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梅拉·雷蒙德 趙世豪
在美國人看來,凱倫已成為極端自私的白人女性的同義詞,表征包括名為“叫你們經(jīng)理出來跟我說話”的波波頭發(fā)型。
在美國,有1107736個人叫凱倫(Karen),但絕不會有第1107737個。原因很簡單:“凱倫”成為了一個貶稱,漸漸套用在利用白人特權為自己獲取權利的中年白人女性身上。凱倫因此被打入了與負面特質相關或和千古罪人掛鉤的名字行列,心懷善意的父母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頂著這些名字長大。
與臭名遠揚的阿道夫不同,凱倫與一個策劃謀殺1100萬人、發(fā)動一場世界大戰(zhàn)的十惡不赦之人并無關系。它也不像其他已經(jīng)成為綽號的名字那樣,是尖酸刻薄的種族蔑稱,比如吉多。在1983年的美國電影《乖仔也瘋狂》里,吉多是一個意裔皮條客。這個名字因此聲名狼藉,暗指兇暴、大男子主義的意裔美國人。
2018年的美國人名統(tǒng)計和排名顯示,已經(jīng)沒有父母給自己的新生兒起名阿道夫或吉多了。但在1982年,也就是人畜無害的吉多成為腐敗墮落的吉多的前一年,仍有17個男嬰被冠以此名。同樣這個數(shù)的,還有蘇珊、帕內爾和迪克。
蘇珊的流行緣于鄉(xiāng)村歌手約翰尼·卡什的音樂作品《一個叫蘇的男孩》。歌詞中,這個男孩被父親起了一個寓意“希伯來小百合”的女性化名字。在父親看來,如果一個叫蘇的男孩能夠順利長大,那他一定無比堅強,因為這個名字會給他帶來無盡的嘲諷。至于帕內爾及其陰性形式佩特羅尼拉,基本上就是14世紀的凱倫,曾經(jīng)時髦洋氣,之后卻被用來指代牧師的情婦或品行不端者。雖然這種聯(lián)系可能已經(jīng)消失,但帕內爾從未恢復清譽。迪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它的鼎盛時期1938年,有將近1000名男嬰叫迪克,那時它就已經(jīng)是表示生殖器的俚語了。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末,迪克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形式有了其他負面含義。迪克的大勢已去,當下沒有一個小男孩叫這個名字。
很少有人記得,19世紀中后期的美國相當不歡迎愛爾蘭移民,甚至還把移民至美國的年輕愛爾蘭女傭統(tǒng)稱為“布里奇特們”。這個詞暗含著無知和愚蠢的意思,以致許多真的叫布里奇特的美國本土女孩改了名字,避免被打上標簽。我的祖母就是其中之一。1911年,她改名為貝莎。好巧不巧,幾年后一戰(zhàn)爆發(fā),德國采用的重炮也叫“大貝莎”,貝莎因此背上罵名。于是,她又改了名字,這次是碧翠絲。
許多立志出人頭地的凱倫們擔心名字拖了后腿,可能也想改名字。即將年滿22歲的2000名凱倫或許會蛻變成卡拉斯、凱瑞或奧利維亞,而在2018年給女嬰取名凱倫的近500對父母如今正后悔不已。不過,絕大多數(shù)凱倫想要把自己改造成奧利維亞恐怕為時已晚了,比如在1965年左右出生的逾3.2萬名凱倫,那時候這個名字風頭正旺。1965年,也就是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的第二年,凱倫在到達巔峰后逐漸淡出時髦名字榜單。
早在凱倫被污名化之前,這個名字就已經(jīng)在新手父母那里遇冷了。
那么,凱倫這個名字也像它所代表的行為一樣,讓人無法接受嗎?簡單來說,是的。早在成為種族主義者的同義詞以前,凱倫就已經(jīng)在新生兒名字榜單上走下坡路了?,F(xiàn)在,它注定要下滑得更快,跌落得更低,直到像阿道夫和吉多那樣,一蹶不振,再無翻身之日。
好在這事誰也說不準?!妒ソ?jīng)》里與邪惡有關的名字比如莉莉斯、亞茲拉爾和該隱,如今都是時興的寶寶名字,諸如卡利、厄勒克特拉、歐西里斯、潘多拉甚至是哈迪斯一類代表著死亡與破壞的名字,現(xiàn)在也被安在了純真無辜的寶寶頭上。
事實證明,一兩百年就能讓這些名字沉冤昭雪。最近,一對英國夫婦給孩子起名路西法,并將拒絕為其孩子登記名字的工作人員告上法庭,還贏得了官司。夫婦二人表示,他們并未把路西法視作撒旦的別名。“我們沒想那么多,”小路西法的爸爸說,“只是覺得這是個好名字,非常獨特且發(fā)音悅耳?!?/p>
[編譯自美國《新聞周刊》]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