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梅
(青海省海西州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青海 海西)
人類對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已達幾個世紀,早在十七世紀人們就已對鐵進行利用,主要用于貧血疾病的治療。近年來,不管是動物相關實驗,還是臨床研究都在不斷深入,同時人們也更深入的了解到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學的作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異常導致相關疾病的發(fā)生也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銅、鐵、鎂、鋅、鈣元素是人體正常代謝及對人體日常生命活動進行維持的重要物質(zhì)[1],在人體正常生長、發(fā)育及代謝方面作用重大。當前有眾多臨床研究及實驗表明鎂、鈣等宏量元素與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同人體發(fā)育、成長以及疾病的發(fā)生存在較大的相關性[2]?;诖藢ι鲜鑫屙椦逶剡M行檢測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對5 項血清元素檢測在青少年體檢中的應用意義進行了探討,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220 例行健康體檢青少年進行研究,其中男性116 例,女性104 例,年齡13~18 歲。
抽取受檢者1~2 mL 的靜脈血,與適量稀釋液相混合,置入冷藏室,溫度維持3~4 ℃,采用型號BH5100T 原子吸收光譜進行5 項血清元素檢測,包括銅、鐵、鎂、鋅、鈣。
對不同年齡段的及不同性別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進行觀察和比較,并對不同年齡青少年銅、鐵、鎂、鋅、鈣異常情況進行觀察和比較。銅、鐵、鎂、鋅、鈣正常值范圍如下:銅:11.9~39.2 μmol/L,鐵:7.02~11.79 mmol/L,鎂:1.13~2.05 mmol/L,鋅:58.01~169.98 μmol/L,鈣:1.56~2.09 mmol/L。
研究數(shù)據(jù)均在SPSS 21.0 中納入并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銅含量及鎂含量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隨著年齡的增大,鈣含量不斷下降,鐵、鋅含量不斷上升,組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1。
不同性別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表1 比較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s)
表1 比較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s)
年齡 銅濃度(μmol/L) 鐵濃度(mmol/L) 鎂濃度(mmol/L) 鋅濃度(μmol/L) 鈣濃度(mmol/L)13~14 歲 24.48±4.79 8.68±4.79 1.52±0.14 80.89±9.32 1.64±0.09 15~16 歲 25.24±5.15 9.01±4.93 1.55±0.12 83.68±8.78 1.61±0.07 17~18 歲 25.21±4.88 9.58±5.04 1.54±0.13 86.79±8.67 1.57±0.04
表2 比較不同性別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s)
表2 比較不同性別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s)
性別 銅濃度(μmol/L) 鐵濃度(mmol/L) 鎂濃度(mmol/L) 鋅濃度(μmol/L) 鈣濃度(mmol/L)男25.66±5.21 8.64±3.26 1.53±0.11 80.97±7.46 1.62±0.06女25.43±5.03 8.91±3.52 1.55±0.14 81.21±8.62 1.65±0.08
在不同年齡青少年中鐵缺乏和鋅缺乏人數(shù)較多,占比分別為12.27%、7.27%,其他幾種血清元素出現(xiàn)異常情況不明顯,詳細見表3。
表3 比較不同年齡青少年銅、鐵、鎂、鋅、鈣異常情況(n)
微量元素指的是人體內(nèi)金屬元素含量低于0.01%[3],微量元素盡管在人體內(nèi)含量極其微小,但是其中的銅、鐵、鋅在人體微量元素中卻占據(jù)十分重要的位置。宏量元素指的是人體內(nèi)元素含量高于0.01%[4]。在人體宏量元素中鎂、鈣含量較多,牙齒及人體骨骼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則涵蓋上述兩種宏量元素[5]。
由于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代謝方面發(fā)揮的作用重大,同時某些疾病的發(fā)生也同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存在較大相關性,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元素進行檢測,盡早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率。此次研究主要將重點放在了青少年銅、鐵、鋅、鎂、鈣五項血清元素檢測意義的分析上。
通過本次研究得知,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銅含量及鎂含量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隨著年齡的增大,鈣含量不斷下降,鐵、鋅含量不斷上升,組間差異較大(P<0.05);不同性別青少年銅、鐵、鎂、鋅、鈣含量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由此說明青少年年齡的增長與鐵、鋅含量呈正相關,與鈣含量成負相關;同時性別與銅、鐵、鎂、鋅、鈣相關性不大。
同時研究得出,在不同年齡青少年中鐵缺乏和鋅缺乏人數(shù)較多,占比分別為12.27%、7.27%,其他幾種血清元素出現(xiàn)異常情況不明顯。分析青少年鐵缺乏的原因: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黃金時期,身體所需的鐵含量較大,因鐵攝入量不足,常會引發(fā)缺鐵性貧血疾病的發(fā)生[6];其次青少年挑食或者偏食也會影響鐵的攝入,進而導致鐵缺乏;飲食不合理,食物的不合理搭配,導致鐵缺失過多[7]。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鐵缺乏過多會導致各類感染疾病的發(fā)生,對此必需加以重視。鋅缺乏的原因:也與青少年成長發(fā)育、偏食、飲食等因素存在較大相關性,同時腸道吸收障礙、手術修復鋅補充不及時以及各類腎臟疾病、腹瀉病、燒傷等因素影響,致使鋅含量損失過多,進而導致鋅缺乏[8]。鋅缺乏可影響青少年骨骼生長、身高、智力等,同時還會引發(fā)腹瀉疾病及肺炎等疾病的發(fā)生。鐵、鋅缺乏對人體各方面影響都較大,因此增強其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血清元素中,鐵、鋅缺乏率占比較高,對于青少年的鐵、鋅尤其需要加以重視,做好相關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