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華 李曉彤
《冰糖燉雪梨》作為一部有競技色彩的青春劇,是中國首部以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冰上運動為背景的電視劇作品。該劇在一方冰場上微縮出以正向價值觀為導向的青春場,刻畫出中國青年向陽而生的時代群像,喚起了觀眾內心強烈的共鳴。劇作將“高甜”與“高燃”充分調和,讓觀眾既看到了“甜寵”,又感受到了“熱血”與“青春”,獲得高收視和高口碑的雙豐收,在海內外播出后好評如潮。截至《冰糖燉雪梨》收官,其豆瓣評分穩(wěn)定在7.4分,有7萬余人進行點評,并上了82次微博熱搜。《冰糖燉雪梨》還成功做到了“走出去”,在YouTube上,正片上線半個月播放量便突破3000萬次。從商業(yè)上看,《冰糖燉雪梨》是中國青春劇蓬勃發(fā)展的一種體現(xiàn),從文化傳播上看,則是向世界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青年朝氣蓬勃的氣質和拼搏的精神。
這為國產青春劇的多層次發(fā)展、多角度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益的實踐經驗,給中國青春劇向好發(fā)展帶來了信心,也為國產青春劇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啟示,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研究范本。
一、“高燃”:小眾運動的大共鳴
《冰糖燉雪梨》將冰上運動作為整個故事的大背景,劇中的主角分別是學習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的體育生。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冰上運動離大眾的現(xiàn)實生活和關注視野較遠,屬于小眾運動,但任何體育運動都有著相同的競技精神。“競技體育可以說是一種成敗在瞬間、曝光度極高,又高度專業(yè)化,卻相對公平的人類活動。體育專業(yè)門檻甚高,外人難于窺其臺前幕后的奧秘,但卻又讓千千萬萬人癡迷和陶醉?!盵1]體育是人類最原始的肢體力量的一種表現(xiàn),質感粗獷,觀看體育賽事本身就能給人感官帶來一種“燃”的感覺,這不僅僅是由瞬間的興奮感構成,它還帶有精神上的感召,情感上的認同,喚起的是深層情感體驗。
《冰糖燉雪梨》一方面對不同特點的冰上運動進行了細致的表現(xiàn),首先滿足了受眾的感官體驗,例如身姿優(yōu)美的花樣滑冰,充滿速度與激情的短道速滑,扣人心弦的冰球競技,等等?!侗菬跹├妗吩阽R頭上都做了充分的設計,使畫面更精彩,不斷刺激著觀眾的興奮點,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持續(xù)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冰糖燉雪梨》還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將體育精神與青春色彩充分融合,激情與對抗、勇氣與力量、淚水與汗水、成功與失敗的碰撞交融為青春劇增加了厚度,拓寬了敘事格局。體育元素所具備的不拋棄不放棄、勇于克服困難、挑戰(zhàn)人體極限的精神,在青春劇的場域中,對年輕人的鼓舞和激勵更加明顯,使觀眾能夠從更深刻的情感層面與劇情相通相連,引發(fā)不同個體的集體共鳴,帶給觀眾真正的“高燃”體驗。
具體創(chuàng)作層面,《冰糖燉雪梨》對體育運動的藝術化處理可圈可點,這部劇適當?shù)厥褂脤I(yè)視角表現(xiàn)冰上運動,并且提取了體育運動的某些特質重點突出,并將這些特質與劇中人物的情感緊密相結合,從而讓受眾更容易感同身受。例如競技的殘酷、運動員的孤獨、個人成就與集體榮譽的平衡,等等,適當?shù)厝趸吮线\動的專業(yè)性,縮短了小眾運動與大眾的距離。既從內核上還原了冰上運動的精神風貌,又避免了用嚴肅的方式將冰上運動影視劇變成科普講解。正如《冰糖燉雪梨》的導演朱銳斌所說:“我們的拍攝重點是戲,不是體育賽事。我希望演員在冰場上,始終要展現(xiàn)出熱愛激情的感覺?!盵2]
在該劇中,沒有任何專業(yè)術語對男主角黎語冰參與的冰球運動進行枯燥的規(guī)則講解或傳球分析,而是將男主角的拼搏精神進行了生動的刻畫。在劇中黎語冰有過在冰球賽場上的摔倒,有過努力與收獲不成正比的迷茫,有過因被否定而產生的自我懷疑,而這些挫敗感和負面情緒也是每一位追夢人在陷入困境時的真實體驗。在一場關鍵比賽前黎語冰因遭人陷害而被指責,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對球隊的愧疚,黎語冰選擇隱忍并加大了自己的訓練強度,希望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但最終因壓力過大和過度勞累暈倒在賽場。遭受接二連三打擊的黎語冰并沒有選擇放棄,依舊帶著“不要退縮,堅持到底,勝利就一定是你的”的信念,逐步恢復訓練并最終重返賽場,打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黎語冰憑借自己的努力贏回了掌聲,拿回了失去的尊嚴,翻轉了被歪曲的正義。屏幕中體育人“要球不要命”的拼搏精神以及追夢的信念感,不禁讓人動容,此時回蕩在觀眾心間的“高燃”感,不僅僅是比賽勝負結果所帶來的爽感,更是一種因精神上受到激勵而產生的振奮。
《冰糖燉雪梨》對女主角棠雪所熱愛的短道速滑運動也做了很好的藝術化處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內容是棠雪在一場短道速滑比賽中因彎道摔倒受重傷,被迫放棄短道速滑的情節(jié)?!斑^彎道”作為劇中短道速滑部分的關鍵敘述點,鮮明突出了這項運動的速度感和殘酷性,配合著冰刀劃過冰面濺起冰花的慢鏡頭,“高燃”感呼之欲出。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讓觀眾能更簡要直觀地了解這項運動,另一方面讓觀眾對棠雪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對短道速滑愛而不得的棠雪代表著一批提及夢想充滿遺憾與不甘的追夢人,當棠雪戰(zhàn)勝內心的恐懼帶著“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的銳氣重回賽場并贏得比賽時,滿足了觀眾的自我期待,很容易產生共鳴。
雖然《冰糖燉雪梨》不是一個科普冰上運動的電視節(jié)目,但在播出后卻為冰上運動“圈了粉”,體育元素與青春劇相結合的形式為大眾提供了低成本走近冰上運動的機會,提高了大眾對冰上運動的興趣,燃起了大眾的體育熱情并對即將到來的冬奧會充滿期待。《冰糖燉雪梨》以冰上運動為載體刻畫出了中國青年時代群像,與觀眾的個體情感緊密勾連,一定程度上通過屏幕內冰上運動的“高燃”,幫助屏幕外陷入困境的追夢人擺脫“冷氣”,重拾夢想與信心,以正面的態(tài)度去面對困難,以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對生活,在不同的維度與大眾同頻共振,讓小眾運動產生大共鳴。
二、“高甜”:青春劇的甜而不膩
愛情既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也是青春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造夢的素材?!侗菬跹├妗纷鳛橐徊勘线\動題材的青春劇,除了對冰上運動的細致刻畫,對青春階段的愛情也進行了細膩處理。劇中男女主角的情感線甜而不膩,情節(jié)安排恰當,人物性格立體,行為符合邏輯,雖然有多角戀這樣的情感糾葛,但風格呈現(xiàn)上依然是充滿青春氣質,積極向上的。愛情作為青春劇中的重要元素,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會滿足觀眾對愛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增強觀眾對這部劇的情感依賴,運用得不好則會破壞青春劇本來的真實感,成為“槽點”。
好的情感戲首先需要立體的人物形象作為支撐,單薄的人物形象無法承載豐沛的人物情感,從而無法合乎邏輯地完成敘事?!侗菬跹├妗分心信鹘堑男蜗罅Ⅲw而飽滿,演員表演真實細膩,給觀眾帶來一種很清爽的青春感。女主角棠雪不拘小節(jié)、大大咧咧,男主角黎語冰被封為學校的“冰球之神”,在冰場上英姿颯爽、陽光開朗。但《冰糖燉雪梨》并沒有把兩人的性格簡單固化為“女漢子”和“霸道學長”這樣的平面形象,而是通過不同情節(jié)的刺激將角色的更多隱藏性格展示出來,使人物形象更靈動更可信,以真實自然的方式打動受眾。例如在第一次意外接吻后一向高冷的“冰神”黎語冰卻整夜輾轉難眠,在接受表白時性格豪爽的棠雪竟低頭輕笑,諸如此類的反差表現(xiàn),讓兩位主角的形象有了溫度、力度與深度,而這樣的性格“反差萌”也使得觀眾對劇中的第一次接吻的“高甜”場面印象深刻?!侗菬跹├妗返靡嬗趯θ宋镄蜗蟮某晒λ茉?,打破了不少甜寵劇觀眾的心理預設,在反套路化的新鮮感中反而增加了劇情的“甜度”,同時刺激了觀眾追劇的興奮度。
導演朱銳斌說:“青春劇的情節(jié)如果只在甜上是遠不夠的,情感戲同樣需要厚度。”[3]《冰糖燉雪梨》沒有將女主角棠雪和男主角黎語冰的愛情故事拘泥于小情小愛,而是將愛情賦予正能量,以更大的格局解讀校園愛情的意義與價值,看到愛情中個體的成長與蛻變。同時《冰糖燉雪梨》非常注重當代青年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真正做到了讓兩個有趣的靈魂進行碰撞,傳遞了一種美好的戀愛正能量。這樣的創(chuàng)作厚度,也是讓“高甜”劇情甜而不膩的原因之一。劇中女主角棠雪和男主角黎語冰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并擁有獨立的品格和為夢想拼搏的韌性,兩人在戀愛后,黎語冰幫助棠雪重拾了短道速滑的夢想,棠雪的存在也讓黎語冰在遭受重創(chuàng)后有勇氣再次重返賽場。在這段關系中他們不僅收獲了愛情,還通過愛情發(fā)現(xiàn)了更好的自己。這樣的戀愛故事雖然也存在一定的理想化與浪漫化的問題,但是與當代觀眾不斷升級的戀愛觀吻合,更易引發(fā)觀眾共鳴。此外,《冰糖燉雪梨》中兩位次要角色(夏夢歡與廖振羽)的愛情故事也將校園戀愛的“高甜”與青春氣質、校園場域緊密結合,以流暢自然的方式把少男少女的懵懂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傳遞了校園戀愛不能以犧牲個人學業(yè)為代價的正向價值觀,給觀眾帶來甜而不膩的清爽感。
三、高立意:有意義的青春故事
《冰糖燉雪梨》對體育題材的高燃感表現(xiàn)準確,對青春劇的高甜感把握恰當,除此以外,這部劇還關照著并且表現(xiàn)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侗菬跹├妗方柚w育競技的故事背景,將成功與失敗的對立感表現(xiàn)得深刻而生動,每一場比賽也都微縮著真實的人生——“不出眾,就出局”。但《冰糖燉雪梨》并沒有一味把價值導向放在追求成功上,而是透過青春題材電視劇關注青少年群體,傳遞一種積極樂觀的成長態(tài)度,引導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關注自身,傳遞勇氣與力量。
劇中有“花滑天才”稱號的角色——喻言,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無論對他的訓練還是生活都有嚴格控制。在遇到灑脫的棠雪后,原本機械化的喻言開始被激活,但在原生家庭打著“為你好”名義的高壓下,喻言的自我被深深壓抑、無法釋放。這樣的情況是中國代際之間的常見矛盾,家長不懂得放權,而渴望自由的孩子也不具備真正獨立的能力。喻言將花滑事業(yè)和媽媽的管控視為反抗目標后,陷入了巨大的失落與迷茫,并轉而對棠雪產生了高度迷戀和依賴。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曾發(fā)表這樣一種觀點——大多數(shù)人都害怕自由,渴望臣服,當人們從原始關系中的脫離后,不安的焦慮感會高于自由感,這種復雜的情緒來自人們對孤獨的厭惡、對反抗權威的懦弱和對自己內心的無知,需要找尋新的關系將情緒再次寄托、形成新的依賴。[4]找不到新的寄托關系的喻言患了焦慮癥,脆弱到無法進行正常的訓練。最終,昔日的“花滑天才”在花滑賽場上四連摔。喻言的失敗不是個人能力的退步,而是個人心智的不成熟,脆弱的喻言也是許多青少年在面臨“初獨立”時的真實寫照,因此具有較大的啟示意義。
男主角黎語冰帶著全校隊的寄托進入冰球國青隊,但在國青隊的第一場比賽中就因為對贏球執(zhí)念太重,自作主張錯過了傳球的機會,導致球隊以一分之差輸?shù)袅吮荣悺S纱讼蛴^眾傳遞了不以追求成功為第一目的的價值導向,成敗固然重要,但在激烈的運動賽場上,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質,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冰糖燉雪梨》中每一個角色所經歷的成長起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塑造典型形象外,《冰糖燉雪梨》還通過劇中人物的視角或經歷為不同的成長困境給予了一定的解讀和正向引導,創(chuàng)造出真正有意義的青春故事。無論是拋掉雜念、重返賽場的黎語冰,還是告別過去再次踏上花滑旅程的喻言,都讓觀眾看到讓夢想走得更遠的不是一場比賽的成敗與勝負,而是純粹與專注,是向陽而生的內在力量。有意義的青春故事讓青春劇更有價值,《冰糖燉雪梨》抓住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痛點,通過較全面的敘事去反觀個體成長波動,緩解了當代年輕人的焦慮感。
四、結語
《冰糖燉雪梨》用一方冰場將年輕人的愛情、友情、親情盡數(shù)容納其中,雖仍有過于理想化、浪漫化的問題,但整體上對青春感的把握是準確的,抓住了當代受眾的心理期待,甜得恰到好處,燃得激烈動人心,使觀眾能夠從心底與其產生共鳴。同時《冰糖燉雪梨》作為一部校園青春劇對競技題材的運用游刃有余,將小眾的題材在不失其內涵的前提下,以兼顧專業(yè)化與大眾化的方式呈現(xiàn)給觀眾,這種處理方式是十分值得借鑒的。
該劇既聚焦個體的夢想,也將這種夢想與國家榮譽相對接,更為深刻地詮釋了青春逐夢的意義和價值,升華了全劇的主旨精神,豐富了該劇的意義內涵。無論從選題、角色刻畫還是價值觀傳遞,《冰糖燉雪梨》都給國產青春題材電視劇帶來了新啟示。時值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舉辦,《冰糖燉雪梨》不僅應時應景、正當其時,成功的海內外傳播還對中國冰上運動走向世界起到了提前預熱的效果。
〔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前電視劇創(chuàng)作價值取向研究”(17ZDA2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張智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曉彤: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生。
注釋:
[1]張頤武:《關注體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國文化報》2019年7月29日。
[2][3]骨朵網絡影視:《〈冰糖燉雪梨〉如何把握青春競技劇的甜與燃?專訪導演朱銳斌》,https://mp.weixin.qq.com/s/VBNNiVuTdGIrrP6KJlg2LQ,2020-03-28/2020-12-12。
[4]〔美〕艾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劉林海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7頁。
(責任編輯 任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