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惠 曹 治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廣東廣州 510430
精神分裂癥在青壯年群體有較高發(fā)病率,也易復發(fā),在臨床雖使用抗精神藥物有治療效果,但對于患者出現的思維遲緩、社交障礙等方面還無明顯效果[1]。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未明確,患者在臨床主要表現為情感、行為、思維等方面障礙,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病程長,發(fā)病率高。除此之外,該疾病的復發(fā)率也較高,治療存在一定難度,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可能會出現自殺、自殘的念頭。因此,在治療中,還要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服務,從多方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心理狀態(tài)?;诖?,本研究選擇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治療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優(yōu)質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比較,探討優(yōu)質護理對該病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順序將其分為試驗組(n=30)和對照組(n=30)。試驗組中,年齡24~54歲,平均(44.13±6.42)歲;男18例,女12例。對照組中,年齡25~55歲,平均(44.25±6.73)歲;男17例,女13例。本研究已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對研究知情,與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治療所用藥物未出現過敏反應;③臨床資料保存完整,在治療期未發(fā)生中途轉院或放棄治療;④家屬愿意配合護理人員開展研究;⑤無凝血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對治療藥物發(fā)生過敏反應者;②語言或認知障礙、難以正常溝通者;③家屬不愿意配合護理人員開展研究者;④治療期放棄治療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⑤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2]。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服務,包括定期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勤通風,保證病房的濕度、溫度適宜,對患者進行保暖處理;對患者及家屬用藥指導,叮囑家屬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等,定期測量患者體溫、血壓等。
試驗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服務,主要措施如下。①生活護理:入院后,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醫(yī)院相關設施和周圍環(huán)境,并介紹主治醫(yī)生及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生活習慣和特點安排患者入住病房,并適當布置病房環(huán)境,將濕度和溫度調節(jié)適宜范圍,為患者營造舒適治療環(huán)境,并盡量滿足患者及家屬需求,保證病房周圍安靜,避免因病房環(huán)境影響患者情緒;為患者提供相應的娛樂活動,提升患者配合度[3-4]。②心理護理:存在精神障礙患者出現焦慮、自卑、消極心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訴說內心的疑慮和擔心,并根據患者心理特點為患者心理疏導,盡量改變患者思維活動和行為能力,同時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5]。③健康宣教:為患者及家屬講解與精神疾病有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精神分裂癥,并向患者講授該病發(fā)生機制、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可通過口頭宣教或發(fā)放宣傳手冊方法向患者健康宣教,糾正患者對疾病的誤解,使患者能正確面對自己病情。④家庭與社會功能的恢復: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鍛煉患者社會交往能力,根據患者在社交方便遇到問題積極干預和指導,進一步促進患者社會功能重建;要取得患者家屬的支持,叮囑患者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也告知要多陪伴患者,給予必要支持和關系,使患者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兩組均接受為期2個月的護理。
①觀察護理前后兩組的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進行準確判斷,包括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活力、情感職能、軀體功能,各項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各項水平越高[6]。②記錄和觀察護理后兩組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不良事件包括不合作、自殺和自殘、暴力行為、出走。③觀察兩組在入院時、入院2、8 周的社會功能缺陷情況,通過社會功能缺陷篩查量表(SDSS)評分分析,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社會功能缺陷越嚴重[7]。④觀察和分析兩組護理后的治療依存性,可分為完全依存、一般依存和不依存,完全依存:能夠遵醫(yī)囑服藥,病情控制良好,并積極接受心理輔導;一般依存:基本遵醫(yī)囑服藥,偶爾出現漏服藥情況,能接受心理輔導;不依存:不愿意遵醫(yī)囑服藥,病情無法控制,不愿意與醫(yī)護人員溝通[8]??傄来嫘?(完全依存+一般依存)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組內名時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轉換為正態(tài)分布后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的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SF-36 評分高于護理前;護理后試驗組的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觀察組的總依存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入院時和入院2 周,兩組的SD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8周后,兩組的SDSS評分低于入院時和入院2 周,試驗組的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F-36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F-36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例數 社會功能 情感功能 軀體功能 心理健康 活力試驗組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對照組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30 50.63±5.12 75.38±12.90 9.76 0.00 50.27±5.39 76.55±9.50 10.84 0.00 50.37±5.62 76.06±7.34 15.22 0.00 51.65±5.91 78.36±13.54 8.85 0.00 50.44±5.64 78.36±13.54 10.42 0.00 30 t 護理前組間比較值P 護理前組間比較值t 護理后組間比較值P 護理后組間比較值50.72±5.84 64.23±11.12 5.89 0.00 0.06 0.94 4.71 0.00 50.17±5.66 64.77±5.24 4.93 0.00 0.36 0.71 5.75 0.00 50.82±5.49 62.28±9.10 6.18 0.00 0.42 0.68 6.45 0.00 51.76±5.43 64.33±12.73 6.64 0.00 0.07 0.94 3.12 0.00 50.87±5.92 70.25±12.28 2.43 0.01 0.28 0.77 2.43 0.01
表2 兩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表3 兩組總依存性的比較(n)
表4 兩組入院時和入院2、8周后SDSS評分的比較(分,±s)
表4 兩組入院時和入院2、8周后SDSS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入院時比較,*P<0.05;與本組入院2周后比較,#P<0.05
組別例數 入院時 入院2周后 入院8周后 F值 P值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30 30 33.25±17.34 33.11±17.61 0.03 0.97 26.81±10.42 28.32±11.94 0.52 0.60 21.45±7.82*#27.93±9.01*#2.92 0.00 3.67 2.52 0.00 0.03
精神分裂是精神科常見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現出精神活動、情感、行為、思維等不協(xié)調情況,約占精神疾病的50%,患者接受長期治療,在此期間患者治療依存性對治療效果有較大影響[9-10]。加之患者及家屬對該病認識不足,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消極、自卑、難過不良情緒,這會影響治療效果,患者常不配合醫(yī)護人員,不遵醫(yī)囑服藥,造成患者恢復較慢[11-12]。
為更好地提升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效果,滿足患者內心和生活方面需求,護理方法和措施也在改進和提升[13-14]。根據患者精神、生活、文化、心理的等各方面需要,給予患者完整、科學的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實施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注重患者內心訴求和需要,完善患者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尊重患者人格尊嚴,提升其生活質量;并通過幫助患者提升健康意識,培養(yǎng)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糾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識,從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盡快融入社會[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優(yōu)質護理的試驗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的治療總依存性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 (P<0.05);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3.33%)低于對照組(36.67%)(P<0.05);試驗組在護理8周后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優(yōu)質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有較好應用效果。莫燕瓊[17]研究中,接受優(yōu)質護理的觀察組依從性為92.5%,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的依從性為75.0%,觀察組明顯較高(P<0.05),與本研究結果相符。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得到數據不夠精確,因此在還需要深入研究,擴大樣本量,使數據更加科學、精確,從而得到更有借鑒意義的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精神分裂癥護理效果良好,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和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