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青柿紅,樹高攀屋,篩出滿院碎金,斑駁迷離。從記事起,那棵柿樹就安扎在了院內(nèi),樹干清瘦,樹葉蔥蘢,與紅磚青瓦的房子一起,照應(yīng)著家人的安生。柿樹守時,春天,枯枝起死回生般地發(fā)芽,青嫩嬌羞;夏天,枝葉茂盛,遮蔽整個院落;秋天,碩果累累,似燈盞,光艷迷人。家,被一片金紅包裹著,溫暖喜人。
聽姐姐說,小時候農(nóng)忙時,只有她在家里陪我。姐姐一身粗布碎花衣,兩束麻花辮,樹葉篩過的陽光撲在她有些土氣的臉上,我扣著一個花兜兜,躺在搖床上,咿咿呀呀地不知所云。她一邊無心地晃著搖床,一邊數(shù)著滿樹的柿子,蟲鳴纏繞,雞鴨歡叫。這樣的場景像姐姐為我勾勒的一幅畫,清新柔美。
枝頭青澀的柿子,待秋風(fēng)輕輕一點,葉落滿院的時候就嬌羞地紅了臉,像串串冰糖葫蘆,又像是盞盞燈籠,紅艷奪目。熟透的柿子光滑剔透,宛如穿了件素紗禪衣,一眼能看穿肉核。往嘴里輕輕一含,那汁液便被吸入口中,甘甜在舌尖上直打轉(zhuǎn),刺激著味蕾,好比人間甘露,芳香馥郁。
霜降摘柿子,這是鄉(xiāng)村的規(guī)矩。遵時令,我們早早地準(zhǔn)備好網(wǎng)兜,用鐵絲穿口再撐開,綁在竹竿的一頭,這樣鉤下來的柿子就不會落地破裂,紅紅的柿子是那么的柔軟,哪經(jīng)得起摔呀。爬上樹,能夠到的柿子直接用手摘,夠不到的,就得用網(wǎng)兜了。把柿子網(wǎng)進(jìn)兜里,巧勁一勾,一顆完整的柿子就躺在了網(wǎng)兜里,連上幾片綠葉,紅綠相間煞是可人。那時,我和姐姐比賽網(wǎng)柿子,在母親的指揮下,你追我趕,歡聲笑語在樹上回蕩。
摘下的柿子,不能立馬就吃,要在柿蒂上抹點白酒,再放置幾日,名曰“風(fēng)柿”。院子里、窗臺上,擺放的都是紅紅火火的柿子,頓時給寒秋肅殺的小院平添了絲絲暖意,一下子鮮活了起來。幾日后,那色勝金衣美,甘逾玉液清的柿子就可以品嘗了。母親總不會忘記親戚、鄰居,你家給幾個,他家拿幾個,一樹的柿子最后分到自己頭上的也所剩無幾。母親總說,好東西是吃不完的,柿子年年有,我們不能吃獨食。
“中國紅”這三個字,用來形容柿子再合適不過了。柿子屬于鄉(xiāng)村,鄉(xiāng)村又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神韻,中國紅般的柿子,堅定從容。深秋蕭瑟的村莊里,那一抹柿子紅,就是故鄉(xiāng)的色彩。這紅,由內(nèi)而外,透徹地不留余地,仿佛來自清晨的紅日傾盡所能的浸染。柿子紅,中國紅,謙和而不露聲色,它不和春日百花爭艷,不和初秋百果爭熟,靜默無爭,隱于鄉(xiāng)村,活出自己的耀眼。
回家,滿樹的喜鵲麻雀嘰嘰喳喳,飛來趕去。這若在小時候,母親早趕走了這些鳥雀,今日卻任憑它們啄食?母親說:“鳥兒們也辛苦了一年,留點柿子給它們過年吧。它們的叫聲不會讓家里太寂寥。莊子上也沒幾個人了,沒處送了。就讓柿子留在樹上看樹吧,樹老了,也會寂寞?!彼跣踹哆兜卣f,我恍恍惚惚地看著樹,果然發(fā)現(xiàn)樹老了。一樹寂寞的紅倔強(qiáng)地獨守著鄉(xiāng)村,心里落下些許傷感,也許我和母親一樣,無法割舍這片故土。
劉中馳: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 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