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民身份與全球化時代的族群關(guān)系*
    ——南非排外暴力問題的社會學研究

    2021-01-27 11:49:34包智明
    開放時代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外籍族群底層

    ■劉 敏 包智明

    [內(nèi)容提要]近年來,隨著移民問題的凸顯,針對外國移民的排外暴力成為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的一種新形式。本文運用和拓展公民身份理論,對南非的排外暴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作為南非二元身份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外籍黑工”這一帶有歧視性的身份名詞,是種族隔離時期白人政權(quán)對外籍黑人移民進行限制與排斥所衍生的社會結(jié)果。在后種族隔離時代,公民身份制度在整合南非黑白種族關(guān)系的同時,卻也固化了本國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關(guān)系不平等,對外籍黑工形成了身份區(qū)隔和社會排斥,進而演化成為底層民眾針對外籍黑工的大規(guī)模排外暴力沖突。在南非西開普省的馬普社區(qū),社區(qū)公共論壇為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提供了一個對話協(xié)商的群際接觸平臺,推動了公民身份制度變遷,促進了排外暴力問題的化解和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

    一、引言

    20 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與跨國移民潮的興起,移民問題日漸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并引起學界廣泛關(guān)注。傳統(tǒng)上,移民問題多發(fā)生于歐美等發(fā)達經(jīng)濟體,但近年來有擴散之勢,并波及南非等發(fā)展中國家。作為全球族群問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地區(qū),在后種族隔離時代,南非的族群關(guān)系問題呈現(xiàn)一系列新的趨勢或變化。一方面,傳統(tǒng)的黑白種族關(guān)系問題逐漸從對立走向緩和,真相與和解為世界范圍內(nèi)的族群關(guān)系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范式,并在盧旺達、加拿大等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國民眾針對外國移民的抵觸情緒不斷高漲,排外暴力事件屢有發(fā)生。①

    2008 年5 月,一場針對外國移民的大規(guī)模排外暴力從南非約翰內(nèi)斯堡市郊區(qū)的亞歷山大鎮(zhèn)(Alexandra Town)的底層社區(qū)開始,迅速席卷南非全境。這次排外暴力沖突造成至少62人死亡,同時有多人受傷,超過15 萬外國移民流離失所。②不少外國移民居住的棚屋、經(jīng)營的小型便利店(spaza shop)被洗劫和焚毀。2015 年4 月,針對外國移民的大規(guī)模排外暴力沖突再一次從德班、約翰內(nèi)斯堡的城市底層社區(qū)蔓延至全國,打砸搶燒的暴力行徑造成至少7 人喪生,南非的族群關(guān)系問題也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

    對外國移民日益增長的敵意,是后種族隔離時代南非族群關(guān)系的顯著特點。③然而,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南非民眾看來,外國移民具有雙重屬性。通常,那些從歐美來的白人移民被視為“游客”和“投資者”,能夠給南非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機會,并提供幫助,因此受到歡迎。與此相對,那些從非洲地區(qū)來的外籍黑人移民,則被認為對南非有害而無益,應(yīng)該被驅(qū)趕出去。④正是這些外籍黑人移民,成為南非底層民眾排外暴力的主要對象,并有著特定的污名化稱謂,即“makwerekwere”。

    在南非黑人土著語言中,“makwerekwere”是帶有貶義性質(zhì)的詞匯,最早被用來形容那些來自南非以北地區(qū)、說話含混不清的黑人勞工。⑤作為一個帶有歧視色彩的外來人身份概念,“makwerekwere”逐漸被用來特指那些通過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等途徑,在南非打黑工的外籍黑人移民,⑥本文稱之為“外籍黑工”。外籍黑工主要為來自津巴布韋、莫桑比克、馬拉維、贊比亞、尼日利亞、索馬里、剛果(金)、安哥拉等國的非法移民、尋求庇護者(asylum seeker)及少量難民(refugee)。他們主要從事保潔、保安、園丁、開出租車、飯店打工等沒有勞動合同保障的非正規(guī)工作,還有少部分成為小商販等自雇職業(yè)者。在很多南非人看來,這些外籍黑工應(yīng)該待在他們的國家,而不是來南非打黑工和制造社會問題。

    基于以上事實,本文關(guān)心的主要問題是,在南非種族和解與族群關(guān)系和諧的“彩虹之邦”建設(shè)過程中,為什么會連續(xù)出現(xiàn)底層民眾針對外籍黑工的大規(guī)模排外暴力與族群沖突?應(yīng)該通過怎樣的途徑來疏導和化解排外暴力?

    本文的實證資料來源于筆者自2014 年9 月至2016 年9 月在南非西開普省對外籍黑工及排外暴力問題的實地觀察和半結(jié)構(gòu)訪談。筆者還收集了大量南非各級政府的歷史檔案資料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及相關(guān)排外暴力事件的新聞媒體報道和研究文獻等。田野調(diào)查地點位于西開普省南部地區(qū)開普半島(Cape Peninsula)的馬普社區(qū)(Masiphumelele)。馬普社區(qū)是西開普省222 個非正式居住點中人口規(guī)模較大的一個,也是該省著名的外籍黑工社區(qū)。該社區(qū)原本計劃居住2500人左右,但隨著本國移民⑦與外籍黑工的增加,在這片約0.35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際居住人口超過30000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為外籍黑工。⑧

    二、文獻回顧與理論視角

    (一)群際接觸與資源競爭

    群際接觸是展開移民問題討論的基石。1954 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ordon W.Allport)在《偏見的本質(zhì)》一書中系統(tǒng)闡釋了群際接觸理論,并提出“對立群體的成員通過恰當?shù)慕佑|,可以減少族群偏見并形成積極的對外群體態(tài)度”的核心觀點。⑨

    群際接觸理論在南非的排外暴力問題研究中得以應(yīng)用,但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結(jié)果。一方面,有學者建議可以通過培育社會資本促進南非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信任和群際接觸,以緩解后種族隔離時代的排外暴力問題。⑩另一方面,亦有學者認為,與外籍黑工之間的群際接觸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強了底層民眾的排外情緒。11組如,2006 年南非移民項目排外情緒調(diào)查(2006 South African Migration Project Xenophobia Survey)數(shù)據(jù)顯示,如果0 分為最排外,10 分為最不排外,白人和黑人的得分分別是3.91 分和4.01 分,似乎白人比黑人排外情緒要高。12盡管南非白人排外情緒得分相對較高,但由于缺少群際接觸,白人社區(qū)較少發(fā)生排外暴力事件。13雖然南非黑人排外情緒得分相對較低,但與外籍黑工有更多的群際接觸,排外暴力事件主要發(fā)生于城市底層黑人社區(qū)。

    換言之,群際接觸理論有利于理解南非排外暴力問題的社會根源,有助于解釋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移民問題,但族群接觸中可能包含族群整合與族群沖突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由于缺乏足夠的實證研究作為支撐,群際接觸理論并沒有辨明產(chǎn)生這兩種截然不同后果的社會機制,因此在解釋族群沖突問題時面臨諸多挑戰(zhàn)。14鑒于已有的群際接觸理論在詮釋族群問題方面的瓶頸,對南非排外暴力問題的解釋需進一步理解族群接觸可能導致的后果及其社會機制,從而發(fā)展出更具解釋力和包容性的研究視角和分析框架。

    近年來,基于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群際接觸與利益博弈,資源競爭理論成為學者分析南非排外暴力問題的主要解釋路徑。相關(guān)研究指出,在南非種族和解與民主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與長期惡化的高失業(yè)問題,激化了底層民眾的偏見、歧視與排外仇外等不寬容意識。為了獲得有限的工作、住房、婚姻等資源,底層民眾開始通過排外暴力等方式來排斥外來競爭者,而外籍黑工則成了“替罪羊”(social scapegoat)。15在南非屢屢發(fā)生的排外暴力事件中,筆者也注意到,這些看似局部、隨機與個別的事件背后,不排除底層民眾對當前社會轉(zhuǎn)型不公、貧富差距拉大與失業(yè)率不斷攀升的不滿與抗議,并反映出底層民眾在急劇的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的失衡與焦慮心態(tài)。

    資源競爭理論雖然提供了一個關(guān)于排外暴力原因的分析路徑,但有幾個基本的盲點需要重視與闡明。首先,基于資源競爭的論點,經(jīng)濟社會地位較低的底層民眾被建構(gòu)為包藏排外暴力禍心的族群,而這不過是“歸咎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意識形態(tài)解釋的又一個經(jīng)典范例。其次,若底層黑人民眾的經(jīng)濟社會地位得以改善,則排外暴力問題也將緩解,這似乎過度簡化了排外暴力事件背后的社會復雜性。此外,在排外暴力事件中,同樣涉及本土商販的利益,底層民眾幾乎專門攻擊外籍黑工開設(shè)的便利店,而很少攻擊白人開設(shè)在社區(qū)周邊的連鎖超市。而且,同樣是在城市底層社區(qū)中開設(shè)雜貨店與從事小商品貿(mào)易,中國商店及中國商人并沒有成為特定的排外對象。16

    雖然群際接觸理論與族群競爭理論都試圖構(gòu)建關(guān)于族群沖突問題的分析框架,但由于研究路徑上的依賴,總體上仍然認為排外暴力問題產(chǎn)生的主要因素為族群之間的接觸、互動與競爭,并沒有就族群接觸與競爭的制度環(huán)境展開討論。事實上,無論是族群接觸還是族群性資源競爭,都依賴于社會行動者在常規(guī)競爭中所采取的制度化手段,如意識形態(tài)、制度框架與社會組織等。17而這恰是社會學關(guān)于族群問題研究的突破口,即通過展現(xiàn)社會行動者如何依據(jù)制度環(huán)境及復雜多變的地方情境,界定和建構(gòu)族群關(guān)系的實踐規(guī)則,來解釋排外暴力問題的制度性根源。

    (二)公民身份與族群關(guān)系

    公民身份制度是現(xiàn)代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構(gòu)成了國家與社會關(guān)系解釋的重要維度。近年來,關(guān)于移民問題及移民政策的爭辯,使得公民身份理論成為學者分析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主流理論范式。學術(shù)界圍繞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的身份差異和族群差序進行了一系列頗具啟示的社會學研究,并以此分析了排外暴力等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制度基礎(chǔ)。

    盡管公民身份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城邦政治思想,18但明確提出并加以系統(tǒng)研究則源于英國社會學家馬歇爾(Thomas Marshall)。馬歇爾認為,公民身份是“一種地位(status),一種共同體的所有成員都享有的地位,所有擁有這種地位的人,在這一地位所賦予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上都是平等的”。19換言之,公民身份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共同體的成員資格(entitlement),與這種成員資格相連的是一整套平等的公民權(quán)利和義務(wù)。

    雖然馬歇爾等人認為公民身份是一個平等的制度體系,有利于對抗階級不平等和彌合階級裂痕,進而促進社會團結(jié)和族群整合,但20 世紀末期以來,這種整合性的制度體系,因為全球化的深入與跨國移民潮的興起而不斷受到挑戰(zhàn)和質(zhì)疑。學者的研究指出,作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建構(gòu)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身份與封閉的政治共同體,即“國籍”密切相連。20公民身份大多是從父輩繼承而來,是一種先賦身份。21例如,在德國,由于有著取決于父母國籍的慣例,公民身份本質(zhì)上也就成為一個血統(tǒng)和出生的問題。22

    還有學者認為,基于“國籍”這一法律意義及意識形態(tài)的明確區(qū)分,公民身份制度對外國移民形成身份區(qū)隔與社會排斥,而國家的重要職能,就在于強化本國邊境的管理及實現(xiàn)對外國移民的控制。23換言之,公民身份制度具有雙重功能,既是一種與本國民眾相關(guān)的社會整合制度,也是一種針對外國移民的社會排斥制度,而其標準則在于是否擁有國籍。此外,盡管許多外國移民擁有合法居留權(quán)利,但其所享有的公民權(quán)利卻是不完整的,而那些非法移民或難民,他們不僅不能享受任何形式的公民權(quán),且隨時有被驅(qū)逐出境的風險。24

    相關(guān)研究還指出,在歐盟,盡管號稱“超國家公民”(supranational citizenship)的“歐洲身份”概念代表了一種對傳統(tǒng)以國籍為基礎(chǔ)的公民身份制度的超越,并對歐盟范圍內(nèi)原本基于民族國家的身份認同重構(gòu)及族群關(guān)系整合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歐洲身份在實踐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新的身份不平等與針對外國移民的社會排斥,即一邊是來自歐盟成員國的正式公民,另一邊則是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外國移民。正是因為公民身份不平等所帶來的區(qū)隔與排斥,外國移民難以融入歐洲社會,進而產(chǎn)生排外、恐怖襲擊等族群關(guān)系問題。25易言之,公民身份在實踐過程中包含兩種矛盾性的力量,一種是彌合階級裂痕和促進社會團結(jié)的族群整合力量,一種是排斥外國移民和造成社會裂痕的族群分裂力量。因此,公民身份理論也成為理解和分析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重要視角。

    公民身份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于確定“我們”和“他們”之間社會關(guān)系的性質(zhì)。雖然公民身份制度對于外國移民而言并非完全是絆腳石,例如,外國移民可以通過移民政策而享有一定的公民權(quán)利,也可以通過利用制度空隙或政府能力不足等方式來實現(xiàn)非法居留和打黑工,但這種社會關(guān)系的性質(zhì),主要還是由擁有公民身份或國籍的一方加以確定和詮釋的,即由代表“我們”的政府來決定和選擇誰能夠成為我們。在這一過程之中,外國移民群體常常處于弱勢或失語的狀態(tài),國家內(nèi)部會產(chǎn)生一種新的族群關(guān)系不平等,即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的關(guān)系不平等。

    具體到南非的排外暴力問題,相關(guān)學者也圍繞著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的身份差異進行了一系列頗具啟示的研究,并注意到了公民身份與排外暴力之間復雜的社會文化機制。26例如,有學者認為,在南非現(xiàn)代民族國家建構(gòu)的過程中,白人政權(quán)通過種族、民族、性別、階層與地域群體等泊來概念,系統(tǒng)建構(gòu)起白人與黑人、本地人與外地人、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的二元身份制度,并通過法律與政治制度等來加以強化;而在后種族隔離時代,因社會轉(zhuǎn)型不公所導致的二元身份制度固化,針對外國移民的區(qū)隔與排斥問題持續(xù)再生產(chǎn),進而造成頻繁的排外暴力。27

    需要指出的是,相關(guān)研究雖然運用公民身份理論分析南非排外暴力問題的制度環(huán)境,但大多關(guān)注公民身份制度的排他性特征,仍然難以脫離資源競爭理論的窠臼,即公民身份制度被演化成為底層民眾排斥外來競爭者的動員機制或手段。事實上,公民身份本身就包含了促進社會團結(jié)和族群整合的包容性制度因素。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與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新變化,僅僅關(guān)注公民身份的排斥、區(qū)隔、沖突等消極面向,容易忽略群際接觸過程中所蘊含的包容、接納、理解等積極面向,從而片面理解公民身份與族群關(guān)系之間復雜的社會關(guān)聯(lián)。

    綜上,本文認為,我們不僅需要關(guān)心公民身份制度實踐與排外暴力事件之間的社會關(guān)聯(lián),從而研究排外暴力問題的制度基礎(chǔ),同時也要研究公民身份制度演進與排外暴力化解的關(guān)系,以探索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治理的可能途徑,進而在整合群際接觸理論與資源競爭理論的基礎(chǔ)上,拓展國際移民問題的理論范式和研究路徑。有鑒于此,本文研究從排斥性與包容性兩個維度分析公民身份制度在南非底層社區(qū)的實踐機制,并進一步探索化解排外暴力和促進外國移民社會融入的路徑與機制。

    三、公民身份與外籍黑工

    (一)公民身份制度與種族關(guān)系演變

    南部非洲地區(qū)的人口流動是一個持續(xù)性的歷史現(xiàn)象。早在歐洲殖民者涉足非洲大陸及南部非洲現(xiàn)代民族國家邊界劃定(即1885年的柏林會議)之前,由于牧業(yè)生計的流動性,以及該地區(qū)的人口增長、部落戰(zhàn)爭、干旱、瘟疫等自然或社會原因,人口流動一直十分頻繁。祖魯、科薩等南非主體黑人民族本身的形成,就是西非地區(qū)班圖人在向南遷徙的過程中,不斷與當?shù)赝林雍屯ɑ榈慕Y(jié)果。15世紀末期以來,隨著殖民主義的興起與白人移民的增加,以及19 世紀60 年代以來的礦業(yè)開發(fā)和移民勞工制度的形成,南部非洲地區(qū)的人口流動和族群關(guān)系變得更加復雜與多元,現(xiàn)代民族國家體系及公民身份制度也在該地區(qū)逐漸建立起來。

    然而,在殖民統(tǒng)治及種族隔離制度之下,白人政權(quán)通過強化一種黑白有別的二元公民身份制度,來不斷限制甚至剝奪黑人的公民身份權(quán)利,從而試圖建立一個將所有黑人排除在外的“白人南非”。例如,在種族隔離時期,白人政權(quán)通過“班圖斯坦”(Bantustan)等制度,來推動黑人部落所謂的“自治”和“獨立”,進而系統(tǒng)剝奪南非黑人的國籍和公民待遇,使其成為廉價的移民勞工。28基于黑白二元的公民身份制度,黑人事實上喪失了基本的公民權(quán)利和人身自由,南非的種族矛盾空前激化。

    隨著種族和解與社會轉(zhuǎn)型的深入,在后種族隔離時代,新南非政府試圖克服過去分裂性的、黑白有別的二元身份制度,進而通過一種平等的、整合性的公民身份制度設(shè)計,來彌合種族分歧和培育新的社會凝聚力。黑人等過去被剝奪公民身份和權(quán)利的弱勢種族,也逐漸納入公民身份制度框架之中,從而避免了種族仇殺和社會動亂,并在種族和解及族群沖突問題治理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社會進步。29

    就公民身份制度對于族群關(guān)系的整合性意義而言,當前南非的公民身份制度不在于強調(diào)原先因種族、民族、語言、宗教等差異而形成的差異性身份認同,而是希冀在一個族群關(guān)系復雜與身份認同多元的共同體內(nèi)部,提供一個共享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身份認同,促使不同種族、民族及宗教背景的公民之間形成禍福相依、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和包容的公民身份制度,進而促進社會團結(jié)與實現(xiàn)國內(nèi)種族及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逐步解決。易言之,在后種族隔離時代,南非的公民身份制度具有族群整合的功能,即通過不斷將黑人等弱勢群體和少數(shù)民族納入統(tǒng)一的公民身份制度框架之中,從而實現(xiàn)種族和解的推進。而種族關(guān)系的改善,反過來促進了南非民眾對于公民身份制度的認可,以及提升對提供這種制度的新南非的認同,進而有利于社會團結(jié)和“彩虹之邦”的建構(gòu)。

    (二)移民政策與外籍黑工

    為了應(yīng)對全球化與跨國移民的興起,公民身份制度一方面通過界定“誰是我們”(即擁有公民身份和共同體成員資格的本國民眾)、“誰不是我們”(即不擁有公民身份的外國移民),進而應(yīng)對外國移民對主權(quán)及國家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脅;另一方面,通過賦予外國移民以永久居留權(quán)或公民權(quán)等移民政策,公民身份制度還可以界定“誰可以成為我們”,來促進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與社會整合。政府極力通過移民政策來區(qū)分各種背景的跨國移民:那些被認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如投資者及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政府常會打開方便之門來促進其遷入或自由往返;而那些被認為對國家“沒有用的人”或“用處不大的人”,如沒有經(jīng)濟能力與技術(shù)的體力勞動者,政府則會采取各種居留限制或干脆將其拒之國門之外。

    縱觀南非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歷史,來自非洲地區(qū)的外國移民一直是南非勞工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為南非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盡管如此,自殖民時期以來,始終存在著黑與白、原住民與外來者、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的沖突,種沖突亦隨著全球化的加深而變得復雜。

    需要強調(diào)的是,“外籍黑工”這一帶有歧視性、污名化的身份概念,并非內(nèi)生于底層社區(qū),而是一個由白人殖民統(tǒng)治者及種族隔離政權(quán)制造和強加的外來概念,30是白人政權(quán)對黑人移民不斷進行政策性限制與排斥所衍生的結(jié)果。31在種族隔離時期,白人政權(quán)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進白人移民、資本和技術(shù)來振興南非經(jīng)濟。例如,在種族隔離時期,為了緩解因國際制裁與本國白人外逃所帶來的經(jīng)濟困境,白人政權(quán)曾先后將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的東亞人尊為“榮譽白人”,并賦予其除選舉與兵役之外的南非白人國民同等待遇。32而那些來自非洲地區(qū)的黑人移民,則更多地被定義為外國勞工而不是移民,除了在礦山等地工作,不能享受任何其他的公民權(quán)利,甚至連人身自由都受到極大的限制。

    基于《班圖人法律修正案》(the Bantu Laws Amendment Act of 1963)、《外國人控制法》(the Aliens Control Act,1963)等移民法案,白人政權(quán)對外籍黑工的進入、工作與居住等權(quán)利進行嚴格管理與控制。以難民政策為例,在1991年新修訂的《外國人控制法》(the Aliens Control Act,1991)中,白人政權(quán)不僅否定與限制難民權(quán)利,不承認難民地位,并采用“非法的”“被禁止的”“不受歡迎的”等詞匯來形容難民,內(nèi)務(wù)部可以任意驅(qū)逐難民出境。33

    1994 年種族和解后,黑白有別的二元身份制度被打破,南非的移民政策也有所調(diào)整。以1996年《南非共和國憲法法案》(1996年第108號法)為基礎(chǔ),南非社會對外籍黑工的系統(tǒng)性歧視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此外,南非政府通過了《難民法案》(the South African Refugees Act,1998)等一系列新的移民政策,強調(diào)對外籍黑工的權(quán)利進行保護,新南非也被形容為“非洲貧苦大眾自由、和平與繁榮的避風港”。34

    盡管新南非政府的歷次移民制度改革都試圖解決外籍黑工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移民法規(guī)在實踐過程中遭遇諸多尷尬,外籍黑工的身份權(quán)利仍然難以明晰和保障。

    一方面,自21 世紀以來,津巴布韋、剛果、索馬里等國因戰(zhàn)爭、自然災(zāi)害、經(jīng)濟崩潰等原因動蕩不安,不堪苦難的民眾開始鋌而走險,通過各種方式非法入境南非。例如,自2000 年以來,因為穆加貝土地改革不當導致國家經(jīng)濟崩潰,在南非打黑工的津巴布韋人估計在300 萬至500 萬之間,35而2015年南非人口總數(shù)還不到6000萬。

    另一方面,移民政策不僅與其如何看待外國移民,特別是如何對待外籍黑工的公民身份制度相關(guān),也與本國經(jīng)濟狀況高度相關(guān)。在經(jīng)濟形勢較好時,移民問題可以擱置一邊,而在經(jīng)濟出現(xiàn)問題時,移民問題便凸顯出來,民眾和政府對待外籍黑工的態(tài)度開始變得不友好。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由于南非經(jīng)濟長期處于低增長的泥淖中,失業(yè)率常年徘徊在25%左右,許多外籍黑工就成了南非底層民眾高失業(yè)率的“替罪羊”。雖然對外籍黑工的非法居留與打黑工問題保持較為溫和、克制的態(tài)度,能不遣返則盡量不遣返,但隨著經(jīng)濟形勢與就業(yè)問題的持續(xù)惡化,南非政府不得不檢討與修改移民法規(guī),并通過壓縮工作簽證、收緊難民紙、遣返非法移民等方式,來加強對外籍黑工的控制,以防止本國民眾失業(yè)問題的惡化和排外情緒的高漲。

    此外,盡管南非政府明確反對排外暴力行為,并在公共資源的分配過程中賦予外籍黑工以一定的公民待遇,如可和本國民眾一樣免費使用公立醫(yī)院的醫(yī)療資源與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等,但這些措施并不足以推動本國民眾對于外籍黑工的接納和促進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甚至成為排外暴力的重要原因。即在持續(xù)性的生存困境與發(fā)展壓力下,一些南非底層民眾將這些不斷涌入的外籍黑工視為搶占南非公共資源的“外來強盜”,并認為應(yīng)該將其驅(qū)逐出境。

    四、身份區(qū)隔與排外暴力

    (一)身份區(qū)隔與社會排斥

    族群邊界往往在群際接觸和資源競爭過程中形成。在全球化時代,基于國籍的公民身份制度則是族群邊界建構(gòu)的重要途徑。在南非,盡管有相同或相近的遭遇,但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黑工并沒有跨越國籍的界限而成為一個共同體。相反,他們之間基于國籍發(fā)展出諸多特定的身份認同,如“尼日利亞人”“安哥拉人”“莫桑比克人”“索馬里人”,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難度。對南非民眾而言,這些基于國籍所發(fā)展的身份認同有著特定的社會意涵,如尼日利亞人是“殘暴的犯罪分子”,索馬里人則是“使用巫術(shù)的奸商”。尼日利亞人不僅被南非媒體、警察、移民局官員及普通民眾認為是“極度危險”與“殘忍”的皮條客、綁匪和毒品販子,36尼日利亞籍留學生也被其同窗、當?shù)厝?、外國移民及政府官員所歧視。37事實上,相關(guān)研究指出,南非的尼日利亞人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并從事高技術(shù)含量的職業(yè),有學者、工程師、醫(yī)生和服裝設(shè)計師,還有的開設(shè)酒吧、飯店和美發(fā)廳等,為當?shù)氐慕?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38

    雖然公民身份制度通常是宏觀的、抽象的,但在日常社會中,通過語言、膚色、宗教、服飾等標志,公民身份的社會標簽得以凸顯,從而使得基于公民身份的社會排斥成為可能。在南非的城市底層社區(qū),外籍黑工之所以導致底層民眾焦慮不安并采取排外暴力等方式來試圖將其驅(qū)逐出他們生活的社區(qū),除了因為這些外籍黑工搶占了本國民眾的工作機會或制造了社會問題,重要原因還在于,這些大量涌入的陌生人,與其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本國民眾存在著諸多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恰好又激化了基于公民身份差異所發(fā)展出來的底層民眾的排外情緒。

    作為南非社會的外來者,外籍黑工前往南非的歷程并不順利,并不見得比中東、北非移民通過地中海偷渡進入歐洲容易。外籍黑工要為之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因此喪命。實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外籍黑工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苦難故事,以及對南非這片土地感恩與擔憂的復雜感情。在外籍黑工看來,他們不是來南非制造族群沖突,而是試圖逃離國內(nèi)族群沖突;他們不是來南非搶占工作機會,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同時回饋當?shù)厣鐣痛龠M南非經(jīng)濟發(fā)展。

    由于高昂的房租和缺乏合法身份辦理租賃合同,外籍黑工很少在高檔白人社區(qū)居住。此外,基于安全等方面因素考慮,白人房東也大多選擇不將房子出租給外籍黑工。為此,外籍黑工更多地選擇在城市底層社區(qū)租房。許多南非底層民眾的重要收入來源,就是在社區(qū)周邊修建棚屋,然后將其出租給外籍黑工。然而,邊緣者的這種結(jié)合,并不必然等于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的群際接觸與良性互動,亦不能將此浪漫化為“彩虹之邦”大同理想的在地化。事實上,盡管生活在同一社區(qū),基于公民身份的區(qū)隔,這些外籍黑工大多過著與底層民眾互不相干的生活。例如,從語言使用情況來看,除雙方溝通時使用并不流利的英語外,底層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科薩語、祖魯語等南非當?shù)卣Z言,而外籍黑工則使用他們本國的土著語言。在居住空間上,外籍黑工主要生活在社區(qū)邊緣的棚戶中,并遠離社區(qū)公共生活。在宗教生活上,底層民眾主要信仰基督教,而索馬里、尼日利亞等國外籍黑工則多信仰伊斯蘭教。正是由于微觀生活世界中的諸多差異,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身份區(qū)隔日趨明顯,導致因公民身份所產(chǎn)生的“我們”與“他們”之間的社會排斥行為持續(xù)增加。

    持續(xù)發(fā)酵的排外心理,使得南非底層民眾不愿意學習和了解外來文化,不同情也不接納外籍黑工,并將其貼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搶飯碗者與犯罪者等標簽。許多底層民眾自認為是受害者,指責外籍黑工搶走了原本屬于他們的工作機會和女人,擠占了當?shù)毓⑨t(yī)院和公立學校資源,并使得本地黑人孩子的發(fā)展機會受限。在實地調(diào)研中,一些底層民眾強調(diào),這些外籍黑工不僅找當?shù)嘏⒆雠笥?,使她們懷孕,然后消失,而且還“毆打他們的老婆或女朋友,并通過打人的方式來彰顯他們作為男人的魅力,而這在我們看來是絕對不能容忍和饒恕的”。此外,在健康領(lǐng)域,底層民眾也存在著對外籍黑工的恐懼,認為他們帶來了艾滋病、肺結(jié)核等傳染性疾病,并使之在南非泛濫。

    本國民眾日益強化的排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過程。由于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排外傾向日趨明顯,少數(shù)外籍黑工在城市郊野灌木叢中占據(jù)了一塊營地,搭建棚屋。在這些被本國民眾“遺棄”的土地上搭建的棚屋,為外籍黑工提供了庇護所和生存家園,進而形成相對獨立的、基于國籍的外籍黑工社區(qū)。但這些社區(qū)涉及非法占地,因而經(jīng)常受到警察的驅(qū)逐和強制拆除,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外籍黑工與南非民眾及政府之間的不信任甚至是敵對狀態(tài)。

    在城市底層社區(qū),當?shù)孛癖娨仓饾u建構(gòu)起一種關(guān)于排外暴力的“合理化”解釋,認為將這些搶占公共資源和制造各種問題的外籍黑工趕出南非是必須的。雖然南非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不斷宣傳對外籍黑工的恐慌和排斥是非理性的,圍繞他們所引發(fā)的只是社會問題,而不是族群問題或宗教問題,但這并沒有阻止底層民眾的懷疑和排斥。與日俱增的矛盾與誤解使得南非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猶如一枚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底層社區(qū)的排外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

    (二)馬普社區(qū)的排外暴力沖突

    具體到馬普社區(qū),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社會互動并不多,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生活世界的彼此隔離。特別是在零售業(yè)等領(lǐng)域,本地商人與外籍黑工間存在著激烈競爭,并成為排外暴力的重要導火索。在馬普社區(qū),雖然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外籍商人,如來自中國福建福清地區(qū)的商人,39但矛盾與沖突主要發(fā)生在本地商人與索馬里商人之間。

    在南非城市中的大多數(shù)底層社區(qū),最多的商店是一種當?shù)靥赜械男⌒捅憷辏數(shù)厝朔Q之為“spaza shop”?!皊paza”是祖魯語,為“隱藏”之意。在種族隔離時期,黑人的公民權(quán)利被嚴格壓制,他們不被允許從事正規(guī)的商業(yè)活動。此外,白人政權(quán)還規(guī)定不能在黑人中銷售煙酒。為此,許多無業(yè)底層民眾選擇在城市底層社區(qū)隱蔽的棚戶中開設(shè)小型便利店。除銷售一些食品和日常必需品外,他們常常銷售私煙和私酒,便利店的利潤也主要來源于此。

    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犯罪問題十分猖獗,不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商戶都具備極強的防范意識。與南非本地商人的便利店一樣,索馬里人的便利店也大門緊鎖,顧客與店主之間的商業(yè)互動主要通過一個留著1 米以上高度,有鐵防護欄的窗戶進行交易。通過窗戶,顧客一般只能看到擺在貨架上的一些簡單貨物。顧客需要通過窗口向店主問詢他所需要的貨物,并通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購買商品。除商品交易過程中的簡單互動外,由于索馬里商人大多是穆斯林(馬普社區(qū)底層民眾大多信仰基督教或當?shù)貍鹘y(tǒng)薩滿教),有著與底層民眾不同的宗教、語言、文字,乃至飲食和生活習慣,因此一般底層民眾與這些索馬里商人之間很少有實質(zhì)性的社會交往。作為外來者,索馬里人非常團結(jié)和互助,并注重保持原有的宗教生活方式和社會秩序,這也加深了底層民眾與索馬里商人之間的隔閡和猜忌。

    在馬普社區(qū),本地商人大多單打獨干,他們一般從市鎮(zhèn)的超市進購食品(如面粉、食用油、糖)、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牙刷、清潔劑、洗衣粉)等,然后在社區(qū)零售。這些本地商人雖然大多也接受過教育,許多人還擁有高中文憑,但很少有人接受過專業(yè)的商業(yè)技能培訓或財務(wù)管理培訓,彼此之間也沒有形成固定的供銷渠道或商業(yè)聯(lián)盟。此外,這些當?shù)厣倘嘶径紱]有記賬的習慣,對于未來缺乏規(guī)劃,因此他們的盈利狀況普遍不太好。

    與南非本地黑人商販不擅經(jīng)營不同,因地處連接歐亞非的交通要道上,索馬里人素來有“精明而厚道的商人”之稱。得益于悠久經(jīng)商歷史的熏陶,許多索馬里難民到達南非安頓好后,便開始經(jīng)商。因受到移民政策的限制與當?shù)孛癖姷呐艛D,索馬里人不僅在居住方式上呈現(xiàn)出主動聚居的形態(tài),其生計方式也逐漸發(fā)展成一種聚合形態(tài)。相較于南非本地黑人商販的單打獨干,索馬里商人的成功得益于他們的集體行動。40他們通過集體批發(fā)的方式,從批發(fā)商或工廠那里獲得較低價格的商品。在馬普社區(qū),即便經(jīng)營同樣的商品,索馬里商人的便利店物美價廉,且商品種類較多。因此,底層民眾更多選擇來索馬里便利店。

    索馬里商人的成功使得原本競爭十分激烈的小商品市場進一步惡化。由于缺乏培訓、資金支持與相應(yīng)的財務(wù)知識,本地商人無法與索馬里商人展開競爭。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使得當?shù)厣倘思岛捱@些來自索馬里的商人,并質(zhì)疑為什么政府允許索馬里人在自己的社區(qū)內(nèi)做生意。他們開始散步謠言,將索馬里商人的成功建構(gòu)為“操弄巫術(shù)”的結(jié)果,并宣稱這些索馬里商人剛過來的時候還一無所有,沒過兩年就能在馬普社區(qū)開好幾家店鋪,甚至還買了小汽車。在南部非洲本身就流行巫毒娃娃(voodoo poppet)等巫文化,加之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醫(yī)療資源匱乏等原因,黑人小孩常常有夭折或其他意外死亡的情況,本地商人的謊言和煽動,成功地激發(fā)了許多底層民眾對索馬里商人的恐慌和仇恨,進而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排外暴力沖突。

    由于本地商人與索馬里商人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以及底層民眾不斷高漲的排外暴力情緒,馬普社區(qū)的排外事件早在2006 年8 月底已發(fā)生。受本地商人慫恿,一群無業(yè)青年攻擊了馬普社區(qū)的索馬里便利店。在這一過程中,超過200 名底層民眾參與了針對索馬里便利店的打砸搶燒活動,27家索馬里便利店被損毀或損壞,許多商品,包括面包、面粉、食用油與蔬菜等被搶走。大約35 名索馬里人被迫去周邊的警察局尋求庇護。在索馬里商人撤離馬普社區(qū)后,他們居住的棚戶也成為底層民眾打砸搶燒的目標,家中的床、爐具及其他家具也被搬走。41

    在南非爆發(fā)全面排外騷亂的2008 年5 月,與許多城市的底層社區(qū)一樣,馬普社區(qū)也未能幸免。在本地商販的煽動及無業(yè)青年的帶動下,民眾乘亂毆打并趕走了社區(qū)中的索馬里商人,洗劫了他們的店鋪,搶走了便利店里的商品。在排外暴力騷亂中,許多外籍黑工遭到毒打。除一名索馬里兒童因排外暴力死亡外,還有許多索馬里商人及來自其他國家的外籍黑工受傷入院。數(shù)千名居住在馬普社區(qū)的外籍黑工只能再次出逃,去地方政府設(shè)立的臨時緊急避難所,或者附近的教堂、市政廳、學校和警察局等公共場所避難。位于馬普社區(qū)邊上的西蒙鎮(zhèn)(Simon’s Town)的南非海軍基地的軍營也免費安置了大量逃難的外籍黑工。

    五、社區(qū)公共論壇與公民身份制度變遷

    公民身份制度在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墻,不僅阻礙兩者之間的群際接觸與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而且導致了身份差異與族群沖突,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排外暴力事件頻發(fā)。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排外暴力沒有化解之道。自2006年排外暴力事件首次出現(xiàn),過去的十多年間,馬普社區(qū)一直在積極尋找化解排外暴力的有效途徑。與大多數(shù)城市底層社區(qū)不同,面對排外暴力問題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zāi)難,馬普社區(qū)的精英致力于“推倒”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身份“高墻”,架起彼此之間對話協(xié)商的橋梁。在社區(qū)精英的協(xié)調(diào)組織下,以對話協(xié)商為主要手段的社區(qū)公共論壇開始在社區(qū)內(nèi)部發(fā)揮作用,馬普社區(qū)逐漸發(fā)展出化解排外暴力和促進外籍黑工社會融入的可能途徑。

    (一)社區(qū)公共論壇與排外暴力問題治理

    基于20 世紀50 年代的集團居住法案(Group Areas Act,該法案于1991 年廢除),開普敦被劃為“白人專屬區(qū)域”,工作和生活在該地區(qū)的黑人民眾被驅(qū)逐。隨著1986 年以來白人政權(quán)衰落和戶籍制度放開,大批黑人從貧窮的鄉(xiāng)下涌入大城市打工,類似馬普社區(qū)這樣的非正式定居點大量形成,進而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底層社區(qū)。由于黑人底層社區(qū)窮、稅收少,地方政府沒有穩(wěn)定的稅源設(shè)立警察局、42醫(yī)院等公共設(shè)施,政府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近年來不斷涌入的本國移民和外籍黑工對城市底層社區(qū)治理的沖擊,當?shù)氐讓由鐓^(qū)普遍處于一種“無政府狀態(tài)”。為此,在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治理過程中,社區(qū)精英的作用十分關(guān)鍵。

    與南非黑人農(nóng)村社區(qū)治理中的傳統(tǒng)領(lǐng)袖制度不同,43城市底層社區(qū)的精英構(gòu)成較為多元。除政黨基層活動人士、地方議員(local councillor,即社區(qū)代表)、牧師等有政府或宗教背景的人員外,社區(qū)精英通常還包括那些有著幫派背景的社區(qū)居民,他們一般年齡在40 歲左右,且經(jīng)濟條件較好。盡管這些有幫派背景的社區(qū)精英常常因涉黑而導致警民沖突,44組對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的城市底層社區(qū)而言,這些社區(qū)精英在社區(qū)治理中往往扮演著維護治安和扶危濟貧的重要角色,并承擔著沖突仲裁與人際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的功能,因此他們的社會威望往往也較高。此外,由于治理資源和治理能力有限,地方政府事實上默許這些有幫派背景的社區(qū)精英在城市底層社區(qū)治理中發(fā)揮作用。

    在南非的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以對話協(xié)商為手段的社區(qū)公共論壇是解決社區(qū)內(nèi)部問題的常用方式。45在2006 年排外暴力事件發(fā)生后,為防止排外事件演化成為影響社區(qū)發(fā)展的常規(guī)化問題,這些社區(qū)精英開始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案。他們組織小范圍的非正式公共論壇,召集社區(qū)中的本地商販與索馬里商販,共同對排外暴力問題進行協(xié)商,從而希望逐漸消除排外戾氣和化解排外暴力。2008 年排外暴力事件發(fā)生時,在地方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幫助下,社區(qū)精英還建立了一個正式的社區(qū)公共論壇,希望通過公開對話的方式,探討并尋求緩和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日益緊張關(guān)系的途徑。此外,由于公民身份本身是一個外來的、被白人政權(quán)強加的概念,且底層民眾長期以來是黑白二元公民身份制度的受害者,他們對于外籍黑工的生存困境及二元公民身份制度的惡果有著切身體驗,這也使得運用以對話協(xié)商為基礎(chǔ)的社區(qū)公共論壇來解決排外暴力沖突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

    在社區(qū)公共論壇的運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在于利益的分化和意見的不同,為此拉鋸狀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然而,這也正是社區(qū)公共論壇的魅力所在,即通過對話協(xié)商來解決社區(qū)居民共同面對的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彼此之間的仇恨和恐懼導致雙方溝通、和解的意愿極低,不僅本地商販不支持論壇的運作,就連索馬里商人也沒有參與的意愿,他們對社區(qū)公共論壇表示不理解和不相信。此外,在對待索馬里商人的態(tài)度上,底層民眾也不盡相同。本地商販認為,索馬里人在社區(qū)經(jīng)商加劇了他們的經(jīng)營困境,而且還使用“巫術(shù)”不當謀利,應(yīng)該將索馬里人驅(qū)趕出去。而在大部分底層民眾看來,索馬里商人為其提供了廉價商品和便捷服務(wù),本地商人應(yīng)該反思他們的經(jīng)營模式,提升經(jīng)營能力,而不是排擠索馬里商人。即使趕走了索馬里人,他們也不會去本地商人那里購買高價商品。

    雖然馬普社區(qū)公共論壇的規(guī)模并不是很大,但在排外暴亂硝煙彌漫的2008 年5 月,相比南非其他城市的底層社區(qū),馬普社區(qū)能夠更為積極地采取各種措施來應(yīng)對排外風暴給社區(qū)帶來的沖擊。這種成功也促使馬普社區(qū)進一步強化了羽翼未豐的社區(qū)公共論壇。而且,隨著2008年南非全國性排外暴力形勢的惡化,不僅索馬里商人,其他外籍黑工群體也開始意識到他們所面臨的危險,并主動要求加入到社區(qū)公共論壇的對話與協(xié)商過程中。為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源和增強論壇的公正性,政府官員、宗教組織代表及各種民間團體也都應(yīng)邀參與到社區(qū)公共論壇中,共同商談排外暴力沖突的解決途徑,馬普社區(qū)公共論壇的運作也漸入佳境。

    目前,馬普社區(qū)公共論壇已有超過40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行業(yè)與不同階層的社區(qū)代表,從而成為馬普社區(qū)主要的社區(qū)自治理組織之一。此外,由于制度化的對話協(xié)商機制的建構(gòu),社區(qū)公共論壇也成為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群際接觸和對話協(xié)商的重要平臺。

    在社區(qū)公共論壇運作的基礎(chǔ)上,社區(qū)精英還進一步通過各種實際行動來解決排外暴力問題。例如,社區(qū)精英通過車頂裝有擴音器的流動宣傳車,在大街小巷循環(huán)播放“在馬普社區(qū),我們不殺外國人”等類似話語,以及積極利用學校教育、媒體宣傳等方式,將社區(qū)反對排外的態(tài)度傳遞給正在外逃的外籍黑工。其次,社區(qū)精英還挨家挨戶上門疏導本地民眾的仇外心理,動員他們上繳并歸還偷搶物品,并與警方一起,甄別并抓捕殺害索馬里兒童的犯罪嫌疑人。此外,社區(qū)精英還通過公開發(fā)表道歉聲明等方式,呼吁在外避難的外籍黑工返回馬普社區(qū)。他們前往流離失所的外籍黑工臨時營地與避難所,承諾給那些身體與心理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的外國移民以廣泛的社會支持,并承諾為他們提供安全保障。在社區(qū)精英、宗教人士及警方的共同努力下,社區(qū)內(nèi)部的排外情緒逐漸平息,外籍黑工也逐漸返回馬普社區(qū)。

    在愈合排外暴力傷疤與促進社會團結(jié)的過程中,馬普社區(qū)通過社區(qū)公共論壇來應(yīng)對排外暴力問題的艱苦努力,得到了南非社會的認可。每年,南非著名的非政府組織——正義與和解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都要頒發(fā)年度和解獎(Reconciliation Award),旨在表彰那些為種族和解付出努力與作出貢獻的南非公民。在2008 年之前,該獎的獲得者主要是個人,如媒體人、歌手、諷刺作家、政治評論員和政治家。2008 年,該獎項第一次頒發(fā)給了一個組織,即馬普社區(qū),用來表彰該社區(qū)民眾在極端困難的生存環(huán)境中,還能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與外籍黑工和平共處與共同發(fā)展的社區(qū)環(huán)境。

    (二)公民身份制度變遷與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

    由于社區(qū)精英、底層民眾、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努力,在馬普社區(qū),社區(qū)公共論壇不僅使外籍黑工的基本居住權(quán)利得到尊重和保護,同時促進了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群際接觸,從而增進了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接納與融入,因公民身份差異所產(chǎn)生的族群裂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復,進而促進了社會團結(jié)。自2008年后,馬普社區(qū)再也沒有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排外暴力事件。馬普社區(qū)的成功經(jīng)驗也鼓舞了許多飽受排外暴力沖突困擾的城市底層社區(qū)。通過社區(qū)公共論壇來疏導排外情緒和應(yīng)對排外暴力沖突的模式,也開始在南非各地推廣和應(yīng)用。

    在移民問題與排外暴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一種超越特殊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宗教信仰的強大凝聚力和紐帶關(guān)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為此,在化解排外暴力的基礎(chǔ)上,馬普社區(qū)還希望通過一種更加包容性的公民身份制度,將處于邊緣弱勢群體的外籍黑工整合進社區(qū),使他們被底層民眾接受,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通過歧視與污名、隔離與恐懼、謊言與暴力等排斥性的公民身份制度運作,將外籍黑工排斥在社區(qū)公共生活外。

    在實踐過程中,以社區(qū)公共論壇為基礎(chǔ)的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的建構(gòu),不僅推動了外籍黑工逐漸融入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培育了外籍黑工在地化的歸屬感,也使得底層民眾認識到外籍黑工的生存困境并愿意接納他們,進而凝聚社區(qū)共同生活的向心力,實現(xiàn)社區(qū)團結(jié)的目標,促進了群際接觸與族群融合。在馬普社區(qū),以索馬里商人為代表的外籍黑工的聲音在對話協(xié)商過程中逐漸被傾聽、被考慮,不僅使得底層民眾接納了外籍黑工,同時也促進了外籍黑工社區(qū)意識的建構(gòu),從而實現(xiàn)社區(qū)融入與共同發(fā)展。

    隨著對話協(xié)商機制的制度化,社區(qū)公共論壇的運作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種族群關(guān)系:底層民眾普遍理解外籍黑工的生存困境和生活習慣,愿意接受外籍黑工成為社區(qū)中的一員,而不再僅僅是外來者和資源競爭者;其次,雙方之間的問題通過對話協(xié)商而不是暴力沖突的方式來解決,進而實現(xiàn)了以社區(qū)為基礎(chǔ)的包容性公民身份建構(gòu),使得底層民眾逐漸愿意接納而不是排斥外籍黑工。雖然公民身份制度在其實踐過程中造成了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之間的身份差異,有可能導致族群區(qū)隔與排外暴力,但在馬普社區(qū),公民身份制度也可能演繹出新的包容性和整合性的身份制度,從而發(fā)展出化解排外暴力的社會途徑。

    具體而言,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的關(guān)鍵,不僅僅在于賦予外籍黑工以合法居住及工作的權(quán)利,更為重要的是,要直面底層社區(qū)不同族群所遭受的社會不公正與不平等,促使這些不公正的因素能夠在公共論壇等公共空間中得到公開討論,使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弱勢族群能夠公開發(fā)表意見,促使他們的訴求能夠落實到社區(qū)或國家的政策實踐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公民身份制度的變革。換言之,以社區(qū)為基礎(chǔ)的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建構(gòu),不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公民身份資格的獲得過程,而是一個底層民眾與外籍黑工通過群際接觸而實現(xiàn)彼此接納與融入的社會過程。盡管底層民眾的生計生活異常困難,但他們能夠與外籍黑工共享社區(qū)的發(fā)展機會,從而為“彩虹之邦”的建構(gòu)與南非的包容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chǔ)。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的建構(gòu),并不必然意味著排外暴力的化解與族群共融的實現(xiàn),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排外暴力沖突也遠沒有結(jié)束。由于南非底層社區(qū)的公共資源極度缺乏,社區(qū)自治理能力有限,這種來自底層的社區(qū)公共論壇運作及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的建構(gòu)尚需要政府力量的積極介入與非政府組織的廣泛參與。

    雖然南非積極推動種族和解,并強化“彩虹之邦”的國族建設(shè),但南非畢竟是一個經(jīng)歷過嚴重種族隔離與族群撕裂的國家,歧視、區(qū)隔和偏見已深植于普通民眾的歷史記憶中。46近年來,隨著南非貧富差距加大與階層分化加劇,社會生活層面的歧視性態(tài)度與行為不斷顯現(xiàn)。令人不安的是,在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對于他者的區(qū)隔與排斥不僅指向沒有公民身份或國籍的外籍黑工,同時也可能指向那些“非我”族群。47這也意味著,如不加以疏導和治理,針對外國移民的排外暴力也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南非黑白種族沖突的新形式,甚至造成國家分裂與內(nèi)戰(zhàn)。48為此,面對境內(nèi)數(shù)量龐大的外籍黑工和仍然嚴峻的排外暴力問題,南非政府開始通過修訂移民法、加強出入境管理等方式,一方面加強對外籍黑工的管理和控制非法移民入境,另一方面也為在南非居住和生活的外籍黑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此外,在治理能力有限的背景下,南非政府還積極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希望通過增加公共服務(wù)的資金投入和拓寬外國移民入籍途徑等方式,推進公民身份制度變遷與促進外籍黑工的社會融入,進而實現(xiàn)排外暴力問題治理和族群關(guān)系和諧。

    六、結(jié)論與反思

    隨著全球化與跨國移民潮的興起,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的群際接觸和資源競爭不可避免,排外暴力也日漸演化為當代民族國家內(nèi)部族群關(guān)系問題的新形式。作為整合族群關(guān)系和促進社會團結(jié)的制度化工具,公民身份制度在全球化時代面臨道德尷尬和現(xiàn)實困境。面對日漸凸顯的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的族群關(guān)系問題,如何通過公民身份制度調(diào)整來促進兩者之間的群際接觸與良性互動,進而通過更加包容的公民身份制度框架來促進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成為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研究的重要議題。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通過對話與理解、交流與協(xié)商,就排外暴力問題的治理與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等問題達成共識,不僅符合“美人之美”與“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49也符合全球化時代族群關(guān)系問題治理的現(xiàn)實需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民身份制度的實踐蘊含了族群整合的條件,但關(guān)于傳統(tǒng)公民身份的討論幾乎都以民族國家的國籍為前提,這有可能加深而不是沖淡民族國家的界線,進而導致不同國家人民之間不平等的合法化。在一個承認族群權(quán)利差別的社會,公民身份制度既是族群關(guān)系不平等的產(chǎn)物,同時也在實踐中進一步固化了族群不平等,并有可能成為一種社會動員的手段與針對“非我”族群排外暴力的工具。雖然共識可以在族群交流與對話過程中達成,但如果這種對話與交流處于某一方的控制之下,那么,這種共識難以實現(xiàn),問題也難以得到最終解決。50換言之,由于身份關(guān)系的不平等,現(xiàn)有的公民身份制度難以為本國民眾和外國移民提供對話協(xié)商機制,因此難以化解排外暴力沖突和促進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

    無論在南非等發(fā)展中國家,還是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過程都是困難且漫長的。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制度體系及現(xiàn)有公民身份制度框架下,為促進全球化時代的外國移民問題的善治,需重視本國民眾與外國移民之間因公民身份差異所導致的族群沖突問題。與以往公民身份制度所造成的恐懼、仇恨、謊言與暴力等族群沖突問題有所不同,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的社區(qū)公共論壇運作及包容性公民身份制度建構(gòu),蘊含了對話、協(xié)商、理解與接納等族群整合因素,是全球化時代和諧族群關(guān)系建構(gòu)的一種有益探索。為此,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體系及既有的公民身份制度框架下,一方面需要對公民身份與族群沖突之間的社會關(guān)聯(lián)進行分析和反思,另一方面需要凸顯地方社區(qū)與普通民眾在跨國移民問題治理中的主體能動性,進而通過公民身份制度的持續(xù)調(diào)整來促進外國移民的社會融入和全球化時代的族群關(guān)系整合。

    注釋:

    ①Carol Adjai and Gabriella Lazaridis,“Migration,Xenophobia and New Racism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Studies,Vol.1,No.1(April 2013),pp.192-205.

    ②在死亡的62人中,有21名南非人,11名莫桑比克人,5 名津巴布韋人,3 名索馬里人,以及22 名不明國籍的外籍黑人。D.Everett,“‘Xenophobia’,State and Society in South Africa,2008-2010,”Politikon,Vol.28,No.1(March 2011),pp.7-36。

    ③Marion Ryan Sinclair,“‘I Know a Place that is Softer than this...’-Emerging Migrant Communities in South Africa,”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37,No.2(December 1999),p.466.

    ④Pumla Gqola,“Brutal Inheritances:Echoes,Negrophobia and Masculinist Violence,”in Shireen Hassim etc.(eds.),Go Home or Die Here:Violence,Xenophobia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ifference in South Africa,Johannesburg:Wits University Press,2008.

    ⑤Bronwyn Harris,“Xenophobia:A New Pathology for a New South Africa?”in D.Hook &G.Eagle(eds.),Psychopathology and Social Prejudice,Cape Town:University of Cape Town Press,2002,pp.169-184.

    ⑥參見David Matsinhe,“Africa’s Fear of itself:The Ideology of Makwerekwere in South Africa,”Third World Quarterly,Vol.32,No.2(March 2011),pp.295-313。

    ⑦主要指從南非東開普省貧窮鄉(xiāng)下來開普敦謀求生計的科薩族農(nóng)牧民。

    ⑧生活在南非城市底層社區(qū)中的外籍黑工大部分是沒有合法身份登記的非法移民或?qū)で蟊幼o者,身份資料不完備且流動性十分強,對其總數(shù)很難有一個準確的統(tǒng)計。

    ⑨Gordon W.Allport,The Nature of Prejudice,Reading,MA:Addison-Wesley,1954,p.537.

    ⑩Christina Steenkamp,“Xenophobia in South Africa:What does it Say about Trust?”The Round Table,Vol.98,No.403(July 2009),pp.439-447.

    11Bronwyn Harris,“Xenophobia:A New Pathology for a New South Africa?”in D.Hook &G.Eagle(eds.),Psychopathology and Social Prejudice,Cape Town:University of Cape Town Press,2002,pp.169-184.

    12 J.Crush,“The Perfect Storm:The Realities of Xenophobia in Contemporary South Africa,”Migration Policy Series 50(2008),pp.1-67.

    13J.Crush,“The Dark Side of Democracy:Migration,Xenophobia and Human Rights in South Africa,”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38,No.6(December 2001),pp.103-133.

    14郝亞明:《西方群際接觸理論研究及啟示》,載《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15 Human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HSRC),Citizenship,Violence and Xenophobia in South Africa:Perceptions from South African Communities,Pretoria:HSRC,2008;J.Misago,“Xenophobic Violence in South Africa:Reflections on Causal Factors and Implications,”Policy Studies Bulletin at CPS,Vol.10,No.3(August 2009),pp.3-8;A.Charman and L.Piper,“Xenophobia,Criminality and Violent Entrepreneurship:Violence Against Somali Shopkeepers in Delft South,Cape Town,South Africa,”South Af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Vol.43,No.3(October 2012),pp.81-105;楊立華:《南非的民主轉(zhuǎn)型與國家治理》,載《西亞非洲》2015年第4期。

    16在南非的底層社區(qū),中國商人與底層民眾的關(guān)系十分復雜。作為外國移民,盡管南非的中國人也存在打黑工及非法經(jīng)營等問題,但根據(jù)筆者的實地研究,由于南非中國人的經(jīng)濟狀況普遍較好等原因,底層民眾傾向于將中國人視為“商人”而不是“黑工”。

    17參見郝亞明:《西方群際接觸理論研究及啟示》;關(guān)凱:《社會競爭與族群建構(gòu):反思西方資源競爭理論》,載《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18參見湯葆青:《公民身份的歷史演變及其當代啟示》,載《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

    19[英]T·H·馬歇爾、安東尼·吉登斯等(著),郭忠華、劉訓練(編):《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頁。

    20 Keith Faulks,Citizenship,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p.132.

    21 Bryan Turner,“Contemporary Citizenship:Four Types,”Journal of Citizenship and Globalisation Studies,Vol.1,No.1(January 2017),pp.10-23.

    22[英]T·H·馬歇爾、安東尼·吉登斯等(著),郭忠華、劉訓練(編):《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第211頁。

    23 Brubaker Rogers,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1.

    24Lydia Morris,Dangerous Classes:The Underclass and Social Citizenship,New York:Routledge,1994.

    25參見[法]達波洛尼亞:《種族主義的邊界:身份認同、族群性與公民權(quán)》,鐘震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60—66頁。

    26 A.Morris,“‘Our Fellow Africans Make Our Lives Hell’:The Lives of Congolese and Nigerians Living in Johannesburg,”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21,No.6(June 1998),pp.1116-1136;M.R.Sinclair,“Community,Identity and Gender in Migrant Societies of Southern Africa:Emerging Epistemological Challenge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4,No.2(April 1998),pp.339-353;Christopher Isike and Efe Isike,“A Socio-cultural Analysis of African Immigration to South Africa,”Alternation,Vol.19,No.1(April 2012),pp.93-116.

    27Francis B.Nyamnjoh,Insiders and Outsiders:Citizen-ship and Xenophobia in Contemporary Southern Africa,London:Zed Books,2006.

    28參見孫紅旗:《南非白人政權(quán)的“分別發(fā)展”圖謀和“黑人家園”的設(shè)立》,載《史學集刊》2008年第6期。

    29參見楊立華:《新南非的包容性發(fā)展之路——非國大100周年紀念》,載《西亞非洲》2012年第1期。

    30Francis B.Nyamnjoh,“Racism,Ethnicity and the Media in Africa:Reflections Inspired by Studies of Xenophobia in Cameroon and South Africa,”Africa Spectrum,Vol.45,No.1(2010),pp.57-93.

    31Loren Landau(ed.),F(xiàn)orced Migrants in the New Johannesburg:Towards a Local Government Response,Johannesburg: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2004.

    32 參 見Yoon Jung Park,“White,Honorary White,or Non-White:Apartheid Era Constructions of Chinese,”Afro-Hispanic Review,Vol.27,No.1(January 2008),pp.123-138。

    33[南非]歐本·米熱庫、葛勇平:《南非難民保護制度研究——對難民地位、權(quán)利和義務(wù)的分析》,葛勇平譯,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春季卷。

    34J.Crush,“The Discourse and Dimensions of Irregularity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37,No.1(January 1999),p.126.

    35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出入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無法對經(jīng)林波波河非法入境南非的津巴布韋人進行精確統(tǒng)計。參見Tara Polzer,“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Responses to Zimbabwean Migration,”Southern African Migration Project,Policy Brief,No.22(2008),p.6。

    36Alan Morris &Antoine Bouillon(eds.),African Immigration to South African:Francophone Migration of the 1990s,Pretoria:Pretoria and IFAS,2001,pp.78-80,pp.122-140.

    37Josephine Azuka Onyido,“Impact of Xenophobia on Nigerian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Vol.6,No.8(August 2018),pp.72-87.

    38Aurelia Segatti etc.,“Nigerians in South Africa:Facts and Figures,”Migration Issue Brief 8(June 2012),http://www.migration.org.za/wp-content/uploads/2017/08/Nigerians-in-South-Africa-Facts-and-Figures.-Issue-Brief-8a.pdf.

    39在馬普社區(qū),至少有兩家福建商人開的商店。一家為超市,出售各種日用品,另外一家為箱包店,出售各種箱包。這兩家商店規(guī)模較大,占地50平方米左右,雇員在3人以上,且采取與黑人便利店不同的開放式購物方式。為此,當?shù)睾谌苏J為中國商販是批發(fā)商,而不是便利店店主(spaza keeper)。

    40M.Gophe,“Fierce Competition Blamed for Deadly Attacks,”Cape Argus,Sep 2,2006,p.7.

    41參考Africa Unite,Masiphumelele Small Business Survey:A Study for the Department of the Premier,Cape Town: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the Western Cape,2007,https://www.westerncape.gov.za/text/2009/2/masi_business_survey_report.pdf。

    42盡管馬普社區(qū)及周邊白人社區(qū)十多年來一直要求政府在馬普社區(qū)設(shè)立警察局,但受制于稅收及社區(qū)幫派暴力等原因,馬普社區(qū)一直沒有設(shè)立警察局。

    43參考馬正義:《酋長的回歸:傳統(tǒng)領(lǐng)袖的復興與南非民主的鞏固》,載《世界民族》2018 年第4期。

    442015年9月,在馬普社區(qū)有幫派背景的社區(qū)領(lǐng)袖涉案被抓,就曾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民眾抗議和長時間的警民沖突。相關(guān)新聞報道參考“Masiphumelele Leaders Call for Calm,”EWN News,https://ewn.co.za/2015/10/26/masiphumelele-leaders-call-for-calm,2019 年5 月2 日訪問;“Masiphumelele Residents Stand by Their Leader,”EWN News,https://ewn.co.za/2015/11/02/masiphumeleleresidents-standing-by-their-community-leader,2019 年5月2日訪問。

    45在非洲傳統(tǒng)社會內(nèi)部,存在著一種所謂“大樹下的民主”的原始民主制度,共同體成員圍大樹而坐,在樹蔭下對與切身利益攸關(guān)的社區(qū)事務(wù)進行對話協(xié)商,進而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這種原始的民主制度對當代南非社會治理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社區(qū)公共論壇可認為是這一制度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而不是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借鑒和移植。參見徐濟明:《非洲傳統(tǒng)文化與政治現(xiàn)代化》,載《西亞非洲》1996年第1期。

    46任國英、石騰飛:《后種族隔離時代的歷史記憶與轉(zhuǎn)型正義——基于開普敦大學“羅德斯必須倒下”事件的思考》,載《世界民族》2015年第6期。

    47Veronique Tadjo,“Constructing the‘Other’:Learning from the Ivorian Example,”in Shireen Hassim etc.(eds.),Go Home or Die Here:Violence,Xenophobia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ifference in South Africa,Johannesburg:Wits University Press,2008,p.236.

    48Christopher Isike&Efe Isike,“A Socio-Cultural Analysis of African Immigration to South Africa,”Alternation,Vol.19,No.1(January 2012),pp.93-116.

    49費孝通(著)、方李莉(編):《全球化與文化自覺——費孝通晚年文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30—44頁。

    50[英]齊格蒙特·鮑曼:《門口的陌生人》,姚偉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18頁。

    猜你喜歡
    外籍族群底層
    第十屆編輯委員會外籍編委簡介
    第十屆編輯委員會外籍編委簡介
    航天企業(yè)提升采購能力的底層邏輯
    第十屆編輯委員會外籍編委簡介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張福利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nèi)部的文化沖突
    新興族群的自白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漢德森 領(lǐng)跑年輕族群保健品市場
    高句麗族群共同體的早期演進
    回到現(xiàn)實底層與悲憫情懷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47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av一本久久久久|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www|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蜜桃在线观看..|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a级毛色黄片|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色综合色国产|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日韩伦理黄色片|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亚州av有码|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少妇丰满av| 亚洲av男天堂|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videossex国产| 成人无遮挡网站|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老熟女久久久|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免费看不卡的av| 亚洲色图av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wwww免费看| 有码 亚洲区|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 毛片基地|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高清av免费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h片|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成人二区视频|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av免费观看日本|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日本午夜av视频|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 男女边摸边吃奶| 欧美另类一区| 老司机影院成人|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91狼人影院|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少妇的逼好多水| av在线播放精品|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熟女电影av网| 日本午夜av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网色|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激情 狠狠 欧美|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a级毛色黄片|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黑人高潮一二区|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的逼水好多| 秋霞伦理黄片| 黄色日韩在线|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国产色婷婷99|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综合免费| 如何舔出高潮|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色综合色国产|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成年av动漫网址|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wwww免费看|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成人无遮挡网站|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在久久综合| 欧美bdsm另类|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丝袜喷水一区|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1000部很黄的大片| 老司机影院毛片|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bdsm另类| 亚洲国产色片|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51国产日韩欧美|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在线播放无遮挡|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高清av免费在线| 欧美3d第一页|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a 毛片基地|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久久久色成人|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高清av免费在线| 91精品国产九色|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州av有码|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欧美zozozo另类|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欧美bdsm另类|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香蕉精品网在线|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男人舔奶头视频| 中国国产av一级|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欧美另类一区|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午夜视频|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亚洲最大av|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老司机影院毛片| 久久午夜福利片|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久久6这里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熟女电影av网|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少妇 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av无毛| 91精品国产九色| 最黄视频免费看|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日韩中字成人| 亚洲图色成人| 色吧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青草|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日本午夜av视频| 成年av动漫网址|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 亚洲在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av在线蜜桃|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av福利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老熟女久久久|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丝袜脚勾引网站|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老司机影院成人|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中文字幕制服av|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亚洲国产色片|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三级国产精品片|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久久 成人 亚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老女人水多毛片|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91狼人影院|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天堂av无毛| av在线老鸭窝|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av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亚洲中文av在线|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日日啪夜夜爽|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欧美3d第一页| 日韩伦理黄色片|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麻豆av在线久日|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天堂8中文在线网| 黄色视频不卡|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香蕉丝袜av|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丝袜脚勾引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xxxhd国产人妻xxx| 久久av网站| 一本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久久热在线av|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bbb黄色大片|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