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增笑
《聲聲慢·尋尋覓覓》由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作,描述了她在晚秋時節(jié)的所見、所聞和所感。該詞寫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此時的她經(jīng)歷了人生中的重大變故,所寫的詞也不再有早期清新秀麗的風格。那么,這首詞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
在《聲聲慢·尋尋覓覓》的開頭,詞人便連用十四個疊字來抒發(fā)情感。其中,“冷冷清清”四個字不僅道出了當時環(huán)境的冷清,也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感受。品讀該詞,如品黃連,字字含淚,哀婉凄苦。李清照在后半生經(jīng)歷了人生的大風大浪——北宋滅亡、丈夫離世,飽嘗顛沛流離和輾轉(zhuǎn)奔波之苦。一連串的打擊讓她無處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無法排解心中的苦悶,于是她將萬般愁緒化作了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將自己的苦痛融入一景一物之中。
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詞人提到的第一個物象就是“酒”。詩仙李白曾經(jīng)寫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彼胍e杯痛飲忘卻煩惱,沒想到卻是愁上加愁。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女主人公只喝了幾杯酒,飲的還是淡酒,卻依然感到“愁”在心中蔓延?!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詞人既想借酒澆愁,又想借酒暖身和暖心,但是喝下酒才發(fā)現(xiàn)它不足以抵擋這晚秋的寒意,更別提借酒消愁了。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詞人抬頭望向天空,一群大雁飛過,讓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丈夫。如今,自己形單影只,即使寫了書信也不知道該寄給誰。看著成雙成對的大雁,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更加濃厚,感到既孤獨又傷心。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在此處,詞人提到了“黃花”。能夠與自己一起賞花、摘花的丈夫已不在人世,只能任它們枯損衰敗,飄落到地上。那散落的花瓣猶如詞人破碎的心??梢哉f,這“滿地黃花”是整個畫面中唯一的亮色??墒?,黃花被風雨摧殘,給人以衰敗之感。這畫面中唯一的一點黃色也漸漸消失了。女主人公孤獨地坐在窗前,不知道怎樣才能挨到天明。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秋日的細雨寒涼刺骨,一滴滴落在梧桐葉上,猶如一下下敲打在詞人的心上?!包c點滴滴”用疊字展現(xiàn)了細雨的連續(xù)不斷和愁苦的連綿不絕。作者只是描寫了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絲毫沒有提及自己的傷心事,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她的痛苦和悲傷。
夏承燾先生曾在《唐宋詞欣賞》中提到:“《聲聲慢》是李清照詞中特別講究聲調(diào)的一首名作?!边@首詞多用齒聲字(齒音)及舌聲字(舌音)。在這首詞中,詞人用了許多的舌聲字,如“淡”“他”“地”“堆”“獨”“得”“桐”“到”“滴”“第”“得”等;用了許多的齒聲字,如“尋”“清”“凄”“慘”“戚”“乍”“時”“最”“將”“息”“三”等。她有意借助這些齒聲字和舌聲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增強作品的韻律美。
總而言之,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李清照用簡潔的語言描寫了她在某個秋日見到的景象,寫出了她所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獲得的感受,極具藝術(shù)特色和美學(xué)價值。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務(wù)川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