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摘要:我國的科技水平在近年來得到迅猛發(fā)展,很多對于教育有重大意義的技術也相繼出現,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逐漸深入,微課、多媒體等技術日漸成為教學改革的主力。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尤其是化學這類難度較大的課程,在信息技術為化學課堂提供了教學資源和途徑的同時,也會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也要重視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高中的化學課堂如何順應互聯網的發(fā)展,使得兩者有效融合從而促進化學課堂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是高中化學老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元教學;課堂模式;信息技術
在時代的推動下,新課改的出現為培養(yǎng)學生的策略提出了更為具體和全面的要求,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太適用于現在的新型教學,也不能夠滿足現在社會對學生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尤其是化學學科,化學作為一種理科學科,需要有大量的實踐性的實驗和方法支撐,而互聯網的發(fā)展就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本文將對運用信息網絡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新策略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在化學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時應注意的問題。
1化學老師自身信息技術的提高
現在還是有部分化學老師存在信息技術和化學課沒有必然聯系的錯誤觀念,要是想轉變老師的這種觀念,需要提高老師自身的信息技術。很多老師由于年紀等問題,在進行網絡操作的時候對于一些步驟也不熟練,這也是現在信息技術在化學課堂中使用不多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師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學習互聯網的使用。
教師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對信息技術進行重點學習,并且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融合在一起展開探索。這樣,能夠結合微課的設計方法、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互聯網教學路徑的構建等,實現對個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和發(fā)展。而且,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將會得到顯著的提升,且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將得到相應的發(fā)展。由此可見,通過提升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不僅能夠推動化學課堂的整體發(fā)展和建設,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起全新的習慣和態(tài)度。
2網絡信息作為教學內容的頻率
互聯網中的海量信息確實給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了很多新鮮豐富的教學內容,但是,教材中的內容才是課堂教學的重點,網絡信息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只能作為輔助工具。因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不用互聯網,但是也不能過于依賴互聯網,要控制使用的頻率。
實驗課是化學課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在課堂中老師對實驗進行講解之后,留給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間就不多了,這就導致學生對實驗步驟的了解不熟練,實驗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率都得不到保障。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實驗進行指導,化學老師可以在課前通過釘釘和微信群等平臺,將課上要進行的實驗操作的要點和步驟的微課或者是老師的錄課視頻提前上傳到這些平臺,學生在課前掌握這些操作步驟,在課上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學生在課下還可以回看這些視頻,加深他們對實驗的印象。
3網絡資源作為教學內容的選擇
互聯網的發(fā)展給教學帶來了便利,很多學習的軟件和平臺的出現為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提供了新的方法,老師應該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和軟件為學生布置作業(yè),并且設置固定地交作業(yè)時間,老師根據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及時地進行批改,以此達到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改掉學生拖沓的毛病。而且在學校由于學生較多,很多學生沒有提問的機會或者是不好意思當面向老師提問,那么如果學生在進行作業(yè)的同時遇見了問題可以在網絡聊天平臺向老師提問,老師也可以及時地進行回復,解決學生的問題。
網絡上的資源確實豐富,但是同時也造成了老師在選擇教學資源上的困難,網絡上的資源并不是老師坐享其成的原因,老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課堂教學實際需求的情況下,選擇對學生和課堂都有意義的資料。老師還是應該重視課件的制作,將網絡的資料作為課堂的補充和擴展,而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活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新途徑。而“互聯網+”與高中化學課堂結合的方式通過實踐也已經表明可以達到高效課堂的結果。雖然現在的高中的信息技術設施日漸完善,但是在運用的時候仍然會出現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互聯網教育價值的情況,因此,高中老師在進行化學課堂的課堂教學的時候要進行整體的教學計劃,擴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和途徑,全面提高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以此達到有效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教學的實踐工作與老師的基礎理論進行深入結合,從而切實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能力,從而推動我國教育改革事業(yè)邁向新臺階?;诖?,學生的化學認知能力會在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幫助下建立起靈活的應用方式,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參考文獻:
[1]丁亞兵.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學多元閱讀教學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1(28):47-49.
[2]王瑾. 優(yōu)化教法,讓高中化學課程更加精彩[C]. 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期).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四川省科教創(chuàng)客研究會,2021:497-500.
[3]俞陳麗.分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