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某貧硫化物含鉛銀難選礦石選礦試驗研究

    2021-01-27 19:36:58黃宇林楊寧
    黃金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浮選

    黃宇林 楊寧

    摘要:河南某含鉛銀礦石具有氧化率高、含泥量大的特點,屬貧硫化物含鉛銀氧化礦石,現(xiàn)場生產(chǎn)中尾礦銀流失率高。針對礦石性質(zhì),進行了原礦重選—重選尾礦浮選試驗研究,考察了不同磨礦細度、藥劑用量下的選別效果。結(jié)果表明:采用原礦重選—重選尾礦浮選閉路流程,在碳酸鈉用量300 g/t、硫化鈉用量200 g/t及其他最佳試驗條件下,可獲得銀品位8 892.40 g/t、鉛品位18.35 %的重選精礦,銀品位8 855.50 g/t、鉛品位17.87 %、銅品位1.560 %的浮選精礦;銀總回收率為81.31 %、鉛總回收率為71.92 %、銅總回收率為73.12 %,各金屬都得到了較好的富集回收。

    關(guān)鍵詞:銀礦石;浮選;氧化礦石;重選;鉛

    中圖分類號:TD953文章編號:1001-1277(2021)10-0065-04

    文獻標志碼:Adoi:10.11792/hj20211014

    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銀資源是與銅、鉛、鋅、金等金屬礦床伴生的,三分之一是以銀為主的獨立銀礦床[1]。銀礦物通常以包裹銀、粒間銀和裂隙銀等形式嵌布在其他礦物中,由于銀嵌布狀態(tài)的差異,回收銀的方法涵蓋了重選、浮選、氰化浸出或2種及以上工藝的聯(lián)合等[2-6]。河南某含鉛銀礦石分為綜合礦和難選礦,礦石性質(zhì)相似,綜合礦氧化率較低,浮選難度較小;難選礦具有氧化率高、易泥化、浮選難度大的特點。難選礦中銀礦物的嵌布狀態(tài)以裂隙銀為主,其次為粒間銀,少量包裹銀,現(xiàn)場生產(chǎn)中銀流失率較高。本文在綜合礦試驗研究的基礎(chǔ)上,采用重浮聯(lián)合工藝回收難選礦中的鉛、銀礦物,有效減少了銀礦物的流失,對同類型礦石的處理具有借鑒意義。

    1 礦石性質(zhì)

    1.1 化學成分及物相分析

    河南某含鉛銀礦石平均銀品位183.50 g/t、鉛品位0.42 %、硫品位0.16 %,除有價元素銀外,鉛也具有回收價值,礦石氧化率為59.52 %,工藝類型為貧硫化物含鉛銀氧化礦石。礦石中金屬硫化物相對含量為0.426 %,主要為方鉛礦、閃鋅礦;金屬氧化物相對含量為2.70 %,主要為赤鐵礦及磁鐵礦;貴金屬礦物相對含量為0.049 %,主要為自然銀,平均成色為983.84 ‰;脈石礦物相對含量為96.861 %,主要為斜長石、正長石及石英,磨礦時會造成礦漿泥化,對銀浮選產(chǎn)生不利影響。原礦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1,銀、鉛物相分析結(jié)果分別見表2和表3。

    1.2 主要礦物工藝特征

    銀礦物嵌布粒度以細粒、微粒及中粒為主,分別占38.79 %、30.94 %及26.71 %,其他粗粒及巨粒銀礦物合計占3.56 %。銀礦物形態(tài)主要為角粒狀、長角粒狀、板片狀。銀礦物的嵌布狀態(tài)以裂隙銀為主,占61.90 %,其中脈石礦物裂隙銀占56.22 %,金屬礦物裂隙銀占5.68 %;其次為粒間銀,占27.06 %,其中脈石礦物粒間銀占23.44 %,金屬礦物與脈石礦物粒間銀占3.62 %;少量包裹銀,占11.04 %,其中金屬礦物包裹銀占5.78 %,脈石礦物包裹銀占5.26 %。銀礦物主要嵌布在脈石礦物粒間及裂隙,合計占79.66 %。

    脈石礦物包裹的銀礦物占5.26 %,且部分銀礦物粒度微細,易隨浮選尾礦流失;銀礦物與金屬氧化物嵌布關(guān)系密切,難以完全解離,也易隨浮選尾礦流失;部分粗粒銀礦物較難上浮,極易損失于浮選尾礦中;少量銀礦物與方鉛礦等金屬硫化物有一定嵌布關(guān)系,這些金屬硫化物的邊緣可見被氧化的現(xiàn)象,浮選回收較為困難。綜合考慮,適宜采用重浮聯(lián)合工藝進行有價金屬回收。

    2021年第10期/第42卷選礦與冶煉選礦與冶煉黃 金

    2 選礦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1 驗證試驗

    前期對綜合礦進行了選礦試驗研究,獲得了最佳工藝流程和參數(shù),鑒于難選礦與綜合礦礦石性質(zhì)相似,因此依據(jù)綜合礦確定的試驗流程和參數(shù)對難選礦進行了試驗研究。驗證試驗流程及條件見圖1,驗證試驗結(jié)果見表4。

    由表4可知:采用一次粗選、三次掃選、三次精選流程,獲得的重選精礦銀品位8 650.72 g/t、銀回收率10.38 %,浮選精礦銀品位13 120.40 g/t、銀回收率58.67 %,尾礦銀品位偏高,為30.33 g/t。

    2.2 重選磨礦細度

    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jié)果見表5。

    由表5可知:磨礦細度-0.074 mm占55 %~75 %時,重選回收指標基本相當,表明磨礦細度對重選銀回收率影響不大。

    2.3 浮選磨礦細度

    按圖2流程進行重選,對重選尾礦進行磨礦細度試驗。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jié)果見表6。

    由表6可知:隨著磨礦細度-0.074 mm占比逐漸提高,尾礦銀品位呈逐漸降低趨勢,浮選粗精礦銀作業(yè)回收率整體逐漸提高;當磨礦細度-0.074 mm占比達到75 %時,尾礦銀品位趨于穩(wěn)定;繼續(xù)提高磨礦細度,浮選指標變化不大。因此,確定磨礦細度-0.074 mm占75 %。

    2.4 碳酸鈉用量

    由于礦石氧化率過高,粗精礦含泥量較大,影響精選精礦品位,為了進一步提升粗精礦質(zhì)量,使用碳酸鈉來分散礦泥[7]。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jié)果見表7。

    由表7可知:隨著碳酸鈉用量的增加,尾礦銀品位逐漸降低,浮選粗精礦銀作業(yè)回收率逐漸提高;當碳酸鈉用量為300 g/t時,再繼續(xù)提高碳酸鈉用量,浮選指標變化不大。因此,確定粗選作業(yè)碳酸鈉用量為300 g/t。

    2.5 硫化鈉用量

    由礦石工藝礦物學性質(zhì)可知,少量銀礦物與方鉛礦等金屬硫化物有一定嵌布關(guān)系,這些金屬硫化物的邊緣可見被氧化的現(xiàn)象,難以浮選回收,與之連晶的銀礦物也容易流失,因此試驗采用硫化鈉處理被氧化的金屬硫化物表面,其會在金屬硫化物表面生成硫化薄膜,從而有利于金屬硫化物被黃藥類捕收劑捕收[8]。固定碳酸鈉用量為300 g/t,硫化鈉用量為變量,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jié)果見表8。

    由表8可知:隨著硫化鈉用量的增加,尾礦銀品位逐漸降低,浮選粗精礦銀作業(yè)回收率逐漸升高;當硫化鈉用量為200 g/t時,再繼續(xù)提高硫化鈉用量,試驗指標變化不大。因此,確定粗選作業(yè)硫化鈉用量為200 g/t。

    2.6 原礦重選—重選尾礦浮選閉路試驗

    試驗流程見圖4,試驗結(jié)果見表9。

    由表9可知:采用原礦重選—重選尾礦浮選閉路流程,獲得的重選精礦銀品位8 892.40 g/t、鉛品位18.35 %,銀、鉛品位達到計價標準;浮選精礦銀品位8 855.50 g/t、鉛品位17.87 %、銅品位1.560 %;銀總回收率為81.31 %、鉛總回收率為71.92 %、銅總回收率為73.12 %。

    3 結(jié) 論

    1)河南某含鉛銀礦石平均銀品位183.50 g/t、鉛品位0.42 %、硫品位0.16 %,鉛、銀均具有回收價值,礦石氧化率為59.52 %,工藝類型為貧硫化物含鉛銀氧化礦石。

    2)采用原礦重選—重選尾礦浮選閉路流程,可獲得銀品位8 892.40 g/t、鉛品位18.35 %的重選精礦,銀品位8 855.50 g/t、鉛品位17.87 %、銅品位1.560 %的浮選精礦,銀總回收率為81.31 %、鉛總回收率為71.92 %、銅總回收率為73.12 %,各金屬都得到了較好的富集回收,也表明單體銀和粗粒銀均得到了有效回收。

    [參 考 文 獻]

    [1] 奚甡.中外銀礦資源現(xiàn)狀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2(6):60-63.

    [2] 肖麗聰,代淑娟,周南,等.遼寧某銀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19,39(3):63-66.

    [3] 陳水波,謝洪珍,賴偉強,等.新疆某金礦重選—氰化聯(lián)合工藝應用研究[J].黃金科學技術(shù),2014,22(6):87-90.

    [4] 劉磊,呂良,岳鐵兵,等.青海某金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山機械,2016,44(2):72-75.

    [5] 宋強,謝賢,童雄,等.云南某難處理硫化銀礦石氰化浸出試驗研究[J].黃金,2017,38(4):46-50.

    [6] 徐祥彬,鄭艷平,郭俊.某含鐵閃鋅礦銀礦石浮選試驗研究[J].黃金,2012,33(1):38-41.

    [7] 堯章偉,方建軍,代宗,等.閃鋅礦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及研究進展[J].礦冶,2018,27(4):16-21.

    [8] 王衡嵩,魏志聰,曾明,等.銅鋅礦物分離中閃鋅礦抑制劑的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19,39(2):124-13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eneficiation

    of a refractory lead-bearing silver ore with poor sulfide content

    Huang Yulin,Yang Ning

    (Luoyang Kunyu Mining Co.,Ltd.)

    Abstract:A refractory lead-bearing silver ore from Hena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oxidation rate,high mud content,and belongs to lead-bearing silver ore with poor sulfide content.In production,the silver loss rate of tailings is high.Based on the ore property,experimental study on run-of-mill ore gravity separation-gravity separation tailings flot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beneficiation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grinding fineness and reagent regime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osage of Na 2CO 3 is 300 g/t,Na 2S is 200 g/t and other parameters are optimal for the closed-circuit flowsheet of run-of-mill ore gravity separation-gravity separation tailings flotation,the gravity concentrate with silver grade of 8 892.40 g/t,lead grade of 18.35 % can be obtained,as well as the flotation concentrate with silver grade of 8 855.50 g/t,lead grade of 17.87 %,and copper grade of 1.560 %;the total recovery rates of silver,lead and copper are 81.31 %,71.92 %and 73.12 %respectively.Each metal gets well concentrated and recovered.

    Keywords:silver ore;flotation;oxide ore;gravity separation;lead

    猜你喜歡
    浮選
    低品位螢石礦分選工藝研究
    云南某氧化銅礦選礦試驗研究
    價值工程(2017年16期)2017-06-07 15:53:50
    鮞狀赤鐵礦選礦綜述
    價值工程(2017年17期)2017-06-06 12:03:42
    云南某銅礦及其伴生銀的選礦試驗研究
    價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 20:34:59
    回收鐵礦中伴生磷的浮選研究
    價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 07:52:23
    羊拉銅礦選礦技術(shù)難題及進展
    價值工程(2017年7期)2017-03-17 21:42:55
    國內(nèi)外選礦廢水處理及回收利用研究進展
    價值工程(2017年2期)2017-02-06 21:30:09
    興慶選煤廠煤泥可浮性研究分析
    低品位錳磷混合礦選礦工藝分析
    選煤中浮選機械設(shè)備的應用和展望
    运城市| 阿勒泰市| 临邑县| 乌鲁木齐市| 桐城市| 友谊县| 宜章县| 余庆县| 江华| 绥江县| 阿克苏市| 墨玉县| 宜兰县| 禄劝| 白银市| 萨嘎县| 那曲县| 东丰县| 观塘区| 沙湾县| 浪卡子县| 常熟市| 门源| 湛江市| 缙云县| 综艺| 湖北省| 怀仁县| 昭平县| 穆棱市| 工布江达县| 鄂伦春自治旗| 皮山县| 右玉县| 上栗县| 区。| 瑞昌市| 光山县| 刚察县| 磐安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