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向縱深推進,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新時期,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任務不僅僅局限于專業(yè)知識的講授,還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是高校人才教育提升深度廣度的途徑之一。高校外語不止是一門語言學科,更在其中滲透了外國的文化、思想等內容,怎樣正確地對待和接受這些內容對學生的思辨力提出了要求。基于此,本文對高校外語教學中學生思辨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述,發(fā)現其中的不足之處,以期為高校外語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育;外語教學;思辨能力;問題
思辨力是指在某一標準下對一定事物的獨特判斷和認知的能力,也包含了對他人觀點和行為的批判式思維。思辨力的作用是將人們普遍認為的理論知識進行個人批判式的思考,這種思考是理性的、客觀的。在思辨力的作用下,事物或者問題的本質得到了深入的探究,人們對事物和問題的認知將更加完善。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在高校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文化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十分重要。外語學習是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中西方文化思想的對比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沖擊,因此如何理性地看待文化差異,怎樣樹立民族自信是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這便是思辨力培養(yǎng)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高校外語教學中,學生思辨力的培養(yǎng)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本文接下來就這些問題進行評述。
一、語言教學中缺乏學生思辨力培養(yǎng)
外語語言教學通常是圍繞基礎理論知識和語言技能兩個方面開展,其是學生接觸外語學習、掌握外語技能的重要途徑,是外語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常規(guī)的語言學習主要有外語語法學習、單詞學習、句式學習等等,均為比較基礎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會按部就班地完成知識講授,安排練習、背誦任務等等,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并無不妥,但是卻將大部分的教學時間留給了理論知識學習,很大程度忽視了學生的思辨力培養(yǎng)。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能力雖然足以面對常規(guī)的理論知識,但在面對需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發(fā)表個人觀念的環(huán)節(jié)上,學生則明顯表現出沒有明確方向、無話可說、認識片面的問題。例如,在新視野英語1的部分Translation環(huán)節(jié)學習中,學生雖然可以完成漢譯英的翻譯任務,但對于其中的內容卻缺乏深入的思考。Translation模塊中的內容大多是圍繞國外的節(jié)日、風俗、文化展開,是學生更深層次認識西方文化的途徑之一,也是進行中西方文化差異比教學習的途徑之一。但是,部分教師未能在此環(huán)節(jié)融入思辨力培養(yǎng),學生對這個模塊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單純的翻譯層面,沒有進一步的思考。
二、專業(yè)教學中缺乏學生思辨力培養(yǎng)
專業(yè)理論課知識在外語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它既是學生進行專業(yè)學習的陣地,也是學生思辨力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但是,縱觀大部分高校外語教學課堂,受到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普遍使用“講授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聽課位置。在這樣的模式中,教師的課堂講授時間要占據約70~80%,學生則需要將注意力投入進傾聽和書寫之中,沒有時間對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在一些可以開展思辨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塊中,教師也未能以此作為契機,引導學生批判地思考。這種教師占主導,鮮留出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未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模式,必然會使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弱化。當這種專業(yè)教學模式成型之后,在獨立學習和小組學習等形式中,學生將很難主動發(fā)揮思辨力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專業(yè)學習也就停留在較淺層面,難以深入。
三、缺乏實踐教學活動
高校的外語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就沒有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辨實踐機會。思辨力分為六個層面,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作四個部分,這也就要求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實踐的機會,這樣才能使思辨力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發(fā)展。但是,在高校外語教學中,教師并沒能重視起思辨實踐的重要性,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組織與之相關的實踐活動。或者,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更多使用中文交流,沒能營造出良好的語言氛圍,學生的外語思維和與外國文化相關的思辨力自然無法得到良好培養(yǎng)。
結束語:
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結合外語學習的內容和當前的國際化背景,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應當深刻認識到思辨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將思辨力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外語教學過程中。就當前的思辨力培養(yǎng)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高校外語教育工作者應當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為學生營造出高質量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 孫旻. 評述高校外語教學中思辨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5(3):7.
[2] 黃淑琴. 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面臨的困擾和出路[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 23(3):4.
注:西安醫(yī)學院教改項目 新醫(yī)科可視化案例教學與對分課堂在“全科卓越”班的創(chuàng)新融合(2020JG-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