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蕾 汪洪焦 武 潭 胡於勇 葉雁彬 郭云映
(1.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1;3.鄭州輕工業(yè)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高校教學實驗室是高校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要陣地,是支撐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場所,覆蓋學科范圍廣,參與學生人數(shù)多,實驗教學任務量大,儀器設備和材料種類多,潛在安全隱患與風險復雜。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關系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由于實驗室涉及領域廣,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高,實驗室安全事故層出不窮,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已進行了眾多探究[1-3],其中不乏對國外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借鑒[4-7]。除了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討,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也越來越受青睞,它是實驗室規(guī)范化管理的得力工具[8-10]。然而信息化系統(tǒng)更注重的是規(guī)范,而不是安全。隨著近年來雙重預防機制的不斷發(fā)展,已經(jīng)有學者嘗試探討雙重預防機制在實驗室的運行[11]。信息系統(tǒng)作為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一部分,是雙重預防機制運行的有力載體。本文將結合高校實驗室的特點,把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與雙重預防機制相結合,設計出一套適用于高校實驗室的雙重預防信息化系統(tǒng)。
雙重預防是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提出“對易發(fā)重特大事故的行業(yè)領域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的要求。隨后,國務院發(fā)布了一系列雙重預防建設相關文件。
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核心思路是建立管風險和治隱患兩道防線,首先對風險進行系統(tǒng)辨識,再通過分析評價,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把風險始終管控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在風險管控的基礎上再進行隱患排查,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的漏洞或失效環(huán)節(jié),及時進行治理,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fā)生前。
本研究就是將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機制運用到高校實驗室的安全信息化管理中,建立一個高校實驗室的雙重預防機制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對實驗室筑起安全事故的前后兩道防火墻。通過這一系統(tǒng)性的風險管理工程,把每一類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把每一個隱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高校實驗室體系龐大,實驗室眾多,尤其是實驗室化學品的管理,試劑種類多,危害分辨難,使用過程危險性大。如果沒有完善的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實驗室的耗材去向很難快速追溯。
高校實驗室的管理體制不完善,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不高[12],對管理人員的重視度不夠、實驗室的管理方法缺乏合理性,此外,由于實驗室管理在國內(nèi)的起步較晚、發(fā)展相對落后,因此在管理人員配置與設備設施上還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實驗室人員在實驗室管理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意識不強[13],管理人員執(zhí)行力匱乏,實驗室的管理制度不夠細化,安全培訓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4]。
實驗室的開放程度有限,許多學生缺乏對儀器共享的了解,實驗室儀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且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速度快,許多儀器設備未被充分利用就面臨淘汰,造成許多無形的損耗。此外,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有限,許多儀器設備由于維護不及時,大大縮短了儀器的壽命。
高校實驗室雙重預防信息化系統(tǒng)的使用對象可分為學生、教師和實驗室管理員三大類。由于學生對重預防機制的運行參與有限,所以功能相對簡單,僅需一個移動端即可。教師和管理員在人員和職責上都有一定的重合,因此可以共用一套系統(tǒng),但教師和管理員端所需功能較多,且系統(tǒng)需要一定的呈現(xiàn)力,再結合教師和管理員日常辦公,教師和管理員以PC端為主,移動端輔助。
學生端的功能如圖1所示,“消息”頁面主要是為了和老師或同學之間的實驗溝通,系統(tǒng)的消息也會在此頁面進行提醒。課表可以顯示學生每周要上的實驗室,并完成相應的培訓。“隱患上報”頁面可以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進行上報,并報告老師。“儀器共享”可以方便學生對儀器的申請,提高儀器利用率?!拔业摹表撁嫦路譃閭€人資料、出入證、項目組和我的收藏。個人資料主要是個人信息對應的二維碼,并可以發(fā)布動態(tài)。出入證是學生通過實驗室培訓和實驗培訓后獲得實驗室進出二維碼。當一些學生參加了項目組后,將會有一些項目任務,在這里完成。一些重要的文件和對話,可以收藏進我的收藏中。
圖1 學生端功能
教師和管理員PC端(簡稱“管理員PC端”)功能表如圖2示,分為風險管理、隱患排查、耗材管理、安全培訓、儀器共享和我的六大模塊。前五個模塊最后一項都是統(tǒng)計,主要是為了對系統(tǒng)的運行數(shù)據(jù)進行提取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更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實驗室所用的耗材根據(jù)其性質分為一般化學品、危險化學品、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感染性耗材、放射性材料和普通耗材。普通耗材僅需要選擇合適的供應商,保證耗材質量,做好出入庫和領用記錄即可。其他的耗材需建立從采購到運輸、存儲、出入庫再到使用、處置全過程全周期的管理機制,根據(jù)耗材管理的要求不同,會有些許差異。教師和管理員移動端(簡稱“管理員移動端”)功能如圖3所示,主要是為了方便雙重預防機制的移動作業(yè),是PC端部分功能的節(jié)選,不再進行詳細介紹。
圖2 管理員PC端功能
圖3 管理員移動端功能
由于高校實驗室雙重預防信息化系統(tǒng)的使用對象為各個高校,而高校實驗室眾多,系統(tǒng)龐大,使用后臺設置過程比較繁瑣且修改難度大。建議每個學校由后臺設立一名超級管理員,即實驗室管理的最頂端,通過系統(tǒng)掃碼加好友的方式逐級添加下級管理員,添加或修改時,需經(jīng)過上級管理員的審批(超級管理員除外,超級管理員可以轉讓)。教師和學生也可以相互添加為好友,但學生不納入組織框架中。
實驗室風險管理需要先盤點實驗室的設備設施、實驗活動、實驗耗材、危險廢棄物和危險廢棄物暫存點,形成清單,明確責任人。然后依據(jù)清單對風險進行辨識,由管理人員根據(jù)以上幾個方面制定相應類型的風險辨識計劃,設定風險辨識人,對風險進行全面辨識,辨識出的風險點交由風險評價人員對風險點進行詳細的分析概括,評價內(nèi)容包括風險點的檢查標準、常見的異常狀況、風險點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風險等級、風險點的管控措施等信息。評價后交由專業(yè)人員進行風險審核,審核后分類別生成相應的風險臺賬,根據(jù)風險等級的不同進行相應的管控。風險辨識計劃由管理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如實驗室有重大維修、新購置設備、增添新的實驗活動或與上次辨識評價間隔了一定的時間,具體的要求應形成文件,作為實驗室制度執(zhí)行。實驗室風險管理模塊工作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風險管理流程
隱患排查計劃是指由某級管理員在一定的背景下創(chuàng)建的排查計劃,排查計劃創(chuàng)建時需選擇好要進行排查的風險點,系統(tǒng)根據(jù)選擇的風險點生成對應的表格,排查人根據(jù)表格逐一進行檢查。當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要立即進行隱患上報,上報后根據(jù)隱患的情況選擇立即整改或繼續(xù)上報。若選擇立即整改可以自己對隱患進行整改也可以聯(lián)系其他相關人員進行整改,在整改后只需上傳照片/視頻即可。如果不能立即整改,排查人可以選擇上報,那么此條隱患就會上報至隱患所在位置對應的責任人,責任人在收到隱患上報信息后,需確定隱患級別,選擇整改人,填寫整改后預期效果;若隱患為重大隱患,則需要立即上報學校并組織專業(yè)人員對風險進行評估并撰寫重大隱患評估報告書,制定重大隱患治理方案,并將事故隱患評估報告書及治理方案上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對隱患治理、整改進行督辦。隱患整改后由隱患驗收人員進行驗收,驗收不通過則反饋到整改人重新整改,直到合格。此模塊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此外隱患也有可能是在非排查計劃時發(fā)現(xiàn)的,此時直接選擇隱患上報,后續(xù)處理流程相同。
圖5 隱患排查流程
實驗室耗材可以分為一般化學品耗材、危險化學品耗材、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耗材、感染性耗材、放射性材料和普通耗材。耗材的管理從供應商的選擇開始,包括購買、驗收、入庫、存儲、領用、出庫、使用、歸還、廢棄、處置等在學校流通的全過程。對于普通耗材,做好供應商管理、質量驗收和領用管理即可。其他種類耗材要根據(jù)管理要求,可以對耗材在學校流通的全過程進行實時追蹤。
在供應商的選擇方面,應該以學校為單位建立供應商管理庫,列出每種耗材經(jīng)篩選后合格的供應商,供應商聯(lián)系方式、地址、資質證書,以及其他相關內(nèi)容。購買時可以查看耗材某一供應商的全部供應記錄,以及校內(nèi)購買單位的評價,購買政府監(jiān)管性耗材應根據(jù)要求及時進行備案。此外對供應商的管理,還可以用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
當耗材庫存低于一定量或需求量大于庫存量時,耗材管理人員發(fā)起采購申請,由上級審批,購買前需要向相關政府部門備案并獲得購買資質,審批通過后,購買人員通過對供應商的評估或以競標的形式確定供應商。耗材入庫前要先進行檢驗,驗收合格后,倉庫根據(jù)耗材的入庫時間、入庫地點、耗材種類、耗材名稱和耗材規(guī)格信息創(chuàng)建對應條形碼/二維碼,粘貼后掃碼入庫,入庫后按規(guī)定位置擺放,使物品檢索時可以明確到具體的層架。倉儲地點按要求裝配各種探測器、傳感器,并將實時數(shù)據(jù)鏈接到系統(tǒng),重點監(jiān)管化學品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定期進行隱患排查。
耗材領用時,首先填寫領用申請,領用申請包括耗材名稱、領用量、領用時間,若為特殊監(jiān)管耗材還需要選擇使用時間、剩余耗材歸還時間,在歸還前的半個小時,系統(tǒng)會發(fā)送提醒消息,詢問是否有剩余量,若有,需及時歸還。若耗材為非直接消耗耗材,需填寫廢棄物轉換量、儲存位置。若申請的耗材為新耗材,本單位沒有相關記錄則可以選擇添加新耗材,添加新耗材時要注明大致需求量、用途等信息,經(jīng)主管人員批準后方可對此類耗材進行領用,倉庫管理人員根據(jù)情況進行準備即可。領用時領取人需持有效證件拍照領取,并對耗材進行掃碼記錄。
學校內(nèi)可以共享的儀器形成儀器共享清單,由儀器管理員負責儀器信息的維護,包括儀器簡介、規(guī)格、功用、操作說明等信息。需要使用儀器的人員可以根據(jù)需求進行篩選,確定要使用的儀器后,首先通過儀器所在實驗室培訓,再通過儀器培訓后,方可申請,儀器申請流程如圖6所示。
圖6 儀器申請流程
根據(jù)培訓對象將培訓分為管理培訓、實驗室培訓、實驗培訓、儀器申請的培訓和課題組的培訓五種類型。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培訓在安全培訓板塊進行,由上級管理員設定,自由選擇需要進行培訓的下級管理員。培訓內(nèi)容主要為實驗室安全管理知識、結合政府部門指導文件和實驗室有關標準等,可細分為應急培訓、危險化學品培訓等。實驗室培訓內(nèi)容主要為實驗室靜態(tài)風險(即實驗室的設備設施處于未運行狀態(tài)時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實驗培訓主要是對實驗時要使用的儀器、實驗過程中使用的藥劑等進行培訓。儀器申請時的培訓和項目組培訓本質上也是實驗室培訓加實驗培訓,只是項目組的安全培訓會隨實驗內(nèi)容有很大變化。一般情況下,實驗室的進出都必須通過實驗室培訓和實驗培訓后才能拿到出入證,如圖7所示。
圖7 實驗室出入證獲取流程
其他功能模塊下的小模塊之間沒有太多的邏輯,主要是為了用戶使用方便,根據(jù)模塊名就可以找到相應的功能。例如我的實驗室模塊(如圖8所示)主要是為了明確實驗室職責,使管理員更好地管理實驗室,同時也可以對實驗室進行實時監(jiān)測。
圖8 我的實驗室頁面
本文通過對實驗室活動分析,結合實驗室特點,設計了一套適用于高校實驗室的雙重預防信息化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沒有單獨的應急模塊,應急設備、應急培訓和預案分別融于系統(tǒng)設備清單、安全培訓和我的文件中。應急設備和物資要定期進行檢測,應急培訓作為安全培訓中的一類,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文件都要存儲在指定的文件夾中,便于查找。形成了高校實驗室雙重預防信息系統(tǒng)需求分析書。該系統(tǒng)可以使實驗室活動人員更好地了解實驗室信息。通過線上作業(yè),更好地保留作業(yè)痕跡并提高工作效率。系統(tǒng)還可以和監(jiān)管部門對接,使監(jiān)管部門實時獲取各單位風險隱患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