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君,詹麗釧*,傅力
(1.嵊州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浙江 嵊州 312400;2.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材料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土壤中的有機質(zhì)、主要營養(yǎng)元素和土壤pH值受成土母質(zhì)、氣候、地貌、植被,以及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長期定位監(jiān)測試驗?zāi)苓B續(xù)測定耕地質(zhì)量,對土壤生產(chǎn)力的穩(wěn)定性進行預(yù)測,進而提出合理的施肥模式,對提高土壤生產(chǎn)力具有重要意義[1-2]。本研究以嵊州市6個水稻定位試驗點為研究對象,以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以及土壤酸堿度為指標,分析嵊州市稻田土壤理化性狀變化趨勢,旨在為當?shù)氐咎锔刭|(zhì)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在充分考慮嵊州市各鎮(zhèn)(街道)主要耕作制度、生產(chǎn)能力、地力狀況、管理水平、技術(shù)投入等因素的基礎(chǔ)上,共設(shè)6個長期監(jiān)測點,分別位于三界鎮(zhèn)、崇仁鎮(zhèn)、浦口街道、黃澤鎮(zhèn)、甘霖鎮(zhèn)和長樂鎮(zhèn)。監(jiān)測點均為水田,種植作物均為水稻。
田間調(diào)查采取詢問監(jiān)測點所在農(nóng)戶與現(xiàn)場觀測記載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于每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獲后,分小區(qū)采集土壤樣品。在每一小區(qū)內(nèi)按“S”形取樣法取耕層(0~20 cm)混合土樣,每個樣品由小區(qū)內(nèi)20個以上的取樣點采集的分樣充分混合而成,并用四分法縮分至1 kg,隨標簽一起裝入樣品袋。土壤理化性狀年度監(jiān)測內(nèi)容包括土壤pH值,及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依照NY/T 1121.2—2006、NY/T 1121.6—2006、NY/T 53—1987、NY/T 1121.7—2014、NY/T 889—2004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
2019年度,嵊州市監(jiān)測點耕層土壤有機質(zhì)平均含量為40.03 g·kg-1,總體處于高水平[3]。從頻率分布(圖1)來看,稻田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絕大部分處于較高及以上水平(≥35 g·kg-1),占比85%以上,其中,處于高水平(≥40 g·kg-1)的占58.3%,處于較高水平(35~<40 g·kg-1)的占29.2%。有機質(zhì)含量處于低或較低水平(<30 g·kg-1)的僅占4.2%。
圖1 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理化性狀在各區(qū)間的頻率分布
2019年度,嵊州市監(jiān)測點耕層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為2.51 g·kg-1,總體處于較高水平[4]。從頻率分布來看,稻田耕層土壤全氮含量主要集中在2.0~<3.0 g·kg-1的中等和較高水平,合計占比超過90%;僅4.2%的處于較低水平(1.5~<2.0 g·kg-1)。
2019年度,嵊州市監(jiān)測點耕層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為20.94 mg·kg-1,總體處于中等水平[5]。從頻率分布來看,稻田耕層土壤有效磷含量差異較大,缺磷(<10 mg·kg-1)土壤約占16.7%,處于較低水平(10~<15 mg·kg-1)的占比12.5%,處于中等水平(15~<25 mg·kg-1)的占比37.5%,處于較高水平(25~<35 mg·kg-1)的占比25.0%,磷含量相對富集(≥35 mg·kg-1)的土壤約占8.3%。
2019年度,嵊州市監(jiān)測點耕層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為48.83 mg·kg-1,低于土壤缺鉀臨界點(80 mg·kg-1)[6]。從頻率分布來看,稻田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布介于25~70 mg·kg-1,1/4以上的土壤處于極度缺鉀水平(<50 mg·kg-1)。
2019年度,嵊州市耕層土壤pH值集中分布在4.5~<6.5。從頻率分布來看,有75%的稻田耕層土壤pH值4.5~<5.5,其余25%在5.5~<6.5,整體屬于較為適合作物生長的微酸性土壤。
如圖2所示,2015—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含量在30~42 g·kg-1波動;但是從較長的時間周期(1984—2019)來看(圖3),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含量大幅提升,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平均含量較1984年[7]上升11.77 g·kg-1,較2004年上升5.58 g·kg-1,較2014年上升2.98 g·kg-1。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沃土工程、耕地保護與質(zhì)量提升等項目的實施帶動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等土壤培肥技術(shù)的推廣。
圖2 2015—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主要養(yǎng)分指標變化
如圖2所示,2015—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全氮含量相對穩(wěn)定。由圖3可知,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的全氮平均含量較1984年上升0.57 g·kg-1,較2004年上升0.56 g·kg-1,較2014年上升0.52 g·kg-1,含量提升非常明顯。
如圖2所示,2015—2018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一度下降,但在2019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fù)。從1984—2019年間的數(shù)據(jù)來看(圖3),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有效磷平均含量較1984年上升13.76 mg·kg-1,較2004年上升2.70 mg·kg-1,較2014年上升2.97 mg·kg-1。整體來看,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在1984—2004和2014—2019年間較快增長,在2004—2014年間基本穩(wěn)定。
圖3 1984—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主要養(yǎng)分指標變化
如圖2所示,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在2015—2016年間短暫升高,于2016—2019年間持續(xù)下降。從1984—2019年間的動態(tài)變化來看,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于1984—2004年間快速增長,于2004—2014年間穩(wěn)步提升,之后即大幅下降。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的速效鉀平均含量較1984年下降21.54 mg·kg-1,較2004年下降50.38 mg·kg-1,較2014年下降53.34 mg·kg-1。
肥料的施用對于農(nóng)作物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以及土壤理化性狀改善、土壤肥力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定點監(jiān)測肥料投入量和投入結(jié)構(gòu)可及時掌握農(nóng)田施肥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為指導(dǎo)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據(jù)。
2019年度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平均含量分別為40.03、2.51 g·kg-1,處于較高水平;有效磷平均含量為20.94 mg·kg-1,處于中等水平;速效鉀平均含量為48.83 mg·kg-1,處于缺鉀狀態(tài)。耕層土壤有效磷含量差異較大,速效鉀缺乏問題比較嚴重,1/4以上的土壤處于極度缺鉀水平。
2019年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pH值變幅較小,基本上屬于較為適合作物生長的微酸性、中性土壤。但有一小部分土壤有進一步酸化的風險。今后需注重酸化治理,采用水耕熟化、水旱輪作等措施防止土壤pH值進一步下降。
1984—2019年間,嵊州市稻田耕層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平均含量上升較為明顯,積累較快,有效磷也得到了積累,但速效鉀含量下降明顯。推測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隨作物產(chǎn)量提高,作物從土壤中帶走的鉀量日漸增加,而對土壤鉀素的補充相對不足,導(dǎo)致土壤鉀素處于嚴重虧缺狀態(tài)。以常規(guī)施肥處理數(shù)據(jù)來分析嵊州市農(nóng)田土壤的化肥投入情況,2019年度嵊州市單季稻施肥的N、P2O5、K2O投入比例為1∶0.11∶0.26,而水稻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約為1∶0.5∶1.2。這說明當?shù)剞r(nóng)民種植水稻過程中的肥料投入比例還不盡科學,鉀投入相對不足,今后應(yīng)相對重視土壤鉀素的合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