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瑜伽課作為高校體育選修課程,符合“終身體育”教學理念,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開展高校瑜伽課程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在高校瑜伽課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導致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為此應該積極針對目前高校瑜伽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采取恰當?shù)拇胧?,促使高校瑜伽課教學改革滿足時代發(fā)展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高校;瑜伽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瑜伽作為古代印度“六大哲學體系”之一,屬于精神與肉體相結合的一項運動。使人體達到和諧平衡,相對穩(wěn)定。瑜伽冥想訓練能夠使人平心靜氣,排除煩躁。高校瑜伽課程教學應當根據(jù)當代大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進行分析,將瑜伽中的哲學、醫(yī)療、健身等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排除負面情緒,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高校瑜伽課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思想落后
高校瑜伽課程教學,大部分的教師依然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并沒有能夠根據(jù)瑜伽的具體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而是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忽略了瑜伽的隱性教學內(nèi)涵,無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在長時間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嚴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佳[1]。
(二)教學內(nèi)容過度陳舊
高校瑜伽課程作為一項古老的運動,在引入體育課程中也有固定的套路動作,使得“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問題一直延續(xù),課堂教學內(nèi)容非??菰锓ξ丁W生正處于個性張揚的年紀更喜歡追求新穎歡快富有激情的內(nèi)容,如果按照規(guī)定的套路進行訓練,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高校瑜伽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非常的單一且枯燥,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講解理論知識,導致課堂教學內(nèi)容過于單調(diào)枯燥。在技能訓練方面,很多教師甚至規(guī)定套路動作,學生盲目的模仿訓練,無法幫助學生掌握瑜伽運動的精髓,在日常的學習中也很難通過瑜伽訓練來獲得,身心愉悅的體驗。
(四)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大學瑜伽課程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沒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使得有身體缺陷的學生很難獲得高分,導致學習自信心受挫,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在傳統(tǒng)的瑜伽課程評價中,大部分都以教師考評作為主要依據(jù),無法體現(xiàn)出評價的科學性和靈活性,導致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不高,無法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最終造成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高校瑜伽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觀念
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自身需要轉變自己的思想,只有適應時代發(fā)展趨勢,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而瑜伽作為一種運動與精神相結合的體育項目,需要幫助學生對音樂、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分析,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體會到瑜伽魅力。課堂教學要盡可能關注學生的思想,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提高運動整體效果[2]。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
瑜伽訓練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特點,結合流行元素學生能夠增強對瑜伽的感悟能力,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融入時尚的元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參與到瑜伽訓練之中。瑜伽這項運動主要是體式的練習,因此,在瑜伽的練習過程中體式是基礎。每個體式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功效,不同體式之間存在明顯的難度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體式變換和練習,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按照由易到難逐步練習。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
瑜伽教練開展需要積極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在瑜伽鍛煉中遇到高難度的動作,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膯l(fā),激活學生的動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在瑜伽訓練中還可以幫助學生修身養(yǎng)性,讓學生能夠排解內(nèi)心的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以更積極飽滿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生活。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在瑜伽教學開展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教學評價,針對實際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探索,確保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全面提高。高度關注對學生的積極影響,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瑜伽訓練的重要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使學生對瑜伽訓練的精神品質(zhì)有著更深刻的認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3]。
結束語:
瑜伽鍛煉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的柔韌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為此在高校瑜伽課程教學開展中應該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訓練環(huán)境,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強化學生的終身學習理念,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魏文君.校企合作模式下民航服務專業(yè)《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06):58-61.
[2]李慧.基于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的瑜伽課程改革研究——以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為例[J].青年與社會,2019(15):108-109.
[3]苗子蕊,吉麗娜.普通高校瑜伽課程的設計與探討——以遵義師范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4):130-13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