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夫
小兒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病因主要有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精神因素、內(nèi)分泌因素等[1]。典型癥狀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咳嗽等。若未進行有效控制,隨病情進展,患兒可能產(chǎn)生過敏性鼻炎、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給患兒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長帶來巨大影響[2]。臨床上治療小兒哮喘常采用藥物治療,不同的藥物起到的療效不同。普米克氣霧劑是一種常用藥物,能夠緩解患者的哮喘癥狀,具有一定療效,但患兒用藥后會產(chǎn)生頭痛、心悸、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降低患兒舒適度[3]。故需要尋找新的治療藥物,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用藥安全性。本文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240 例小兒哮喘患兒,對孟魯司特聯(lián)合普米克氣霧劑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探討,具體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240 例小兒哮喘患兒,均通過肺通氣功能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等確診為小兒哮喘患兒?;純杭覍僦獣匝芯績?nèi)容,自愿并簽訂有關協(xié)議。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40 例小兒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對比組和實驗組,每組120 例。對比組男69 例,女51 例;年齡3~13 歲,平均年齡(7.95±2.06)歲;病程4~7 個月,平均病程(5.49±1.25)個月。實驗組男68 例,女52 例;年齡4~11 歲,平均年齡(7.74±2.11)歲;病程3~8 個月,平均病程(5.53±1.2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需要進行吸氧、維持體內(nèi)電解質(zhì)平衡、進行抗生素抗感染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對比組小兒哮喘患兒采用普米克都保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使用普米克都保(瑞典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130322,規(guī)格:0.1 mg×200 吸)治療,0.4 mg/次,2 次/d,通過霧化吸入方式給藥?;純涸谶M行1 個月治療后,可將給藥劑量降為0.2 mg/d,1 次/d。以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xù)給藥治療3 個療程。實驗組小兒哮喘患兒采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普米克都保進行治療,普米克都保治療方法同對比組一致,患兒在進行1 個月治療后,可將給藥劑量降為0.2 mg/次,1 次/d。以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xù)給藥治療3 個療程。同時,適應孟魯司特鈉顆粒(長春海銳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 準 字H20183273,規(guī) 格:0.5 g∶4 mg×5 袋)治 療,4 mg/次,1 次/d,通過口服方式給藥。以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xù)給藥治療3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情況、哮喘情況、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純悍喂δ芮闆r包括FEV1 和PEF;哮喘情況分為日間癥狀和夜間癥狀,分值均在0~3 分之間:1 分:患兒咳嗽和氣喘等癥狀消失;2 分:患兒有輕度咳嗽和輕度氣喘癥狀;3 分:患兒有中度咳嗽和中度氣喘癥狀;4 分:患兒有重度咳嗽和重度氣喘癥狀。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咳嗽等哮喘癥狀完全消失,相關檢查完全正常;有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咳嗽等哮喘癥狀有所改善,相關檢查有所恢復;無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咳嗽等哮喘癥狀未見好轉(zhuǎn),相關檢查未見恢復??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不良反應情況包括頭痛、心悸、胃腸道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情況和哮喘情況比較實驗組患兒治療后的FEV1(1.57±0.12)L、PEF(146.00±19.00)L/min 均高于對比組的(1.29±0.14)L、(131.00±21.00)L/min,日間癥狀評分(0.60±0.15)分、夜間癥狀評分(0.61±0.17)分均低于對比組的(1.05±0.33)、(1.04±0.42)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情況和哮喘情況比較()
注:與對比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比組的85.8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小兒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流行病學顯示,我國小兒哮喘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 年全國城市以下小兒哮喘的患病率為3.02%,約70%~80%的患兒發(fā)病于5 歲之前[4]。小兒哮喘的病程包括急性發(fā)作期、慢性持續(xù)期、臨床緩解期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臨床癥狀。若哮喘患兒未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進行控制治療,患兒有合并其他并發(fā)癥的風險,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5]。由于哮喘難以治愈,故臨床上以預防和長期控制為主要治療目標,常規(guī)治療時使用普米克都保進行治療,其性狀為淡黃色至灰白色的混懸液體,主要成分為布地奈德,屬于一種非鹵代化的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有效抗炎的作用。此藥物適用于非糖皮質(zhì)激素依賴性或依賴性的支氣管哮喘和哮喘性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但患兒使用后易產(chǎn)生喉部刺激癥狀、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降低患兒舒適程度,減少患兒治療依從性[6]。隨醫(yī)療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對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關注度提高,常規(guī)使用普米克氣霧劑治療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患者需求,故需要尋找新的治療藥物,提高患兒舒適度。孟魯司特是一種強效的白三烯D4受體拮抗劑[7],能夠選擇性控制氣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并抑制白三烯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支氣管痙攣,以此達到緩解患兒哮喘癥狀。此外,此藥物還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減少氣道內(nèi)變應原引起的炎癥物質(zhì),改善患兒的通氣循環(huán)。患兒用藥后一般耐受性較好,藥物不良反應輕微,患兒接受度高。本文使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普米克氣霧劑治療小兒哮喘,能夠?qū)崿F(xiàn)優(yōu)勢互補,有效緩解患兒的支氣管痙攣,改善患兒的哮喘癥狀,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更高。本研究表明,實驗組患兒治療后的FEV1、PEF均高于對比組,日間癥狀、夜間癥狀評分均低于對比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不同藥物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同,對小兒哮喘患兒使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普米克都保治療的臨床療效更好,能夠優(yōu)化患兒肺功能情況,改善患兒哮喘癥狀,安全性更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