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峰,楊明豪,南 斗,高 楊,張新東
(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新疆阿拉爾 843300)
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各種工業(yè)與民用建筑越來越多,由于修建了建筑物,改變了原有地面的狀態(tài),對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導致地基變形。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基的沉降,特別是不均勻沉降,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沉降觀測頻率施工期及使用期不同,施工期一般按加載情況進行,常見的為每層施測1 次;使用期一般定期觀測,竣工前3 年一般每年測量2~4 次,之后每年觀測1 次,直至沉降達到穩(wěn)定。
塔里木大學地處新疆阿拉爾市,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天山褶皺帶南部。屬于沖洪積細土平原。塔里木大學工科樓始建于2006 年,根據現(xiàn)場原位測試,地基第1 層粉土,密度為稍密,承載力特征值100kPa,中間層是粉質粘性土,密度為稍密,承載力特征值100kPa,第3 層為細砂,松散稍密,濕度飽和,承載力特征值110kPa。整體3 層,局部4 層,建筑面積12000m2。2008 年5 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自2019 年起,發(fā)現(xiàn)局部梁有細小裂縫,并伴有墻體部分裂縫,為檢驗工程安全性,立即進行沉降觀測。
沉降觀測控制網一般依托施工控制網建立,工科樓因建設時間已久,施工控制網無法恢復,采用在校園控制的基礎上建立,二等水準測量的進行校核,精度達到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高程基準點設在工科樓四周,設置4 個基準點,各基準點間通視,間距50~80m,水準點按二等水準點的要求埋設混凝土,每半年進行校核,精度符合同家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定。
為了準確及時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大小,沉降的觀測點應選擇在沉降量最大并且便于觀測的位置,按要求埋設觀測點。一般建筑物上設置的觀測點要整體均勻、前后左右對稱,相鄰點之間距離不宜過大,一般15~30m。如設計時在圖紙中對沉降觀測點的位置進行規(guī)劃,可按圖紙規(guī)劃進行布設。設置的觀測點要注意在施工的各個階段不被破壞及覆蓋,并便于各個施工階段的觀測,特別是裝飾裝修階段,觀測點要能保證長期連續(xù)觀測。
工科樓整體為框架結構,中間3 層,南附樓3 層,北側附樓4層,沉降縫調在層高變化處。觀測點根據變形測量規(guī)范,布設在柱的基礎上及沉降縫附近,共布設14 個觀測點,分別記為測點1—測點14;觀測點一般采用埋石或鋼釘,確保牢固穩(wěn)定,觀測期間不受外力及外界環(huán)境影響。
沉降觀測必須嚴格按擬定的時間實施,不能漏測或過時補測,以保證通過觀測得到真實可靠的沉降規(guī)律,繪制沉降-時間規(guī)律曲線。觀測周期一般按施工階段設置,竣工后一般每年數次直至沉降穩(wěn)定為止,如發(fā)現(xiàn)大量沉降或裂縫,應及時觀測。方案確定后,應嚴格按規(guī)定的周期進行施測。
本項目前期每周2 次連續(xù)觀測,發(fā)現(xiàn)沉降穩(wěn)定后改每月1次。沉降觀測歷時長,次數多,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連續(xù)性、準確性、可對比性,保證每次觀測結果的可比性,使觀測結果更真實。觀測時要注意選擇好的天氣,避免光線直射,氣溫不宜過高,瞄準時要嚴密消除視差,氣泡精確附合。讀數要嚴格按操作規(guī)范進行,讀數多次或紅黑尺面取平均值,前后視最好采用同一把水準尺,以減少刻劃誤差;水準尺要帶氣泡或用三角架立尺。
沉降觀測對精度要求比較高,為了真實、準確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克服觀測誤差的影響,水準測量一般使用精密水準儀進行實施,水準尺也應使用精度高的銦合金尺。使用銦合金尺有困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木制直尺,盡量不使用塔尺,如必須使用也只使用第一段。儀器應使用經過檢驗的儀器,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槍術,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進行校正。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yè)訓練與學習的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儀器操作及觀測方法和程序,能針對具體工程特點,采用最適宜的觀測方案,正確處理誤差并進行平差計算。
表1 觀測時間實施
本項目采用三等水準測量的方法,將各觀測點組成閉合水準路線觀測。
為保證原始觀測數據的可靠性,記錄、計算均符合相應規(guī)范要求,步步有校核,記錄可采用人工記錄,如果使用電子水準儀,也可采用電子記錄,因數據計算簡單,可將原始數據錄入或把電子觀測記錄導入EXCEL,進行數據的計算、檢驗與匯總,并進行平差,確保成果的整理與計算真實、有效。
基準點及觀測點布設完成后,自2019 年7 月10 日開始觀測,每周觀測2 次,9 月后每月觀測1 次,至2020 年12 月1 日,共觀測31 次,歷時518d。每次觀測時間如表1 所示。
統(tǒng)計各觀測點觀測結果發(fā)現(xiàn),各觀測點沉降量均很小,測點1累計沉降曲線如圖1 所示。
圖1 測點1 沉降曲線
由圖1 可知,測點1 自2019 年9 月1 日觀測開始,幾乎未發(fā)生沉降,518d 累計沉降量不足1mm,沉降速度為0.0019mm/d,測點1 處于沉降穩(wěn)定階段。
匯總14 個觀測點,如表2 所示。
由表2 可看出,各點均已處于穩(wěn)定期,沒有明顯沉降,沒有明顯不均勻沉降。
因塔里木大學工科樓梁發(fā)現(xiàn)裂縫及部分墻體出現(xiàn)裂縫,通過對工科樓進行沉降觀測,得出如下結論:
表2 沉降觀測匯總
(1)各觀測點沒有明顯沉降,沉降速率遠小于0.01mm/d,各觀測點處于沉降穩(wěn)定期。
(2)各觀測點相鄰點沉降差較小,均小于1mm,觀測期內未發(fā)生明顯不均勻沉降。
(3)工科樓梁及墻體部分裂縫可排除不均勻沉降因素,不影響建筑物安全。
(4)橫梁裂縫及墻體裂縫,經裂縫測量發(fā)現(xiàn),自2019 年8 月至2020 年12 月,墻體裂縫寬度未發(fā)生明顯變化;梁裂縫只是表面裂縫,深度未達保護層,未見鋼筋裸露。
(5)專家對工科樓進行安全評估,建筑物安全,無須采取工程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