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然而,一些同學卻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對此,筆者就談談如何在閱讀中提升寫作能力,幫助同學們打破學習的壁壘。
一些同學在平時的寫作中明明有想要表達的主題,卻不知道該從何處下筆,不知道該怎樣描繪自己心中的事物,也不知道該舉什么樣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那些喜歡閱讀的同學則能通過閱讀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在寫作中如魚得水。其實,閱讀也是積累的過程。同學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為后續(xù)的寫作作準備。
素材展示:
1.熱愛祖國類
(1)屈原愛著自己的國家——楚國,他雖遭楚王的疏遠,但還是不忘為國盡忠。被放逐之后,仍牽掛楚國的安危,忠君愛國,剛正不阿,不愿同流合污。當理想破滅之后,他投進了汨羅江。(素材出自《雷電頌》)
(2)魯迅為了救國救民,選擇去日本學醫(yī)。但是,當他意識到,學醫(yī)不能改變國民的思想時,毅然決定棄醫(yī)從文,拿起筆桿當槍桿,將矛頭對準了反動派。(素材出自《藤野先生》)
……
2.人生追求類
(1)陶淵明自小生活在沒落的官宦家庭,在鄉(xiāng)里閑居多年,可謂是“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十三年時宦時隱的生活讓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在做一彭澤縣縣令時,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借故辭官。遠離官場后,他過上了悠閑自在的隱居生活……(素材出自《五柳先生傳》)
(2)滿腹才華的李白得到皇帝的賞識,成為了御用文人,后被宦官權貴惡意中傷,次年就被排擠出長安。但是,他并沒有唉聲嘆氣,而是長嘯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行路難》中,我們能讀懂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狼閴阎尽ㄋ夭某鲎浴缎新冯y》)
……
一些同學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只關注文章的內(nèi)容,識記其中的生字詞。等到要寫作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靈活地使用各種修辭手法。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了。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不僅要閱讀課文,而且要學習其中的寫作手法。
例如,《三峽》中有一段對水流的描寫:“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边@句話的意思是: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能到江陵。期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船快。這一段文字雖然是在寫水的流速之快,卻只字未提到“水”,而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側面烘托水流之快?!俺l(fā)白帝,暮到江陵”,如此遠的距離,卻在一天之內(nèi)即可到達,暗示水流之快?!半m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作者將水流的速度與快馬的速度放在一起對比,反襯出水流之快。在閱讀的過程中,同學們要仔細體會并掌握對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中要有意識地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手法,通過閱讀課文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