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舒屏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對學生的三觀具有較強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結(jié)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shè)計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并將閱讀教學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形成個性化的發(fā)展,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想象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通過實施閱讀教學的策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所以他們的性格比較活潑好動,且他們無法長時間的關(guān)注一件事物。但是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他們良好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他們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得知識和信息,從而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能力。使其在有效的閱讀教學中形成正確的三觀。
一、進行有效的訓練指導
講讀教學對于當前的小學生來說非常的枯燥,且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狀態(tài)非常被動,妨礙了中段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從以往的小學閱讀教學看,大多數(shù)教師習慣性的應(yīng)用灌輸式的閱讀教學方式,并且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忽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采用合理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形成獨立閱讀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全面的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推進語言能力的提升。讓學生通過朗讀文本掌握其中的重難點問題,并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方法掌握閱讀的技巧。從而加強學生的閱讀感悟和體會。教師次啊用靈活性的教學方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有趣的閱讀教學中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中心思想。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也會得到相應(yīng)的提高。比如在學習《秋晚的江上》這一課中,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找到關(guān)于秋天的句子并進行體會和感悟,教師要傳授學生一些閱讀教學的方法,并且通過逐字逐句的理解來感受和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從而全面的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對整體文章的感受和體會。
二、利用模仿訓練提升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在學習和掌握作文寫作技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仿寫的方式幫助他們掌握寫作的技巧。而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也可以通過仿寫的方式推進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1]。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jié)合。比如可以將《海上日出》與《記金華的雙龍洞》這兩篇文章相結(jié)合進行對比閱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和體會并進行對比,之后結(jié)合自己對美景的理解進行仿寫。學生通過多次的模仿可以找到寫作的方法,從而將模仿進行升華轉(zhuǎn)化成寫作的能力,有的學生可以結(jié)合文章獨自進行讀后感練習??梢钥闯鲎x寫結(jié)合的方式可以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在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寫作與閱讀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閱讀和寫作之間有著較多的共同之處,閱讀和寫作兩者的相互作用與并存的。沒有閱讀就無法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所以不管是閱讀還是仿寫都可以獲得更多的精華。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得寫作的技巧和素材,而在寫作當中可以深化對閱讀的理解,所以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
三、閱讀教學啟發(fā)學生思維
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通過長期的鍛煉和培養(yǎng)才能形成的,閱讀與背誦公式與做題不同,閱讀教學需要語文教師具有很大的耐性,通過不斷的實踐和重復性的指導和引導,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閱讀教學中,并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能力。學生從剛剛開始接觸閱讀就已經(jīng)啟動了思維能力。教師要發(fā)揮出自己的引導和指導作用。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完善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教師要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呢?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啟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欲望。讓學生在不斷帶著好奇和欲望主動的參與到閱讀當中。比如學習“盤古開天辟地”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手段給學上播放相關(guān)的視頻,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要在不要將視頻全部播放出來,在高潮的部分停止播放留出一些懸念,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進行閱讀,使學神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激活自己的思維并對課本內(nèi)容產(chǎn)生質(zhì)疑,從而調(diào)動他們的想象能力高度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學生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高效的體驗和感受。
四、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
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無限的動力。倘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較強的閱讀欲望可以將自己的被動態(tài)度轉(zhuǎn)變成主動的閱讀態(tài)度。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較強的欲望自然會有效的提高學生閱讀的水平。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的目標,分析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采用合適的方式點燃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推動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閱讀教學中[2]。比如在學習《琥珀》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各種各樣的琥珀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到琥珀的魅力。之后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觀看視頻看到了美麗多彩的琥珀。那么想不想了解琥珀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們通過學習文章來了解吧?”在教師的逐漸引導下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較強的探究欲望。從而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閱讀當中去探究琥珀形成的答案。在學生產(chǎn)生閱讀欲望的同時,教師也要重視閱讀方法的傳授,首先教師帶領(lǐng)學生通過快讀的方式了解文章的大概意識。之后教師帶領(lǐng)學生用精讀的方法找出琥珀形成的基本條件并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學生很快的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從而使學生集中精力的進入的閱讀當中。學生通過掌握閱讀的方法和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能夠有效的掃清閱讀發(fā)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礙。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教學加強重視,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有效的閱讀教學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從而深入到文章中不斷的感受和體會,從而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為今后的發(fā)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王永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實施[J].新課程,2021(48):78.
[2]盧金明,孫學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國教師,2021(S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