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群
過完九十歲生日,文老爹將兒子叫到跟前,顫巍巍地捧出一個小小的布包,抖動著嘴唇再三叮囑:“無論什么時候,這些寶貝都不能丟?!?/p>
“嗯,記著呢?!逼呤鍤q的兒子,雞啄米般頻頻點頭。
打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布包,幾枚光燦燦的獎章、一張褪了色的紙條,跳進兒子的眼簾。這些寶貝,每年的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和黨的生日,文老爹都會展示一番,還要講一講它們的來歷。
父親的故事,兒子聽了兩百多次,孫子、曾孫子也早已耳熟能詳。然孩子們仍恭恭敬敬地圍坐在老人身邊,聽他回憶激情燃燒的歲月。
那是八路軍、新四軍勝利會師的當天,軍民自發(fā)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聯(lián)歡會。鄉(xiāng)親們扭著秧歌,踩著高蹺,興高采烈地迎接自己的隊伍。會師的戰(zhàn)友更是激動,大家熱烈地擁抱著、歡呼著,八路軍軍歌和新四軍軍歌此起彼伏、響徹云霄??粗@激動人心的場景,陳毅軍長當即吟詩一首:十年征戰(zhàn)幾人回,又見同儕并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哈,有辦法了!”文老爹的父親文大德,從村干部嘴里聽到了陳軍長的詩,腦袋瓜一拍,拿出紙條就往外跑。跑到半路,冷靜下來。
“爹,沒找到陳軍長?”見父親回來得這么快,兒子疑惑地問。
“不是。”
“那為啥?”
“人家那么忙,哪有工夫管這事兒?!?/p>
“可是……”
“別著急,讓我再想想?!?/p>
言罷,兩人陷入沉思。
回家探親的大女,見家里死氣沉沉的,忙問為什么?文大德長嘆一聲:“還不是庚帖給整的!”
原來,當?shù)嘏f俗,婚事都要寫庚帖,上面除了注明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男方還要在庚帖上寫一上聯(lián),女方在庚帖上對出下聯(lián)。聯(lián)語不外乎福祿壽喜等吉言,此為配庚帖。說白了,就是出對應對,對上了,圖個吉利。
前天,文大德托人給親家送庚帖,因為不識字,就把“出對應對”給省了。誰知,讀過幾天私塾的親家,覺得沒有對聯(lián)不吉利,就在庚帖上補出上聯(lián),并要求文家對出下聯(lián)。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文家父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哪里懂這高雅的玩意?聽說陳軍長才高八斗文武雙全,文大德想,如果請陳軍長來配下聯(lián),不僅解決了難題,還特有面子,多好??!可是再一想,陳軍長跟自己非親非故的,請得動嗎?大女也說:“人家那么大官,咱小百姓一個,距離遠著呢?!?/p>
“文大伯在家嗎?”
這天,文大德還在想心事,耳邊傳來親切的問候,抬頭望去,一位英姿颯爽的軍人,微笑著跨進門來。
“您……您是?”
“我叫陳毅,聽說你想請我對個下聯(lián),是嗎?”
“是啊,可是……”
“新四軍是人民的隊伍,為人民排憂解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p>
“那……那太好啦!”喜出望外的文大德,立刻掏出紅紙條,畢恭畢敬地遞到陳軍長手里。
陳毅接過一看,“大團小團一團和氣”幾個字飄逸瀟灑。
“陳軍長,女方是龍堤大團人?!?/p>
“女方姓什么?”
“姓武?!?/p>
“有了!”陳軍長大筆一揮:文姓武姓兩姓之好!
“謝謝,謝謝!”激動無比的文大德,連“請茶讓座”都不知道說了。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陳軍長巧配楹聯(lián)的事,春風般吹遍四鄉(xiāng)八村,軍愛民、民擁軍的熱潮,在根據(jù)地蓬勃興起。
辦完兒子的婚事,文大德就和親家一起,將兒子送到陳毅軍長面前。南征北戰(zhàn)中,兒子參加了數(shù)十次戰(zhàn)斗,并在渡江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兒子參軍后,文大德就將陳軍長親自配對的庚帖,寶貝一般收藏著。無論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從沒離開過身邊。直到兒子復原回來,才交到兒子手上。
后來,兒子變成了文大伯、文老爹。容貌在變,文家的傳統(tǒng)一直沒變。如今,文家的寶貝又增添了新的成員:一塊是兒子的勞模獎章,一塊是孫子的科技創(chuàng)新獎章,兩塊是曾孫子參加奧林匹克競賽贏得的獎章。
移交完寶貝,文老爹微笑著對兒孫們說:“我該走了,到了那邊,我還當陳軍長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