑤(宋平夫人)的衣服又要經常補,能否給買一臺縫紉機回來?小鄭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便找商業(yè)廳廳長說明情況,并請他批了個指標,很快便買回一臺縫紉機。誰知宋平知道后十分惱火,把小鄭狠狠批評了一頓,要小鄭立即退回,并給商業(yè)廳有關領導作出檢查。
(摘自《宋平在甘肅》 中央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