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益波
錯別字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錯字,一類是別字。錯字指的是字寫錯,比如多了一橫,少了一點;別字指的是寫成了其它的字,比如把“目光”寫成了“木光”。錯別字如果不消滅,學生在語文練習的時候,不僅基礎題會錯誤,寫話中也會因為錯別字而扣分。一個通順的句子,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一篇生動的文章因為這些“攔路虎”而黯然失色。學習祖國的語文文字,感受美的熏陶,是小學階段的基本目標。而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任務。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導致學生寫錯別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重視”不夠,“高估”有余
語文課堂是充滿美的課堂,它以美的內容、美的形式、美的韻律吸引學生叩開美的大門。而漢字的美往往被忽視。一些語文教師非常注重課文內容的講評,句段的練筆,而嚴重忽視課文生字詞的教學以及對難點字詞的反復鞏固。如五年級上冊學習“懼”這個字,個別老師在課堂上匆匆讀過,結果有的學生寫“懼怕”時候,“三橫”寫成了“兩橫”。難點字詞中的“的、地、得”,教師如果沒有及時地引導、鞏固、反饋,學生會屢寫屢錯。如《釣魚的啟示》一文中文章里有許多詞語搭配,如“彩色的漣漪”、“變得銀光閃閃”、“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掙扎得筋疲力盡”等,在教學中加以練習與運用。同時,過于高估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會助成寫錯字的壞習慣。所謂“過猶不及”,高估學生的識字能力,不僅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反而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識字寫字過程中“放手”過多,盲目地讓學生進行自學,在課堂中匆匆讀過甚至還沒掌握就投入到課文句段的教學分析中去了,學生筆下自然會寫出一些錯字、別字,這顯然是“高估”釀的禍。
二、“認真”不夠,“浮躁”有余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行動盲目,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腳踏實地,這種心理情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浮躁”。浮躁心理如不及時糾正,則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個別學生到了高年級,讀的文章長了,寫的字多了,心情就開始煩躁了。這些全都在寫字時表現得淋漓盡致。有時候同樣一個字上一句寫正確了,下一句就“支離破碎”了;有時候一不小心,“禍”就惹多了,“視字旁”變成了“衣字旁”了。特別是在寫話練筆時,只追求速度而不顧質量。寫“敕勒”這個詞時,一不注意就把“勒”也寫成“反文旁”,還有“釣”、“鉤”不分,“釣魚”往往寫成“鉤魚”了。這樣的錯別字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不得不讓人感嘆:真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三、“糾錯”不力,一錯再錯
“糾錯”不力,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如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缺乏對知識的整理與回顧;欠缺對錯題或做過題的提煉和反思等。在一部分學生眼里,他們寫了錯別字而往往自己檢查不出來。當教師指出來你這個字寫錯了,別把“橋梁”的“梁”寫成“高粱”的“粱”了。這次糾正好了,寫第二次時又寫錯了。除了不認真寫字外,他們更找不到錯別字的存在,看一遍,找不到,看兩遍,還是找不到。這樣的情況讓教者煩、學者困。怎樣讓錯字改正得更深入些,不再屢寫屢錯呢?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是促進學生寫規(guī)范字的一劑良藥!所謂個性化的評價,就是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正確認識自己,改變自己,鍛煉自己,提高語言運用的水平。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能更好地減少高年級學生的錯別字。
個性化的綜合性評價注重對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就是要讓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參與學習后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舞?!泵鎸W生重復寫錯的字,教師要避免重復機械地抄寫,這樣不僅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也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唱“五線譜”,即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來改正錯別字。每個學生都可以設置自己的五線譜歌曲,把錯別字改寫后組成的詞語或句子當作歌詞填入五線譜中,然后試著唱一唱“1、2、3……”。讓評價更加具有趣味性,通過動口開腔,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得到對漢字理解的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墩Z文課程標準》認為,學生學習任何知識都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獲得的任何知識,都是他們自主地、能動地生成、建構的,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通過“入口、入眼、入心”等這些方法,把容易寫錯的字及時地進行預防、糾正、鞏固,在個性化的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綜合性評價中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穩(wěn)步提高,徹底地和“錯別字”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