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琴英,王桂蘭,彭紅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四川 自貢 643000)
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排班是護士和護士長關注的一個問題,排班是否合理影響到護士滿意度、護理質量及病人的滿意度、影響到人力資源的應用。臺灣的很多醫(yī)院為了護士能很好的照顧家庭,根據(jù)護士意愿安排上夜班或白班,夜班可以連續(xù)上1-3月,以減少護士不停的更換作息時間對護士身體的傷害[1]。多個文獻表明,輪轉夜班可造成生物規(guī)律紊亂,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2-5]。我國的很多醫(yī)院也有多種排班方式,如APN輪班、傳統(tǒng)排班、AN排班等,不同排班模式下護理質量的結果也不同[6-10]。兒科病人多,護士人力資源相對緊缺,兒科護士壓力大[11],所有輪轉夜班護士感覺易疲乏,護理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同時要滿足衛(wèi)生部倡導“臨床護士對所負責的病人提供連續(xù)、全程的護理服務”[12],兒科亦稱為“啞科”,如果護士對患兒病情不熟悉,更易發(fā)生不良后果。需要探索一種新的排班模式,改變原有排班模式的一些弊端。
資料來源為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一病區(qū)。開放床位123張。2019年1至5月責任制輪狀夜班排班模式,科室護理人員共30名,其中中級職稱3名,護師17名,護士10名。出院病人總數(shù)2579人次,平均住院日5.94天,危重病人床日數(shù)1052天,前5位病種為支氣管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支原體肺炎、腹瀉; 2019年6月-10月運用APN月排班模式,科室護理人員共28名,其中中級職稱3名,護師15名,護士10名。出院病人總數(shù)2763人次,平均住院日5.87天,危重病人床日數(shù)996天,前5位病種同2019年1-5月。兩組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1 成立科室改變排班模式項目小組,小組共6人,主管護師3名、護師2人、護士1名,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分2組查閱文獻,查看其它排班模式和優(yōu)缺點,每組提出至少4種排班模式。小組成員將查找到的排班模式或自己小組提出的排班模式在小組會上進行討論,通過打分法選出一個排班模式進行試用。小組成員經(jīng)過討論后提出了連續(xù)性夜班的模式,并通過頭腦風暴法,最終給新排班模式命名為“APN月排班模式”。
1.2.2 APN月排班模式是在一個月中崗位固定,即每天(除休息時間外)上班時間固定、工作崗位(責護、辦公室、P班、N班)固定。
1.2.3 將2019年1至5月輪轉夜班排班模式作為對照組責任護士按白班(8:00-12:00,14:30-17:30)、中班(07:30-14:30)和次日下夜(01:00-08:00)、上夜(17:30-次日01:00)、夜休、休息2天進行輪轉,辦公室護士白班(8:00-12:00,14:30-17:30);責任護士2人一組,8天輪轉1次中班、下夜和上夜,其余時間上責任護士崗位(白班)。
1.2.4 將2019年6至10月APN月排班模式作為觀察組,設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0:00-08:00),責任護士級辦公室護士為A班。每月為一個排班周期,一個周期內崗位固定,每3名護士1個小組進行排班,其中2人固定崗位,其中1人在固定崗位護士休息時替崗。責任護士管床相對固定,危重病人均在搶救室,由責任組長或高年資護士護理。APN月排班如表1所示,同樣的方法排N班、辦公室及其他責任組。責護、辦公室均為A班。
表1 護士APN月排班表的一部分
1.2.5 2019.05月APN月排班模式的詳細方案
通過護士會告知護理人員,征求意見并簽字是否同意。所有護理人員簽字同意試行。將科室將改變排班的詳細方案發(fā)護理部,獲批準后實施。每月發(fā)放問卷,說明能力搭配要求,護士自己填寫排班意愿。護士長根據(jù)護士意愿安排護士A班、P班、N班。如果要求上夜班的過多或過少,護士長根據(jù)前1-3月的排班、征求護士意見后調整。將每月的P班、N班做好登記,作為協(xié)調A、P、N崗位的依據(jù)。護士臨時有事,組內護士或同職稱護士可調班。
1.2.6 資料收集方法
1.2.6.1 護理缺陷收集方法
試行前后均按照同樣的質控管理方法,根據(jù)《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每月專項質控人員及護士長根據(jù)質控工作職責,按規(guī)定完成同樣數(shù)量的質控檢查。所有專項質控人員在2018年12月底及2019年1月初均進行了專門的質控培訓,保證質控檢查的準確性。納入比較的護理缺陷指標是與病人安全相關指標,包括患者身份識別與溝通、安全用藥管理、住院患者跌倒預防及管理、基礎護理質量、級別護理、靜脈輸液細節(jié)質量、護理文件書寫、交接班、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及護理不良事件等10個方。缺陷數(shù)量除以同時期內的床日數(shù),得出缺陷率。
1.2.6.2 病人滿意度收集方法
試行前后均使用同一個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問卷,將調查問卷二維碼張貼在病房內,責任護士在病人預約出院時請病兒家屬掃描二維碼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每個條目均是100分,病兒家屬滑動滾動進行打分評價。每月從“問卷星”導出數(shù)據(jù),計算與護理質量直接相關條目,如是否告知飲食、用藥、活動注意事項、是否主動為病兒及家屬提供、是否了解患兒及家屬需求、護理是否準確及時、護士態(tài)度等7個條目的平均得分及接受調查人數(shù)。將≥90分(按醫(yī)院標準)的問卷份數(shù)除以總調查份數(shù),得出患者滿意率。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病人滿意度平均分和滿意率。
1.2.6.3 護士接受度收集方法
均通過問卷星,無記名對兩種排班模式進行綜合打分,打分范圍為1-10分。分別于及2019年6月(試行20天后)、7月(試行40天后)、10月(試行4個月后)邀請護士分別對兩種排班模式進行打分。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排班模式的得分。
1.2.6.4 交接班時間收集方法
培訓時間記錄人員,用秒表對交接班時間進行測量。計算平均每個病人交接班時長及物資交接班時長。對照組每日是5次床旁病情交接(分別是8:00、12:00、14:30、17:30、次日01:00)及5次物資交接(時間同床旁交接)。觀察組每日3次床旁病情交接(分別是8:00、16:00、0:00)及3次物資交接(時間同床旁交辦)。試行前選取2019年5月日期末尾為0、5的日子,調查每班床旁交接班時長、物資交接班時長及調查時間內的病人總數(shù)。試行后選取2019年7月日期末尾為0、5的日子。調查內容同前。計算試行前后每天每個病人交接班平均時長,將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
1.2.6.5 護士對病人情況掌握度資料收集方法
根據(jù)護士責任制整體護理查檢表,每月護士長檢查責任護士對病人病情掌握情況,每月檢查2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5名護士。能清楚回答的表示落實,落實條目除以總的條目得出落實率。比較試行前后護理人員對病人病情的掌握情況。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表2 兩種排班模式下護理缺陷比較
表3 APN月排班試行前后病人滿意度比較
表4 APN月排班試行前后護士對排班模式滿意度比較
表5 APN月排班模式試行前后交接班時長比較
表6 APN月排班模式試行前后護士對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比較
針對缺陷率降低的原因進行了問卷調查,大部分護士認為觀察組排班模式采用的每月進行輪班,同個周期內護士崗位固定,責任護士管床相對固定,上班期間負責自己床位的病人,和病人比較熟悉,不容易發(fā)生因對病人病情不了解而導致的護理缺陷。同樣,夜班責任護士每天也上相同的崗位,對病人所管病人病情清楚。同時每天上班均同樣的崗位,強化了工作流程,不容易發(fā)生因對流程不夠熟悉發(fā)生護理缺陷。與對照組相比,交接班的次數(shù)及交接項目減少,有效減低交接班缺陷。
兒科病人年齡小,頻繁更換責任護士后難以建立信任關系[13]。觀察組護士管床相對固定,和患兒及家屬彼此更熟悉、更了解病人病情和脾性,對病人護理更周到、關系更融洽。大部分病人中午時間段有護理的需求,對照組排班模式中午時間段值班護士少,不緊急的護理措施均放在下午上班后做,病人等待時間長,容易出現(xiàn)不滿意。觀察組排班模式中午時間段責任護士輪換進餐后很快回到工作崗位,能盡量滿足中午時間段患兒及家屬的需求,亦不用更換責任護士,患者滿意度及滿意率逐漸得到提升。
通過護士3輪護士滿意度評分及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排班模式優(yōu)點更多,更受到護士歡迎。大部分護士認為APN月排班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不用經(jīng)常調整作息時間,生活更規(guī)律;管理病人具有連續(xù)性、更清楚病人病情,家屬對護士的認可度更高、護士的成就感增強;不用在醫(yī)院午休、可以更早下班,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工作、家庭均能照顧;對照組中班時間段護士少(3-4名)、工作繁忙、工作雜亂無章,病人也不知到誰負責自己、抱怨多,護士工作壓力大;觀察組全天病人的護理工作均由自己完成,工作計劃性更強。
我科2019年出院6474名患兒,平均住院日在5.9天,減少交接班次數(shù)后,每天每名患兒節(jié)約0.9分鐘交班時間,每天病人交接時間可以節(jié)約1小時34分鐘。不用頻繁交接,工作更有條理,加班時間較原來明顯減少。
對照組排班模式雖然要求責任護士8小時在崗,24小時負責,但在輪班制的情況下,不得不頻繁更換責任護士,加上我院兒科病人多,護士相對不足,護理病人多,護士對病人不夠了解,護理不到位。觀察組排班模式下,白班責任護士相對固定,上班均管理自己的病人,對病人病情、治療和護理更熟悉,掌握病人“八知道”,責任制整體護理落實率明顯提升。
對照組的輪轉夜班排班模式,責任護士中午不上班。需要中午時間段需要3-4名護士,并且不能滿足病人護理需求。改成APN排排班后,中午時間段責任護士自己承擔。每日節(jié)約1.5至2個人力。
觀察組的排班模式也存在個別護士不滿意的特點。如被突然剝奪午間睡眠習慣后后,下午精力不充沛;連續(xù)1個月的夜班,次數(shù)較多,有個別護士不太適應;需要醫(yī)生配合,更改部分病人治療時間以適應護士工作時間的改變。
APN月排班,能有效較少護理缺陷;提升患者或家屬滿意度,提升護士滿意度;護士更好的掌握病人病情,節(jié)約了交接班的時間,節(jié)約了護理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