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銀鈿
摘要:閱讀對兒童意義重大,而農村小學生相比其他兒童而言,由于家庭環(huán)境等的特殊性,在閱讀學習尤其是課外閱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以及閱讀公共設施的缺失,課外閱讀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更好地幫助農村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學習,促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農村學生綜合素養(yǎng),教師必須重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文章探討閱讀對農村小學生的重要性,結合農村小學生閱讀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一、農村小學生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學習的重要性
(一)課外閱讀能開闊農村小學生視野
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探索能力、觀察能力的最好時間段,然而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居住環(huán)境與家庭經濟條件,他們很難像城市的孩子一樣,擁有社區(qū)圖書館、旅游等探索和觀察的機會,可以說農村小學生認識世界的渠道很有限。不過,書本卻給了農村小學生一個發(fā)現(xiàn)世界、認識世界的最佳機會,所以,農村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課外閱讀,同時,小學生的父母也必須給其創(chuàng)造閱讀的環(huán)境,提供這一平臺,來開闊兒童視野,增長其見識。
(二)閱讀能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的性格和道德品質
結合實際來看,農村小學生中有很大比例都是留守兒童,這部分兒童相比其他兒童而言性格更加敏感早熟,容易產生內向、孤僻、自卑等不良情緒。但是如果教師與父母引導到位,能夠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教育,為農村小學生挑選一些正能量的好書,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書本的熏陶,被書本中一些正能量人物和事跡鼓舞,久而久之,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良好性格和道德品質。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學習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方法單一,未能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
造成學生閱讀興趣低下的原因,與教師閱讀教學方法單一密不可分,許多教師認為低年級學生年紀小,不認識多少漢字,無法自行完成閱讀,因此往往是采用講故事的行為,給兒童念讀閱讀文本。聽與講雖然是閱讀教學的方法之一,但長時間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讓兒童逐漸失去興趣,同時,這種方式很難激發(fā)兒童主動開展閱讀學習的動力,畢竟聽故事是一種被動接受閱讀學習的方式。而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又往往讓學生自行閱讀文本,缺乏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閱讀成效低下。
(二)學生閱讀習慣存在問題
此外,長期的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即便認識到學生閱讀的重要性,但許多教師只知道讓學生閱讀,但忽視了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小學生常見的閱讀習慣大致歸結為以下幾種,首先是閱讀意識。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兒童會有主動開展閱讀的欲望,他們會有強烈的閱讀動力,并將其作為自己日常愛好之一。其次是會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有效閱讀并不是被動接受閱讀,也不是光閱讀不思考,不思考是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僅僅閱讀但不思考,學生難以獲得閱讀的成效。再次是廣泛閱讀,這一點對于學生而言極為重要,雖然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認識的漢字比較少,但他們也要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而不是只憑著自己的喜好看同一類書籍,如有些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對社科類繪本等不感興趣,僅僅憑著自己的喜好參與閱讀學習,對未來的學習工作產生一定的局限。最后,學生在閱讀中只看不“寫”,導致閱讀成為一瞬間的消遣,并沒有深入內心,也很難通過閱讀帶動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
三、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豐富閱讀教學方式,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1.利用繪本開展閱讀教學
繪本是專門針對兒童開發(fā)的閱讀文本,繪本的圖畫豐富,文字較少,兒童根據(jù)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繪本圖畫,就能開展閱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利用繪本開展閱讀教學。教師讓學生自行按照各自的思維模式去開展繪本閱讀,由于每一個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方式都有差異,面對同一本繪本,不同學生眼里的畫面和故事也各有出入。例如,著名的繪本故事《小雞沒耐心》,有一些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很快理解繪本的含義,有一些學生卻只看到了一堆小雞,有些學生可能注意到故事里狐貍與幼兒的關系等。所以,第一遍閱讀時,教師要“放任”學生自行閱讀,鼓勵其大膽散發(fā)想象,提出各自的見解。只有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學生才能對閱讀產生持續(xù)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繪本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法、討論法等讓幼兒理解繪本真實含義,同時教師可以將游戲與繪本閱讀相結合,如給繪本故事畫時間軸、畫地圖、做相應的手工書簽等。
(二)教師結合課內閱讀文本,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小學生年紀較小,教師可以有效組織課外閱讀教學,不要一味放任學生自由閱讀。教師可以結合部編版教材課內閱讀文本,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例如,在學習了《少年閏土》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魯迅的其他著作,讓學生在學習課內文本后,對魯迅、閏土等人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閱讀文本范圍,以全方位了解魯迅、閏土等人。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魯迅的相關視頻資料,讓學生在理解一個作家的基礎上展開課外閱讀,以增強課外閱讀的實效性。除了以作者類比進行課外閱讀,教師也可以從文章的題材等方面進行類比,如學習了一章節(jié)的寫景文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各類以寫景為主的文章。
(三)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創(chuàng)建閱讀角
考慮到農村學生課外閱讀資源缺乏,閱讀氛圍環(huán)境缺失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班上建立閱讀角,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讀物捐到閱讀角,班上學生可以借閱書本進行閱讀。同時讓學生輪流擔任閱讀角組長,記錄學生借閱書本的情況,一定時期進行統(tǒng)計,對借書較多的學生進行獎勵。此外,教師可以在班上安置閱讀燈,在閱讀課上播放輕音樂,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
結語
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意義重大,但由于農村學生缺乏閱讀條件和環(huán)境,因此,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存在一定問題。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教師必須重視課外閱讀教學,要豐富閱讀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同時,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條件,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梁梅瑰.試論農村小學城中村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93.
[2]趙穎穎.基于農村城中村小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148.
[3]閉維維.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界,2021(3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