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團委
從陰雨連綿到艷陽高照
從晨光熹微到夜靜更闌
從校慶志愿者服裝到“大白”防護服
從歡天喜地迎校慶到緊急集合抗疫情
校慶志愿者迅速轉變身份的背后
變化的是他們投身核酸檢測后的崗位職責
不變的是守護黑大、志愿奉獻的初心使命
八十載慎思盡物,新時代共創(chuàng)一流。2021年9月26日上午10時,黑龍江大學在主樓一樓報告廳舉行建校80周年紀念大會,共同追憶辦學歷程、見證發(fā)展碩果、展望藍圖愿景。
校長付宏剛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深情回顧了學校根于延安、源于抗大,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歷程,指出80年來,學校始終信心如磐,鑄就國家至上、人民為先的精神底色,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同奮進、共榮光,將忠誠、奉獻、大愛、擔當寫進信仰與追求的壯美詩篇。
沈泊丞
展望新征程,堅定的黑大更可敬,拼搏的黑大更可愛,未來的黑大更可期。學校將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書寫教育“奮進之筆”龍江篇章的黑大答卷,矢志奔向“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黑龍江大學百年奮斗目標。學校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及龍江人民的愛護滋養(yǎng)下,有海內外所有熱愛黑大、關心黑大的人們共同努力,學校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xiàn),學校的奮斗一定能綻放出照亮夢想、照亮時代的璀璨光彩!
我是校慶志愿者接待組成員,俄語學院2018級俄語專業(yè)的學生沈泊丞,在本次志愿服務中三次分別在體育館、模擬法庭、音樂廳進行核酸信息采集工作;兩次在主樓進行校慶準備工作,累計志愿服務時長37.5小時。
作為一名校慶志愿者,我始終期待著自己能夠為黑龍江大學80周年校慶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原本的校慶計劃,我們也從“校慶志愿者”轉變成了“校慶和核酸檢測志愿者”。短短五天時間里,黑大經(jīng)歷了三次全員核酸檢測,與此同時,一系列校慶活動也順利開展。在此期間,志愿者們積極為各項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同的工作地點,同樣的滿懷熱情;不同的工作內容,同樣的義無反顧。既然選擇了為八十歲的黑大貢獻力量,無論怎樣都會甘之如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我是校慶志愿者會務組成員,來自新聞傳播學院2020級新聞學專業(yè)的學生張佳怡,在本次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承擔會務組信息錄入和秩序維護工作3次,累計服務時長近30小時。
劉怡彤(左)
中秋前夜,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黑大校慶暫時摁下了“調整鍵”,但肆虐的病毒依舊不能阻止黑大前行的腳步。我與會務組其他的志愿者們主動請纓,作為黑大“抗疫”志愿者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聚精“會”神,細致工作,不出任何誤差;我們敦本務實,深扎校園防疫一線,展現(xiàn)著黑大力量。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們踐行著新時代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征程的道路上吶喊出屬于我們鏗鏘有力的青春回答!
我是校慶志愿者后勤組成員,來自研究生院2020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的馬爽,在本次志愿服務中,兩次在體育館進行信息錄入工作,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2小時。
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本該在“校慶模式”的黑大,一夜調整為“疫情防控模式”。為此,我們所有人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從“校慶志愿者”迅速轉換為“疫情防控志愿者”。如果你問我,這個時候的黑大都有什么?我會驕傲地告訴你,我們有為疫情防控工作全天24小時待命的老師們;我們有一起并肩工作到深夜的志愿者同伴們;我們還有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同學們……
這,就是“黑大精神”!這,就是“黑大力量”!
我是校慶志愿者禮儀組成員,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傳播學專業(yè)的學生劉怡彤,在本次核酸服務中兩次在模擬法庭進行信息錄入工作,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2小時。
黑大校慶來臨之際,校慶志愿者們做足了準備,滿懷期待地迎接黑龍江大學校慶,然而疫情再次來襲,原本迎接校慶的所有工作人員、志愿者們不得不放緩校慶工作,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去,在抗疫過程中所有人都以最認真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工作中。剛開始也有些許不適應,因為需要臨時學會很多技能,例如:信息錄入、開采樣器等等,后來,我發(fā)現(xiàn)抗疫志愿服務也有許多和校慶工作相關的地方,作為禮儀組的我們可以很好地引導同學去相應的地方進行核酸檢測,維持站點的秩序。學生們的積極幫忙,醫(yī)護人員的辛勤工作,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去完成每一項任務,從志愿活動中完善自身。雖然我很渺小,但作為一名黑大學生,理應為此次抗擊疫情的工作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我相信哈爾濱可以早日度過這個難關,共待丁香花再一次盛開。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