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芬,郁 晞
近十年上海市梅毒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維持在60%左右,2005年到2013年年均增長1.95%[1],2005—2015年,青浦區(qū)梅毒發(fā)病呈快速上升趨勢,由2005年的20.63/105增長到2015年的46.62/105,年均增長8.49%,高于全市平均增長水平,梅毒成為本區(qū)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防控工作亟待加強。女性性工作者(FSW)、男男性行為人群(MSM)、吸毒者(DUS)、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STD)、流動人口是感染、傳播梅毒的高危人群,為了解這五類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識知曉率, 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對目標人群開展調查。
FSW:轄區(qū)內各街鎮(zhèn)高危場所中從事商業(yè)性交易的女性,MSM:區(qū)疾控中心自愿咨詢檢測門診進行咨詢檢測的男男性行為人群,DUS:自強社管理的社區(qū)吸毒人員,STD:區(qū)中心醫(yī)院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流動人口:區(qū)內各街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體檢中心進行崗前體檢人員。
1.2.1 調查內容
FSW、DUS采用全覆蓋的方法,MSM、STD、流動人口:采用連續(xù)抽樣的方法。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采取面對面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梅毒相關知識、高危行為等。判斷和計算標準為:人群單項梅毒預防知識知曉率=答對人數/該類人群應答該題總人數×100%;人群梅毒預防知識知曉率=答對6題及以上人數/該類人群應答總人數×100%。
1.2.2 血清學調查
在知情同意原則下,對調查對象采集血清進行HIV抗體檢測和梅毒抗體檢測。HIV抗體檢測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或膠體金快速檢測法進行篩查,梅毒檢測使用TP檢測方法。
調查問卷采用統一的Epi Data數據庫錄入,并由SPSS 19.0進行整理分析,包括頻數分析、χ2檢驗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共調查了3,539人,其中FSW 1,060人、MSM 237人、DUS 642人、STD 800人、流動人口800人,FSW、DUS、STD、流動人口年齡均以26~45歲為主,占比處于59.00%與78.77%之間,MSM年齡以≤35歲為主,占73.00%,FSW、DUS、STD、流動人口已婚為主,MSM未婚居多,文化程度方面,FSW、DUS、流動人口以初中及以下為主,MSM以大專及以上為主,STD以初中及高中為主。見表1。
表1 五類人群基本情況 [n(%)]
調查8項梅毒預防知識,答對6題及以上為知曉。五類人群的總體梅毒防治知識知曉率為87.51%,各人群間梅毒防治知識知曉率有統計學差異,知曉率從高到低依次為FSW、MSM、DUS、STD、流動人口;不同人群單項梅毒預防知識知曉率均有差異。見表2。
高危性行為是指最近一年,五類人群發(fā)生過商業(yè)性行為或同性性行為等情況,高危性行為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FSW、STD、MSM、流動人口、DUS,每次性行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FSW、DUS、STD、MSM、流動人口。見表3。
梅毒及HIV陽性率從高到低依次為MSM、STD、DUS、FSW、流動人口,五類人群間梅毒及HIV陽性率均有統計學差異。見表4。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FSW梅毒知識知曉率最高為91.60%,與上海徐匯區(qū)[2]基本持平(89.83%),高于《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guī)劃(2010—2020)》(簡稱梅毒規(guī)劃)[3]中2015年達到90%的要求,但低于2020年達到95%的要求;其次為MSM人群,梅毒知曉率為88.60%,但低于梅毒規(guī)劃中2015年達到90%的要求;DUS及STD知曉率分別84.57%、79.12%,情況也不容樂觀,流動人口為75.75%,低于梅毒規(guī)劃中2015年達到80%的要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表2 五類人群梅毒知識知曉情況[n(%)]
表3 五類人群高危性行為情況[n(%)]
表4 五類人群梅毒和HIV感染情況 [n(%)]
FSW與MSM梅毒防治知識知曉率高于其它人群的原因可能與近年來在三小場所和MSM活動場所對他們開展的面對面連續(xù)干預工作相關。FSW雖從事商業(yè)性行為工作,但安全套使用率高,本次調查梅毒及HIV陽性率不高,處于五類人群的第四位。MSM人群雖然文化程度高、梅毒知識知曉率高,但由于其性行為的特殊性,同時普遍存在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現象,故本次調查中MSM人群梅毒及HIV陽性率最高,提示我們仍需要更多地關注這個群體,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有效干預,使其改變自己的高危行為,這將是對MSM人群開展干預工作的核心內容和評價標準。
吸毒人群存在共用注射器具、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為等高危行為,導致吸毒人群梅毒及HIV的感染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本次研究結果顯示,DUS梅毒陽性率為7.63%,HIV陽性率為0.78%,高于上海市虹口區(qū)[4],陽性率處于五類人群的第三位,因此,在提高吸毒人群防病知識和意識的同時,也應提高安全套正確使用率,減少相關高危性行為,從而減少性病的傳播。
性病門診是各種與性行為相關的高危人群相對集中的場所,經調查該人群梅毒知識知曉率低,高危性行為發(fā)生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及HIV陽性率僅次于MSM人群,處于五類人群的第二位,故監(jiān)測性病就診者的患病情況、性行為特征和梅毒預防知識的能力,可以反映高危人群感染和傳播梅毒與HIV的危險水平[5]。
本次研究在流動人口中發(fā)現了梅毒和HIV感染者,陽性率處于五類人群的第五位,證實梅毒、HIV已經通過FSW、MSM、DUS等高危人群,進一步傳入了千家萬戶。因此要積極開展梅毒主動檢測工作,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從根本上阻斷梅毒的傳播。
綜上所述,近年來針對各類高危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識宣傳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某些特殊群體如MSM,存在梅毒知識知曉率高,但未引起其意識改變,未轉化為行動,導致梅毒及HIV抗體陽性率高,提示今后的工作應更加關注這個群體,加大干預力度,同時可借助艾滋病宣傳教育的經驗和契機,廣泛開展梅毒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知識知曉率和行為形成率,有效控制梅毒和艾滋病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