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繪本形象生動的畫面、活潑靈動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內容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促進幼兒的自主發(fā)展和成長。因此,筆者所在幼兒園通過繪本教學引導幼兒,為幼兒打開閱讀之門,讓幼兒喜愛閱讀,開啟幼兒的“悅讀”之旅。
當前,社會上的兒童繪本琳瑯滿目,數不勝數。那么,什么樣的繪本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成長呢?筆者發(fā)現,所謂好書就是適合幼兒、符合幼兒現階段發(fā)展的書。因此,趣味性強、內容豐富多彩、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繪本是教師的首選。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繪本豐盈潤澤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的思維與閱讀內容相互碰撞,讓書香的漣漪激蕩在幼兒心中,借助繪本叩開幼兒的“悅讀”之門。
繪本里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幼兒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生動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活潑靈動的語句讓幼兒產生了情感共鳴。為了讓幼兒享受繪本帶來的愉悅,在“悅讀”的海洋盡情遨游,教師要將閱讀貫穿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一)廣泛閱讀、培養(yǎng)興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币虼?,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開展閱讀主題、區(qū)域閱覽、同伴互讀、幼兒自讀、午間聽讀等活動,還要鼓勵幼兒家庭營造閱讀氛圍,開展親子共讀、親子閱讀等活動,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開闊幼兒的視野,拓展幼兒的思維,幫助幼兒真正地從閱讀走向“悅讀”。
(二)我是故事小主播
通過廣泛閱讀繪本,筆者驚喜地發(fā)現幼兒之間會時不時地交流繪本內容,有的幼兒還會模仿繪本里的人物,更有的幼兒會“沉浸式閱讀”,即在閱讀的過程中完全融入繪本所營造的故事情境,把自己當成故事主人公的朋友,陪著主人公一起歡唱、一起哭泣,與主人公產生了共情。于是,利用餐前時間,筆者在班級里開展了“我是故事小主播”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不同主題的繪本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展開想象,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心中的故事。雖然不同的小主播對于圖片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會盡自己所能帶大家走進他們的故事。在幼兒講述結束后,筆者根據幼兒的講述對其進行相應的補充。這樣的活動既能有效地開闊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學會深度思考和探究閱讀的內容,在腦海中初步搭建一個閱讀知識體系,又能達到逐步提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喜歡上了閱讀,愛上了表達,享受了分享帶來的樂趣。
(三)繪本故事大家演
繪本有很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能長時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對于幼兒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主題活動內容,將引起幼兒共鳴的繪本投放到他們的舞臺——表演區(qū)。因為熟悉故事情節(jié),可以與主人公產生共鳴,幼兒會自發(fā)搭建舞臺、準備道具、分配角色,真正實現了“我的舞臺,我做主”。在“我的興趣”主題活動中,筆者向幼兒分享了繪本《大腳丫跳芭蕾》,幼兒都非常喜歡里面的主人公——大腳丫的芭蕾舞者貝琳達。當聽到熱愛芭蕾舞的貝琳達因為大腳丫的原因無法再跳舞時,幼兒都紛紛為她惋惜,感到傷心;當聽到餐廳里的客人都喜歡貝琳達,都愿意看她跳舞時,幼兒都非常興奮,發(fā)自內心地為她高興;當聽到貝琳達可以去大都會劇院表演時,幼兒都激動地歡呼了起來。幼兒的心情會隨著繪本內容跌宕起伏,他們的思緒會追隨著貝琳達不停變換?;趯L本人物的熱愛,幼兒決定將繪本搬進“自己的舞臺”。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進一步體會了各個角色,這既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幼兒自身的情感體驗。
(四)精彩繪本看我的
繪本不光在語言方面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內容涉及領域也非常廣泛,如健康、社會、科學、藝術等方面。因此,教師可以將繪本整合到各個領域,讓繪本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幼兒的各項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繪本《袋鼠蒙蒙》開展游戲化教學,為幼兒準備一個自制的、裝有寶貝的小口袋,讓幼兒了解袋鼠口袋神奇的同時開展“袋鼠跳”的游戲,引導幼兒模仿袋鼠蹦蹦跳跳的動作,讓幼兒從中感受袋鼠媽媽對小袋鼠的關愛。又如繪本《小豬減肥記》,當幼兒聽到故事中的小豬為了減肥大汗淋漓地進行體育鍛煉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節(jié)奏歡快的打擊樂,讓幼兒想象小豬一邊聽著打擊樂,一邊咬牙堅持鍛煉的場景。基于這個經驗,幼兒可以遷移情感,對打擊樂產生初步的了解。再如,繪本《團圓》不僅可以讓幼兒體會到父愛的偉大,還能幫助幼兒了解中國新年闔家團圓的傳統(tǒng)習俗。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繪本內容在美工區(qū)將自己心中新年的場景繪畫、制作出來,形成自己的繪本等。幼兒在閱讀繪本的同時會與主人公產生共鳴,真正走進繪本世界,并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多種形式演繹繪本的精彩。
(五)繪本讓我棒棒棒
優(yōu)秀的繪本不僅能增長幼兒的知識,開拓幼兒的眼界,還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與習慣。如繪本《小華能干了》引起了幼兒的共鳴,他們也會出現穿反褲子、扣錯扣子的問題。據此,筆者開展了“穿褲子”比賽,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加深了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增強了幼兒自己穿衣服的興趣,讓幼兒體會到了小主人的責任感。通過穿褲子比賽,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又如,繪本《想變蝴蝶的毛毛蟲》。教師可以讓幼兒用粘貼紙的方式制作進餐計劃,鼓勵幼兒積極用餐,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并遵守進餐規(guī)則。再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能讓幼兒認識到相互幫助的重要性,讓幼兒感受相互關愛、互幫互助的美好,在幼兒心中種下了一顆助人為樂的種子。幼兒在“悅讀”的海洋暢游、體會繪本魅力的同時,自己會變得越來越棒。
(六)誦讀紅色經典
為了讓幼兒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師還可以開展“紅喇叭”講故事活動,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中播種愛國主義種子。教師可以利用餐前時間為幼兒講述紅色故事,弘揚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跟隨著教師的故事,幼兒開啟了與歷史的對話,感受了熱血沸騰的愛國情懷。每一個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每一段驚心動魄的紅色歷史、每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革命英雄,都深深地感染著幼兒,讓幼兒迫不及待地加入紅色故事傳播者的行列。精彩絕倫的紅色繪本,讓幼兒從聆聽者變成了自發(fā)的“悅讀”者。
繪本運用簡單具體的圖畫及文字表達了日常生活中復雜的事物形象,符合3~6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發(fā)展。教師通過繪本讓幼兒愛上了閱讀、增長了知識、開拓了思維,發(fā)展了想象力,同時促使幼兒在語言表達、繪畫、音樂、體育等多方面也有了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成功開啟了幼兒的“悅讀”之旅。正是有了這一本本繪本的陪伴,幼兒的童年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幼兒的情感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