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興華,楊子林*,韋麗莉,鄭紅芳,李海仙,黃光平
(1.臨滄市植保植檢站,云南 臨翔677099;2.雙江縣植保植檢站,云南 雙江677399)
番茄潛麥蛾[Tuta absiluta(Meyrick)],又名番茄潛葉蛾、番茄麥蛾,是鱗翅目麥蛾科的一種世界惡性入侵害蟲。在配合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開展番茄潛麥蛾發(fā)生危害情況調查過程中,經取樣快遞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進行鑒定,鑒定結果明確番茄潛麥蛾已入侵臨滄市。番茄潛麥蛾原產于南美洲,為小型蛾類昆蟲,成蟲主要將卵產于葉背面或正面,以及芽、嫩莖或綠色果實上,幼蟲孵化后潛入葉片、莖桿或果實內取食危害[1]??赏ㄟ^蛀食果實和潛葉取食進行直接危害,也能通過誘發(fā)果實腐爛、葉片干枯、植株早衰而間接危害。番茄潛麥蛾以茄科的番茄為主要寄主植物,也可危害茄子、辣椒、馬鈴薯、煙草、人參果等經濟作物。如若防控不及時,番茄減產可達80%~90%,甚至絕收。
1.1.1 定點監(jiān)測
監(jiān)測點選擇在雙江的勐庫鎮(zhèn)、沙河鄉(xiāng)、勐勐鎮(zhèn)。結合“兩鎮(zhèn)一鄉(xiāng)”種植結構及作物布局,勐庫鎮(zhèn)選擇鄰近冬馬鈴薯的蔬菜種植田塊,主要作物為茄子、辣椒、四季豆、西葫蘆等的忙那村委會忙東村民小組;沙河鄉(xiāng)選擇以種植冬馬鈴薯、蔬菜為主的壩頭村民小組;勐勐鎮(zhèn)選擇在農場五隊雙江黔江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大棚番茄種植為主(表1)。
表1 番茄潛麥蛾定點監(jiān)測情況
1.1.2 不同作物監(jiān)測
在雙江縣勐勐鎮(zhèn)悶樂村委會,分別在辣椒、烤煙、青菜、蓮花白、南瓜、西葫蘆、番茄7種作物上布設誘捕器監(jiān)測調查番茄潛麥蛾,觀測番茄潛麥蛾在不同作物上的成蟲誘捕情況。
1.2.1 定點監(jiān)測調查方法
利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角形誘捕器+粘蟲板+橡膠塞番茄潛麥蛾專一性誘芯。每個鄉(xiāng)(鎮(zhèn))選擇3個田塊為監(jiān)測點,每個監(jiān)測點設置誘捕器1個,共布設誘捕器9個,開展番茄潛麥蛾定點誘捕成蟲監(jiān)測調查。每7 d計數誘捕器粘蟲板上誘捕到的成蟲,填入觀測記載表,并更換粘蟲板。按30~45 d更換誘芯。定點監(jiān)測時間自2018年3月6日—2019年3月13日。
1.2.2 不同作物監(jiān)測調查方法
同時在雙江縣勐勐鎮(zhèn)悶樂村委會鄰近煙草種植的蔬菜田塊上,在不同作物上布設誘捕器,每7 d計數誘捕器粘蟲板上誘捕到的成蟲,填入觀測記載表,并更換粘蟲板。監(jiān)測不同作物上番茄潛麥蛾情況。根據誘捕量、作物生長情況,確定監(jiān)測時間長短。
誘捕器布設時選擇寄主植物中央為布插點。根據作物生長發(fā)育情況,調整誘捕器位置,以高于作物10~20 cm為宜。
調查數據采用Excel 2017進行統(tǒng)計并繪制番茄潛麥蛾誘捕量曲線。
在臨翔區(qū)螞蟻堆鄉(xiāng)庶奈村的大棚辣椒上進行粘顆·蘇云金可濕性粉劑防效試驗,并在大棚番茄上進行防控示范。在勐勐鎮(zhèn)農場五隊50個種植番茄的大棚上組織開展安裝殺蟲燈10盞、番茄潛麥蛾誘捕器150套、黃板2000片、藍板1000片、生物農藥粘顆·蘇云金可濕性粉劑5 kg進行綜合防控示范。
2.1.1 番茄潛麥蛾已入侵臨滄市并可周年發(fā)生危害
經1年定點監(jiān)測結果,從誘捕到的蟲量看,臨滄市雙江縣一年四季每個月都能誘捕到番茄潛麥蛾成蟲,表明番茄潛麥蛾已入侵臨滄市并可周年發(fā)生危害。
2.1.2 番茄潛麥蛾各季節(jié)監(jiān)測結果
全年共誘捕到番茄潛麥蛾成蟲41552頭。以夏季(5—7月)誘蟲量最高,誘蟲量32315頭,占全年誘蟲量的77.78%;其次是春季(2—4月)誘蟲量6263頭,占全年誘蟲量的15.07%;秋季(8—10月)誘蟲量1707頭,占全年誘蟲量的4.1%;最低為冬季(11月—翌年1月)誘蟲量1267頭,占全年誘蟲量的3.05%(表2)。
表2 雙江縣番茄潛麥蛾四季監(jiān)測結果
2.1.3 番茄潛麥蛾發(fā)生動態(tài)
各月監(jiān)測結果表明,誘蟲量以11月最少,平均每天單個誘捕器誘蟲1.14頭;12月誘蟲1.7頭;翌年1月誘蟲2.11頭。翌年2、3月分別為5.04頭、5.86頭;4月呈上升趨勢,誘蟲17.15頭;5月達到高峰,誘蟲70.11頭;6月有所下降,誘蟲60.48頭;7月突降,誘蟲12.95頭;8—10月呈持續(xù)下降,誘蟲量分別為2.6頭、4.01頭、2.04頭。
臨滄市雙江縣番茄潛麥蛾呈典型的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曲線走勢。誘蟲量最低為11月3日,誘蟲僅0.74頭;誘蟲量最高為6月5日,誘蟲達76.89頭。
從表3可見,從不同作物誘捕到的蟲量,以烤煙上最多,平均每天每個誘捕器誘蟲4.12頭;其次是辣椒,平均誘蟲1.91頭;再次就是番茄,平均誘蟲0.25頭;南瓜、蓮花白、青菜、西葫蘆等其他作物上誘捕到的成蟲很少。
表3 雙江縣不同作物番茄潛麥蛾監(jiān)測結果
田間防控試驗示范結果表明,辣椒上番茄潛麥蛾以28%蟲螨·蟲酰肼懸浮劑1050 g·hm-2、粘顆·蘇云金可濕性粉劑1200 g·hm-2防效最好,藥后11 d,防效為100.0%,其他處理防效不理想。進行第2次施藥,藥后14 d,以28%蟲螨·蟲酰肼懸浮劑1050 g·hm-2防效最好,為80.01%;其次是粘顆·蘇云金可濕性粉劑600 g·hm-2,防效為65.25%;第3是粘顆·蘇云金可濕性粉劑900 g·hm-2,防效為60.03%。
綜合防控示范結果表明,大棚番茄生長前期,采用性誘劑、殺蟲燈、黃(藍)板控制蟲口基數;合理應用農藝措施減輕發(fā)生程度;利用生物農藥及化學農藥進行有效控制??捎行Х揽胤褲擕湺晡:Α?/p>
通過1年的監(jiān)測調查和防控試驗示范。世界惡性害蟲—番茄潛麥蛾已入侵臨滄市,并在番茄、辣椒上發(fā)生危害。目前,番茄潛麥蛾在臨滄市番茄上發(fā)生規(guī)律為一年四季都能發(fā)生,春季發(fā)生逐漸上升,夏季發(fā)生達到高峰,秋季逐漸下降。冬季降低到最低,發(fā)生最輕。危害最重為烤煙,其次是辣椒,結合防控試驗示范結果。番茄潛麥蛾在臨滄市的防控策略是以烤煙、辣椒為主要防控作物,采取“壓前控后”,即烤煙、辣椒移栽前,清潔田塊,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的枯枝落葉;生長前期,采用殺蟲燈、性誘劑、黃(藍)板等控制蟲口基數;中后期,利用生物農藥及化學農藥進行應急控制。夏季是防治的關鍵時期。
番茄潛麥蛾為小型蛾類害蟲,初期危害具隱蔽性,應認真觀查,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采取綜合防控技術措施,方能控制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