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云
一般地,選擇題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難度不大,側重于考查同學們對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本文重點介紹解答選擇題的幾個技巧,以幫助同學們提升解答選擇題的效率.
一、數形結合
有些代數選擇題采用常規(guī)方法求解運算量大,有些幾何問題采用常規(guī)方法求解較為復雜,此時,我們可以將數形結合起來,根據代數式的幾何意義繪制出幾何圖形,借助圖形的性質來解題;也可以根據圖形的位置關系建立關系式,通過代數運算來求得問題的答案.
我們根據函數的解析式快速畫出函數的圖象,根據圖形討論當f(n)≥0時n的取值,便可建立關于m的不等式,解絕對值不等式即可求得問題的答案.
二、巧用合情推理法
合情推理是一種比較自然的、合乎情理的推理.合情推理法是指結合題目中的信息,通過仔細觀察,合理分析、類比、推理、歸納得出正確的選項.運用合情推理法解題,首先要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圖形進行分析,然后結合所學的知識和我們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問題進行合理的推理,作出判斷.
例2 .如圖2,長方形ABCD上有一個動點P,動點P由點B向A點運動,依次經過C、D點.若用x表示點P的運動路程,y表示△ABP的面積,y與x的關系如圖3所示.當P點在CD上運動時,△ABP的面積為().
A.10B.16C.18D.20
解析:當動點P從點B出發(fā),運動到C點時,△ABP的底邊不變,高在不斷增加,所以△ABP面積y在逐漸增大;當P在CD邊上運動時,△ABP的底邊不變,高也不變,所以△ABP的面積y不發(fā)生改變,從圖3可以看出CD=AB=9-4=5,所以長方形ABCD的面積為AB×BC=4×5=20,此時△ABP的面積是長方形的一半,所以△ABP的面積等于10,本題應選A.
解答這個題目,關鍵在于通過分析圖形明確P點的運動軌跡,獲得相關的數據,再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對P點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合理進行推理,以明確△ABP的底和高的變化情況,最后根據所得的數據求得△ABP的面積.
三、變換圖形
圖形變換法指通過變換圖形的位置,借助變換圖形的性質來解題.一般地,圖形經過平移、翻轉等變換后,點、線段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但圖形的大小、形狀、面積等都沒有改變.在解答選擇題時,我們可以將題目中所給的圖形進行合理的變換,如將圖形平移到合適的位置,作其對稱圖形,將其旋轉90度,等等.
例3.如圖4,一個半徑為2的大圓與其內接正方形相交于正方形的4個頂點,該正方形與小圓相切,AB,CD都過圓心O,AB⊥CD,那么圖4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我們將圖中正方形、大圓、小圓旋轉,便可使難題變得簡單,有助于提升解題的效率.
相比較而言,第一個技巧的適用范圍較廣,第三個技巧的適用范圍較窄,只適用于求解與圖形有關的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清市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