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宇
(遼寧省復員軍人康寧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多發(fā)于青壯年人群,迄今為止,其發(fā)病原因尚未明確,臨床癥狀復雜多樣,表現(xiàn)為知覺、意識、情感、智能等方面的障礙,個體之間差異較大,甚至是同一個患者,處于不同時期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病癥。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期間常出現(xiàn)情緒躁動的情況,甚至會有吵鬧、抵抗等行為,有研究表明,心肌酶活性對精神分裂癥有很大的影響[1]。為分析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心肌酶CK、CKMB、LDH、AST 的臨床檢驗結果,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7 年12 月到2018 年12 月檢查的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所有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在2017 年12 月到2018 年12月進行檢查的患者,共計納入本研究96 例,分為兩組,一組是對照組,為健康體檢者,一組是觀察組,為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兩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2~73歲,平均(54.28±4.93)歲。觀察組男24 例,女24 例;年齡22~72 歲,平均(54.39±4.87)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首次入院;所有患者均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能夠配合本次研究。
既往心臟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資料不全;嚴重心、肝、腎疾病。
對照組為健康體檢者,觀察組為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對以上兩組受檢者進行心肌酶譜水平檢測,并分析檢測結果,具體如下:在清晨,兩組受檢者空腹的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4 mL,通過3000 r/min 離心分離血清后,利用日立71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相關試劑對CK、CKMB、LDH、AST 水平進行檢測。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鹽酸氯丙嗪片(常州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161)治療,1~2 片/次,2~3 次/d,逐漸將藥量遞增至16~24 片/d,記錄患者在第2 周和第3周的CK、CKMB、LDH、AST 水平,并進行研究分析[2]。
對比兩組受檢人員的心肌酶譜檢測結果,包括CK、CKMB、LDH、AST 水平。比較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后2 周與3周的心肌酶譜數(shù)值(如CK、CKMB、LDH、AST 水平)變化情況。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并用(±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受檢者檢查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CK、CKMB、LDH、AST 水平比對照組的CK、CKMB、LDH、AST 水平高,兩組受檢者的心肌酶譜差異較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受檢人員的心肌酶譜檢測結果(±s)
表1 對比兩組受檢人員的心肌酶譜檢測結果(±s)
組別 例數(shù) CK(U/L) CKMB(U/L) LDH(U/L) AST(U/L)對照組 48 120.67±32.93 13.96±4.29 185.29±12.49 30.61±7.28觀察組 48 1221.57±92.56 49.46±11.38 299.77±34.27 59.12±12.43 t 77.637 20.223 21.745 13.7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對比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第2 周的CK、CKMB、LDH、AST 水平比第3 周的CK、CKMB、LDH、AST 水平高,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患者在治療后2 周與3 周的心肌酶譜數(shù)值變化情況(±s)
表2 患者在治療后2 周與3 周的心肌酶譜數(shù)值變化情況(±s)
時間 例數(shù) CK(U/L) CK-MB(U/L) LDH(U/L) AST(U/L)第2 周 48 493.68±47.67 31.84±4.17 155.78±11.46 42.34±6.87第3 周 48 210.92±21.38 24.43±4.01 131.73±11.27 31.12±5.16 t 37.497 8.874 10.367 9.0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精神分裂癥屬于重性精神病,其病因未明,患者會出現(xiàn)多方面的障礙,包括感知、情感、認知、思維等;該病病程易遷延,因反復發(fā)作常導致病情惡化,最終使患者精神殘疾,但如果進行積極治療的話,有較大的幾率使患者痊愈[3-4]。心肌酶是含有巰基的氨基酸,包括CK、CKMB、LDH、AST 等,存在于人體骨骼肌、肝臟、心肌、腎臟以及腦等組織細胞中,以上指標在健康人群中較低,且很少以游離的形式存在,當人體組織受損時,心肌酶會釋放到血液中來,提高血清中心肌酶水平,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以及生化免疫系統(tǒng)紊亂,以至于血清心肌酶水平顯著上升[5-6]。心肌酶譜含量的升高屬于整體性病理反應,同時還會影響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機制,因此在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診斷、評估和療效觀察時,可將心肌酶譜中的CK、CKMB、LDH、AST 水平情況作為依據(jù)。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兩組受檢者檢查后,發(fā)現(xiàn)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CK、CKMB、LDH、AST 水平比健康體檢者的CK、CKMB、LDH、AST 水平高,兩組受檢者的心肌酶譜差異較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比新入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第2 周的CK、CKMB、LDH、AST 水平比第3 周的CK、CKMB、LDH、AST水平高,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可以看出隨著治療時間的推移,CK、CKMB、LDH、AST 水平會逐漸下降,這表明心肌酶譜除了作為精神分裂癥的診斷依據(jù),還能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心肌酶CK、CKMB、LDH、AST 的活性可以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心肌酶譜檢驗可以為精神分類癥的臨床診斷提供有效依據(jù),臨床價值較為突出,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