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君
糖尿病可以歸結(jié)為代謝性疾病。不管什么原因?qū)е卵巧?都被稱為超出正常范圍的糖尿病。一般分為1 型和2 型糖尿?。?]。1 型糖尿病是指胰島功能衰竭引起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導(dǎo)致血糖升高[2]。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肥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導(dǎo)致血糖升高[3]。肥胖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這是由于久坐和飲食過量引起的。體重在短時間內(nèi)增加得更快,特別容易患2 型糖尿?。?]。糖尿病的治療目標(biāo)主張個體化。若病程短、年輕、壽命長,FPG控制在<6 mol/L,2 h PG 控制在<8 mol/L,HbA1c 控制在6.5%[5]。如果患者年齡較大,有嚴(yán)重并發(fā)癥或其他疾病,可放松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本研究探討在2 型糖尿病治療中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的效果,以及對FPG、2 h PG、HbA1c 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2 月配合本研究的8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編號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 例。觀察組年齡48~73 歲,平均年齡(55.62±6.59)歲;男22 例,女21 例;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3.45±2.51)年;體重63~113 kg,平均體重(86.59±10.12)kg。對照組年齡48~74 歲,平均年齡(55.91±6.72)歲;男19 例,女24 例;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3.68±2.54)年;體重63~114 kg,平均體重(87.22±10.37)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已簽署知情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zhǔn)。納入標(biāo)準(zhǔn):符合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biāo)準(zhǔn):1 型糖尿病,糖尿病并發(fā)癥(腎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足、神經(jīng)周圍病變),精神性疾病,無法配合本次研究,惡性腫瘤,藥物嚴(yán)重過敏史。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治療:口服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20023371),起始劑量為0.5 g/次,2 次/d;或0.85 g/次,1次/d,隨餐服用??擅恐茉黾?.5 g,或每2周增加0.85 g,逐漸加至2 g/d,分次服用,最大推薦劑量為2550 mg/d。觀察組采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治療:口服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20023371),起始劑量為0.5 g/次,2 次/d;或0.85 g/次,1次/d,隨餐服用??擅恐茉黾?.5 g,或每2周增加0.85 g,逐漸加至2 g/d,分次服用,最大推薦劑量為2550 mg/d。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 Dohme Ltd.,注冊證號J20140095),100 mg,1 次/d。
1.3觀察指標(biāo)及判定標(biāo)準(zhǔn)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biāo)準(zhǔn):顯著:臨床癥狀消失,血糖水平恢復(fù)正常;改善:臨床癥狀減輕,血糖水平明顯降低;無效:臨床癥狀未改變,血糖水平?jīng)]有改變[6]??傆行?(顯著+改善)/總例數(shù)×100%。比較兩組FPG、2 h PG、HbA1c 水平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yīng)包括頭暈頭痛、肝酶升高、惡心嘔吐、上呼吸道感染、過敏、鼻咽炎、腹痛腹瀉。比較兩組HOMA-IR、體重、BMI。
1.4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FPG、HbA1c、2 h PG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PG、HbA1c、2 h P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PG、HbA1c、2 h PG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PG、HbA1c、2 h PG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PG、HbA1c、2 h PG 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2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著20 例(46.51%),改善21 例(48.84%),無效2 例(4.65%);對照組顯著12 例(27.91%),改善22 例(51.16%),無效9 例(20.9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的79.07%,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5.1079,P<0.05)。
2.3兩組HOMA-IR、體重、BMI 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體重(86.59±10.12)kg、HOMA-IR(4.73±0.46)、BMI(32.35±4.07)kg/m2,與對照組的(87.22±10.37)kg、(4.82±0.48)、(32.16±4.11)kg/m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體重(70.53±9.45)kg、HOMA-IR(1.34±0.39)、BMI(21.28±3.45)kg/m2均低于對照組的(80.26±10.03)kg、(3.01±0.58)、(28.26±5.03)kg/m2,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2.4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頭暈頭痛1 例(2.33%)、肝酶升高1 例(2.33%)、惡心嘔吐1 例(2.33%)、上呼吸道感染0 例、過敏0 例、鼻咽炎0 例、腹痛腹瀉1 例(2.33%);對照組發(fā)生頭暈頭痛2 例(4.65%)、肝酶升高0 例、惡心嘔吐3 例(6.98%)、上呼吸道感染0 例、過敏2 例(4.65%)、鼻咽炎0 例、腹痛腹瀉4 例(9.30%)。觀察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9.30%低于對照組的25.58%,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3.9568,P<0.05)。
2 型糖尿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其最初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通常發(fā)生在35~40 歲,占糖尿病患者的90% 以上。是指胰島功能相對或絕對缺乏,以及胰島素抵抗的兩大發(fā)病機制所引起的糖代謝紊亂,擁有屬性是胰島素抵抗[7]。因此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肥胖的特征,這也是代謝證候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 型糖尿病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2 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如飲食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缺乏鍛煉等。2 型糖尿病發(fā)生以后,可以采取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
本次研究結(jié)果證明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FPG、2 h PG、HbA1c、體重、BMI、HOMA-IR,促進患者病情康復(fù)。二甲雙胍作為治療2 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具有良好的性價比及作用。二甲雙胍的主要藥理作用是抑制肝糖的輸出,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二甲雙胍現(xiàn)在被發(fā)現(xiàn)可以改善血脂,增加新紅細胞系統(tǒng)活性,減少血小板聚集,這被認(rèn)為有助于延緩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發(fā)癥,但對于肥胖患者,在減肥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單獨服用二甲雙胍不會增加患者的體重,但是降血糖的效果不顯著。西格列汀是一種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其通過增加活性腸促胰島素水平來改善血糖控制,西格列汀以葡萄糖依賴的方式增加胰島素釋放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對于2 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改變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達到降低HbA1c、控制FPG 和2 h PG水平的目的。西格列汀的作用機制與磺脲類不同,當(dāng)血糖水平較低時,磺脲類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導(dǎo)致嚴(yán)重低血糖,而西格列汀因其高選擇性而降低低血糖。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不良反應(yīng)也較少,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2 型糖尿病治療中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治療,FPG、2 h PG、HbA1c 水平均顯著降低,且有效降低體重、BMI、HOMA-IR 水平,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yīng)少,安全可靠,具有臨床治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