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學好語文的關鍵是寫好作文,而寫好作文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在作文課時,師生共同存在一個“愁”字。教師愁的是激不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愁的是沒啥可寫。那么,老師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課呢?通過這兩年教學工作實踐及學習,我覺得嘗試教學法對作文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下面,我就作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嘗試教法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作文需要有積極的參與情感,否則,他們就不愿寫,也寫不好。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能根據寫作內容,創(chuàng)設某種情境,渲染寫作氣氛,自然能促進學生進入寫作境地。嘗試教學法理論使我對情境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讓學生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時,我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不知道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為什么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做的事情大不大?”
學生作了一一解答,并總結出正是他做了這些生活瑣事,才能表現出他高尚的品質,才值得我們敬佩。緊接著又問:“在我們生活周圍有沒有做好事的人呢?”問題出了之后,同學們紛紛舉手,說:某某同學拾錢馬上交公,某某同學扶老走人路,某某同學背小同學過河等。由于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歷,加上教師指導他們積極思維,同學們都有很大的興趣動手去寫。可見,設計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引導多方立意
從優(yōu)秀作文中看,發(fā)現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明顯地體現在立意、構思和語言運用上,而嘗試教學法繼承型的學習方法改變?yōu)樘剿鞯膶W習方法,它是引導學生多方立意的有效途徑。如,指導寫作《記一次爬山活動》時,我出示以下嘗試題:
(1)從題目中可抓住什么來寫?表現什么思想感情?
(2)同學們在爬山時是怎樣做的?
(3)一位同學遇到困難時,同學們又是怎樣做的………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品質?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歸納以下幾點立意:
(1)同學們互送零食——反映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2)同學互相鼓勵,手拉手———反映團結協作,勇于進取的精神……然后讓學生自己確立中心,選擇材料,進行習作,這次作文大部分學生立意新穎。
三、指導學生自己修改、評議
學生作文好后,選擇好、中、差作文各一篇,讓學生共同修改??从迷~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立意是否新穎。通過學生共同修改后,又指名學生回答怎樣寫會好一些。然后讓學生按同樣的方法修改、評議自己的作文。這樣不僅使學生能找出自己的作文的不足,也能培養(yǎng)他們動手和思維能力。
總之,作文嘗試教學法根本改變了“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一傳統(tǒng)作文教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因此用嘗試教學法指導作文教學大有潛力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