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嫻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21世紀指導廣大教學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校的教學能力和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情景教學和語境教學。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高效的聽課和學習效率是值得老師們研究的方向。本文從語境教學出發(fā),討論如何在小學五六年級中將語境閱讀教學深入應用。
關鍵詞:語境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新課改和新世紀的同時要求下,語文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家長和社會希望能夠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小學生。在實際教學任務中,我們同樣也發(fā)現(xiàn)語境教學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語境,閱讀更是需要結合語境和上下文去理解,所以老師們要充分重視語境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語境教學對于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一種交往的活動,讀者通過作者筆下的文字,和作者進行對話。盡管這種對話并非是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優(yōu)美的文字也能讓讀者身臨其境。語境教學,可以通俗理解為將語言環(huán)境融入到外在環(huán)境,即將閱讀文章中語言環(huán)境過渡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寫作背景中,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表達的東西,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石在教育的整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語文的本質(zhì)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從而形成優(yōu)秀的語言交際能力。語言的應用和理解離不開語境,相同的詞語,語氣在不同的語境下往往代表不同,甚至相反的含義。以小學高年級語文必讀書目為例,單純的閱讀不能讓學生理解文章傳達給讀者最為內(nèi)核的思想。可能在學生眼中,就單純的是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和有趣的人而已。以《小王子為例》,故事的主人公看似經(jīng)歷了一系列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學生只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小王子的童真,如果能夠?qū)⒆髡叩膶懽鞅尘皫氲轿恼碌睦斫庵腥?,去了解寫作背景中對作者對?zhàn)爭的厭惡,文章的寫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直接關系。對文章上下文語言環(huán)境和時代大背景相結合,學生們能夠讀出新的理解,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小學學生關于語言的各方面能力較弱,很難獨立地理解某句話的含義,即使在老師的幫助下,也很難做到真正理解。那么,教師熟練運用語境教學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和老師的良性互動,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能夠在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路上給予很大的幫助。閱讀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作者用文字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將語境教學加入到閱讀課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文章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注重學生教學體驗,讓學生走近角色
語境的建立,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文章思想。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在學習中的體驗和感受,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幫助,創(chuàng)建適當?shù)慕虒W情境,讓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增強對文章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的記憶和把握。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學生們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上下文和時代背景的含義,再由老師積極引導和設計必要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更強的感官刺激和更加深刻的記憶。雖然是高年級學生,但是必要的情景設計還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個更加有趣,互動更加頻繁的課堂一定是更加受到學生歡迎的。
例如,在學習具有大量人物對話的課文是,老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組,分別按順序朗讀書中的對話。以《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為例,文章中出現(xiàn)了父親,兒子,警察以及消防戰(zhàn)士四個主要角色,并且以任務之間的對話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語境的建立完全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實現(xiàn),老師將學生分為四組,分別扮演文章中出現(xiàn)的角色,由老師自己擔任旁白。在不同角色扮演中,學生們會獲得更高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沉浸在自己朗讀的角色中,去更加深刻地理解在文章背景下,人物是出于怎么樣的感情說出了那些話。語境的構建能夠幫相互學生有更強的教學體驗,讓學生走近每一個文章角色的心里。
通過在老師的引導下,將語境教學帶入到閱讀課堂當中,能夠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更加踴躍地投入到課堂當中。角色扮演的教學實踐能夠讓學生們進入角色,充分把握角色每一句話的語境。語境的理解絕不是割裂的,既不能脫離上下文和人物關系,也不能脫離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
三、注重文章背景挖掘,讓文章在現(xiàn)實中得到共鳴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傾注大量心血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包含在其中,希望得到讀者的共鳴。一個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一定是語言優(yōu)美的,道理深刻的,情感真摯的。能夠?qū)⒁黄恼鲁酝?,對于正在形成各種價值觀念的學生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教師要注重挖掘文章的背景,不僅要挖掘時代背景,也要挖掘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對文章及文章背后的故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中得到與作者跨越時代的共鳴。
比如,在閱讀有關長征的文章教學時,如果只是讓學生簡單地閱讀,學生可能只能在文章中讀出來當時條件的艱辛,不能感受到紅軍堅毅不拔的精神和為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一腔豪情。為什么要長征,長征是為了什么,誰指揮了長征,長征勝利意味著什么,長征的條件有多么艱苦,在長征路上到底犧牲了多少英雄。教師要學會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了解關于長征的點點滴滴和背景故事。在這種情況下再去讀文章,學生得到的感觸一定是大不一樣的且是深刻的。
四、結語
新時代課程改革為新時代的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和老師努力讓學生不僅僅能夠?qū)W會知識,而且更能夠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出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推動他們進一步具備新時代學生應有的素質(zhì)。教師將語境教學帶入到小學高年級的閱讀課堂中去,能夠讓學生有更強的課堂沉浸感和參與感,在全面了解閱讀文章的情況中,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準確深刻地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從而切實地增強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冰林. 語境創(chuàng)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學生之友(小學版), 2012(3):4-4.
[2]楊曉福. 語境創(chuàng)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2(10):35-35.
[3]李玉潔. 情景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天津教育,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