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梅
摘要:全球化經(jīng)濟發(fā)展的背景下,英語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如何教好英語,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師應(yīng)該重點探討的問題。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紹了朗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翻譯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朗讀教學法在英語翻譯中的運用策略,以期為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guān)鍵詞:朗讀教學法;初中英語;英語翻譯能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要學好英語,應(yīng)該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白x”是基礎(chǔ),只有多讀,才能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為日后的詞匯、句子翻譯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教師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要教授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感受到英語是一門極具趣味性的學科,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一、朗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翻譯中的作用
1.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初中英語考試中,大多不會將口語部分涵蓋在內(nèi),導致學生主觀地認為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在朗讀方面,從而忽視了朗讀的重要性。實際上,如果學生在朗讀時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揚,他們的信心就會增加,從而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朗讀時,教師不要過分糾正他們的錯誤,也不要打斷他們,以免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
2.有助于學生記憶詞匯
翻譯離不開詞匯,如果沒有詞匯,就沒有完整的句子,翻譯更是無從談起。但是詞匯的記憶是一件非??菰锓ξ兜氖虑?,尤其是孤立的詞匯,非常不容易記憶。通過朗讀,將詞匯放置在文章中,將文字轉(zhuǎn)換成為口語,這樣在翻譯時會顯得更為簡單。例如,在人教版《義務(wù)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統(tǒng)稱“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中,在朗讀“stay at home”“go to summer camp”“study for tests”等單個短語時,學生對于單詞和短語的理解是建立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之中的,而非是機械性的記憶,這種置身于語境中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記憶的深刻度,同時降低學生翻譯文章的難度,即使在翻譯中有不認識的詞匯,學生也可以依靠整句話或全文的故事內(nèi)容進行猜測,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二、運用朗讀教學法提高初中生英語翻譯能力的主要策略
1.認知朗讀感情,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翻譯的熱情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而言,如何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這門學科的魅力,是教師應(yīng)該思考的主要問題。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一段英文,分析這段文字的美:Every little greeting,a little smile,a rescue hand can save a fragile heart. The charm of friendship is to let people feel the beauty of their friends. They will bring you laughter. When you feel sad and sad,they are always by your side.將這段話融入情感進行朗讀,會讓學生更為真切地感受到友誼的可貴之處。這段文字的翻譯為“每一個小小的問候,一個小小的微笑,一只援手都能拯救一顆脆弱的心。友誼的魅力在于,讓人感受到朋友的美好,朋友會帶給你歡笑,當你感受到悲傷、難過的時候,他們一直在你的身邊”。通過譯文,能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是有情感的,那么在朗讀時,感情、語調(diào)上也應(yīng)該有所變化,要表現(xiàn)出文字的美好,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對于英語翻譯的熱情。
2.掌握朗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
教師應(yīng)該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讀音正確、停頓合適,不要出現(xiàn)讀錯、讀漏的情況。而具備美感的朗讀也需要學生從表象和內(nèi)在去分析、欣賞朗讀的美好,熟練運用語音和表情,將文章的個性化特點展現(xiàn)出來。以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6“An old man tired to move the moun? tains”為例,在朗讀時,學生可以了解到這個文本講述的是一位老人試圖搬走一座大山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試圖將大山移走,目的是為了給村民打造一個更加通暢的道路,而且他說過他這一生可能移不走這座大山,但是他還有兒子,還有孫子,終有一天他們會成功地移走這座大山。在朗讀中,學生不僅翻譯出了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故事,還仿佛看到了這位老人身上所散發(fā)出的光輝,體會到了老人勇于奉獻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3.營造朗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
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朗讀教學法,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這樣才能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出一種以朗讀為美的感知。首先,可以設(shè)置課前5分鐘的朗讀規(guī)定,有的學生最開始可能會有抵觸心理,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學生自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時適當?shù)夭シ乓恍┍尘耙魳?,?chuàng)設(shè)一個更為輕松的閱讀情境。其次,可以在課堂上通過齊聲朗讀的方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最后,可以利用下課前的3 ~ 5分鐘時間安排一些名言警句的朗讀,幫助學生對于英語產(chǎn)生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還可以將朗讀的內(nèi)容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翻譯,下節(jié)課上課前全班進行交流,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翻譯欲望。
三、結(jié)束語
提高初中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時代感,采用朗讀教學法,并結(jié)合一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將朗讀與翻譯有效的結(jié)合在一起,相互促進,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
參考文獻:
[1]樊靜靜.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方法的探索[J].中學生英語,2016(44).
[2]項正林.深情朗讀激情探知:初中英語朗讀教學方法運用的幾點探述[J].中學生英語(中旬刊),2014(12).
[3]郭小玲.朗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方法[J].考試周刊,20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