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雯
我又忍不住吼了孩子。
昨晚兒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新買的沙發(fā)弄濕了一大片。我沖上去劈頭蓋臉沖他一頓大吼:“你到底怎么回事?跟你過說多少遍了……”兒子眼睛瞪得圓圓的,害怕地看著我,連哭都忘記了。
看到他嚇呆的表情,我才意識到,自己不該那么大聲地吼他。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么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
兒子在我懷里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
每次想發(fā)脾氣時,一分鐘之內(nèi)我還能忍著,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墒呛⒆訅焊筒宦牥。环昼姷摹把b溫柔”足以把我憋出內(nèi)傷。
一分鐘之后,暴脾氣立馬就上來了,真的是吼一吼才痛快,打一頓才解氣。
雖然罵的時候是真用了力氣的,但是心疼的時候也是真心疼,特別后悔的。天底下吼娃的媽媽大概都是這樣吧。
都說吼孩子是一種病,得治!但現(xiàn)實卻如此不堪。
近幾年,“媽媽戒吼”“為愛戒吼”類活動層出不窮,但大部分的人都以失敗告終。
成都150位家長挑戰(zhàn)30天“戒吼”實驗,三期下來,沒有一位成功完成“戒吼”打卡;湖南某小學(xué),暑假作業(yè)是讓全班44名學(xué)生和家長完成“21天不生氣”的挑戰(zhàn),結(jié)果只有一對雙胞胎和父母成功。
某教育平臺調(diào)研了 59861份家長問卷、1058296份學(xué)生問卷后發(fā)現(xiàn),吼叫是90%的家長都會犯的錯誤。
孩子磨磨蹭蹭、愛頂嘴、功課不好、調(diào)皮貪玩等等,再加上家長生活、工作壓力大,心里總有煩不完的事,憋著各種無名火,就像一個隨時都會爆發(fā)的火山。
想當(dāng)“零吼媽媽”,簡直難于上青天。很多媽媽更是陷入了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其實其實不光是我們,光鮮亮麗的明星媽媽也會吼孩子。
小陶虹就曾分享過,一次女兒把牛奶砸在地上,她下意識地大吼:“你怎么能這樣!”女兒一哆嗦,恐懼地愣在那里。
女兒的反應(yīng)讓小陶虹很愧疚,意識到傷害了女兒?!耙谎圆缓暇烷_吼,吼完就后悔、內(nèi)傷”,這是很多吼叫媽媽的通病。
媽媽們說:吼娃之后不怕他哭不怕他鬧,更不怕他跟你頂嘴、講道理。就怕孩子調(diào)成了靜音模式:被吼后不說話的孩子,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的一位閨蜜有一次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當(dāng)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在吼的階段了,無意間開了手機(jī)錄音,后來回放了一下,被里面自己的聲音嚇到了。
她發(fā)現(xiàn)自己怒火上頭時,數(shù)次打斷了孩子的話,再后來孩子就不說話了……朋友內(nèi)疚地問孩子:“媽媽發(fā)火時你想說什么?”
孩子回答:“你沖我發(fā)火的時候,我覺得你想把我從20樓扔下去,我攔都攔不住?!?/p>
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
事實上,如果媽媽只是偶爾對孩子大聲喊叫,對孩子不會有很大傷害。最怕的是把大吼大叫當(dāng)成與孩子日常溝通的方式,進(jìn)入吼娃-后悔-再吼娃的惡性循環(huán)。
人非圣賢,誰都有脾氣,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因為你吼了孩子,就說你是個壞媽媽。
但吼完孩子后,要有冷靜、反思、道歉、梳理自我的過程。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后,比起自責(zé),更重要的修復(fù)大吼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小陶虹在意識到自己不該吼孩子后,第二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她的第一反應(yīng)是過去抱住她,對女兒說,“害怕了吧?沒事,沒事!”
小陶虹之所以這樣做,是想改正那一次的吼叫的副作用,在女兒的記憶里抹去媽媽不允許她犯錯的印象。最后孩子哭了,何嘗不是一種委屈之后的釋然呢?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看見他的情緒。如果實在沒有忍住,吼了孩子,請一定記?。汉鹜曛蟾⒆拥纻€歉,跟他聊一聊他的感受。這樣孩子被壓抑和沒機(jī)會表達(dá)的情緒才會宣泄出來。
和孩子坦誠地談話,也有助于對自己的行為模式做個反思,提醒自己下一次更好的表達(dá)是什么樣的,努力做出改變。
但往往父母們都比較羞于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自己的錯誤,可能因為上一代就是這么“教育”我們的。但含混過去或“這件事愧疚那件事補(bǔ)償”都不能讓孩子明白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
每個父母都渴望有個完美小孩,可現(xiàn)實是他們會磨蹭、會頂嘴、會貪玩、會調(diào)皮搗蛋,這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只能接受。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在發(fā)火前壓下了情緒,而是越理解孩子,越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越不容易對孩子發(fā)火。
多一分耐心、細(xì)心與用心,孩子就少接觸一些因情緒失控帶來的不良后果。努力成為不靠吼叫和孩子相處的父母,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