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美蘭 汪春霞
1.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門診部,江西南昌 330000;2.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普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
2型糖尿病正在演變?yōu)榱餍胁?,增加了并發(fā)癥的風險,從而給全球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帶來重大的健康和經濟負擔。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療管理手段仍不完善,治療方法包括通過基于胰島素的抗糖尿病藥物的藥理學方法。但在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改變方面以社區(qū)為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初級保健中糖尿病護理標準的關鍵戰(zhàn)略之一[1-3]。目前,結構化糖尿病教育項目(PEP)提供一個最可靠的途徑,以持續(xù)授權和健康的行為改變糖尿病患者管理自己的病情。已有研究[2-5]證實以單位為基礎PEP 項目的臨床效益,并在體重控制、血糖控制和心血管風險因素控制方面取得顯著改善。雖然PEP項目后對于控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變化已經在臨床試驗得到了很好的認識,但直至目前,PEP 項目是否會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應用尚未見相關報道。PEP 項目對糖尿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方面可能是有效的。PEP 項目對糖尿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索PEP 項目對糖尿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PEP 組(50例)與非PEP組(50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初始2型糖尿病的臨床住院患者;②無其他合并臨床病癥。排除標準:①無其他并發(fā)癥;②精神狀態(tài)異常者。PEP 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5~65歲,平均(52.3±13.1)歲;平均住院時間(18.1±20.3)d。非PEP 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43~65歲,平均(50.3±13.1)歲;平均住院時間(19.1±21.7)d。接受教育3個月的隨訪跟蹤護理,患者的年齡、性別和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參與研究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PEP 組將患者進行定期的PEP 項目和傳統(tǒng)護理方式處理,醫(yī)護人員記錄好護理隨訪信息和患者患病情況。PEP 組的處理方式為在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基礎上給予定期PEP,該項目的具體執(zhí)行方式。所有住院內科住院醫(yī)師在普通病房輪轉期均參加教育項目。PEP 項目被分成10個為期四周的小組輪換。該教育計劃由1 h 的小組教學組成,PEP 項目組成員構成:心內科主任醫(yī)師1 人,主管護師3 人,成員分工明確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計劃,統(tǒng)籌安排計劃實施細節(jié)[6-9]。常規(guī)護理和治療方式:由內分泌科工作人員和臨床內分泌研究員每周進行2次晨間胰島素治療。PEP 項目計劃護理實施:針對每個患者的病例進行詳細記錄并隨訪登記,根據上述基礎護理治療基礎上,在PEP 項目組中針對研究對象的整體的PEP 計劃,其中包括入院時每周2次的集中糖尿病知識普及和宣講、初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及定期組織糖尿病患者身體鍛煉,倡導健康科學的臨床護理方式[10-13];非PEP 組:將患者進行傳統(tǒng)護理方式處理,常規(guī)血糖監(jiān)測與記錄,醫(yī)護人員負責同期隨訪并記錄患者病情。
在本研究對以下幾項做好調查評估:①自我護理能力評估;②生活質量評估;③再住院率情況調查。根據2型糖尿病患者在醫(yī)學統(tǒng)計學、生物統(tǒng)計學數據和疾病特征、治療方式和聯合干預的問卷情況統(tǒng)計分析。①自我護理能力評估:選擇自我護理評定量表(ECCA)在護理前與護理后3個月對兩組開展評估,共包含43個條目,分成4個維度,分別是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與健康知識水平,低等水平:0~60分;中等水平:60~120分;較高水平:120~180分。②生活質量評估:選擇生活質量量表(MLH FQ)在護理前與護理后3個月。采取0~5 分的6級計分方式,包含癥狀、情感和身體活動共3個維度和21個項目,分數與生活質量成反比,評價時采取電話訪談與會談形式。③滿意度。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收集問卷并評估經護理后評估PEP 項目對糖尿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的滿意度,滿意度調查內容評估問卷采取A 滿意,B 一般,C不滿意。采訪音頻由轉錄服務記錄,用于定性數據分析軟件數據采集完成編碼。信度系數r=0.87(Cronbach′s α)及問卷回收率100%。
采用SPSS 16.0 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的EC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PEP 組護理前后的ECC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P 組護理后3個月的ECCA水平高于本組護理前,PEP 組護理后3個月的ECCA水平高于非PEP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兩組護理前的MLHF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P 組護理后3個月的MLHFQ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PEP 組護理后3個月的MLHFQ評分高于非PEP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兩組的總滿意度比較,PEP 組總滿意率為90%,非PEP 項目組滿意度為40%,PEP 組的總滿意度高于非PEP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糖尿病是現如今社會比較多發(f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病情發(fā)生后,如不控制好血糖水平,繼而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嚴重威脅著生命[14-15]。2型糖尿病的病因為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胰島素抵抗、胰島β 細胞功能障礙、胰升血糖素、胰島淀粉樣多肽的產生。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分泌缺陷,肝糖輸出增加,葡萄糖攝取減少。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的方式很多,但不能根除病癥,只能短暫的控制病情惡化,維持身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所以在當下社會中,提高糖尿病的護理能力在應對預防慢性病的發(fā)展尤為重要。目前,國內外尚無關于PEP護理關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相關研究,所以本研究展開了PEP 項目的研究。
表1 兩組護理前后ECCA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ECCA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自我護理能力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自我概念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自我責任感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健康知識水平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PEP 組非PEP 組t值P值50 50 25.90±0.31 25.87±0.91 0.043>0.05 32.99±0.21*26.77±0.97 2.768<0.05 15.98±0.32 15.78±0.11 0.067>0.05 22..43±0.82*20.01±0.99 3.042<0.05 15.24±0.12 15.11±0.21 0.054>0.05 17.34±0.39*13.54±0.34 3.710<0.05 47.77±0.97 46.77±0.87 0.023>0.05 55.97±0.67*45.98±0.97 3.543<0.05
表2 兩組護理前后MLHFQ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MLHFQ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癥狀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情感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身體活動護理前 護理后3個月PEP 組非PEP 組t值P值50 50 23.12±0.91 23.45±0.23 0.053>0.05 15.33±0.91*22.77±0.45 6.437<0.05 14.76±0.91 14.65±0.76 0.057>0.05 11.65±0.91*13.66±0.33 7.022<0.05 27.34±0.91 27.71±0.87 0.007>0.05 20.56±0.91*25.84±0.52 5.344<0.05
表3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綜合本研究探討PEP 項目對初始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自我護理的應用的結果顯示,PEP 組的自我護理能力高于非PEP 組,PEP 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非,PEP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根本原因在于2型糖尿病病的特點是患者病程較長、恢復周期緩慢?;颊哂捎诩膊≡?,可能心情有些焦慮或不穩(wěn)定,長時間的心理狀態(tài)問題對疾病的恢復也有顯著影響。飲食計劃和運動是最常見障礙自我護理行為的實施,與糖尿病的情感方面的表現一樣自我效能。在PEP進行中,對患者用藥進行針對性指導并要求患者家屬積極配合監(jiān)督指導,在過程中廣泛普及患者和家屬對其并發(fā)癥病癥的防治和相關知識的預防意義。定期指導患者前去醫(yī)院復查,若有身體不適癥狀發(fā)生,即使與醫(yī)生護士聯系,及時進行指導和處理,在整個PEP項目中始終鼓勵患者適當體育鍛煉,其對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很好的幫助[16]。
PEP 項目處理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實現自我護理的能力有積極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在有護理人員進行PEP項目干預(即支持實施飲食習慣和飲食計劃的改變是所有自我照顧行為)為患者提供科學、持續(xù)、有效的系統(tǒng)性干預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的疾病情況了解,掌握患者的身體健康現狀,進而通過電話、上門隨訪等形式對患者持續(xù)干預,為患者的恢復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導和干預,從極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由于多種因素對疾病認知不足,且通過不同的健康知識交流和指導,使患者健康認知水平提高,進而能和醫(yī)護人員配合對其自身進行健康管理,這對于患者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結果顯示,護理后PEP 組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非PEP 組(P<0.05)。本研究顯示,護理后3個月,PEP 組的ECCA 及MLHFQ評分高于非PEP 組(P<0.05),提示予以PEP 護理的初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通過提高自護能力,進而提升生活質量。此外,在觀察患者滿意度情況現,PEP 組更高,PEP 護理方式可提升糖尿病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以后應當擴大樣本量及長期跟蹤干預情況不是十分明確,具體操作方法還欠缺技術上革新,尚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綜上所述,針對初始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PEP 項目的護理效果顯著,不但能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還能提高護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