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芝
在教學改革持續(xù)深化推進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繪本作為幼兒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重要資源,對于幼兒學習興趣與動力的培養(yǎng)、人生哲理的深入與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小班幼兒教學過程中,幫助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其體會到繪本閱讀的快樂,是每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基于此,本文將分析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培養(yǎng)方法,以期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議與思路。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一生受益。書籍是人們進步的階梯,教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幼兒多讀書、讀好書,可以豐富幼兒自身的知識儲備與積累,讓幼兒明白更多的道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除此以外,閱讀還可以增加幼兒的詞匯量,提升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和表述能力,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其自身的耐性及持久性較低,好玩和好動是他們的天性。當前,小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閱讀散漫、不專心等情況,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幼兒的閱讀熱情較低。
在小班幼兒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效率,教師采用了“教師講授、幼兒傾聽”的閱讀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但是幼兒卻喪失了自主閱讀、自主探索的機會,沒有發(fā)揮出繪本閱讀的真正價值。
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就像一根紐帶,像一顆催化劑,在潛移默化中將幼兒、教師及家長的心相互連接、相互融合。習慣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及幼兒家長長時間的合作與共同努力。為了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教師及幼兒家長要保持步調一致,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達成統(tǒng)一的教育意識,從而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細致地分析了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幾種措施。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谛“嘤變豪L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家長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以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閱讀的熱情和動力,讓幼兒感受閱讀繪本的樂趣,從而愛繪本上閱讀。教師和家長可以應用繪本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這一教學模式,激發(fā)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例如,在幼兒閱讀繪本《饑餓的毛毛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依據(jù)繪本的內容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首先,教師可以隨機點名一位幼兒,讓其根據(jù)自身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與認識扮演毛毛蟲,引導幼兒模仿毛毛蟲的行走方式、毛毛蟲吃東西的樣子等;然后,教師可以再隨機選擇一名幼兒扮演花蝴蝶,并在一旁對其進行合理指導,如花蝴蝶是通過什么飛行的、花蝴蝶喜歡吃什么東西等;最后,教師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對幼兒進行提問:“毛毛蟲與花蝴蝶有怎樣的關聯(lián)?”有的幼兒說:“毛毛蟲長大以后會變成花蝴蝶?!贝藭r,教師可以此回答作為切入點,繼續(xù)向幼兒提問:“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花蝴蝶的呢?”并借此問題引導幼兒閱讀繪本《饑餓的毛毛蟲》,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找出相關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熱情,還可以提高幼兒對于知識的探索欲望,讓幼兒能更加認真地投入繪本閱讀中。
在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尋找科學、合適的閱讀繪本是前提,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是基礎。在小班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和家長應根據(jù)幼兒的認知能力及幼兒的實際需求,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繪本。例如,教師和家長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在網上查找一些關于繪本的信息,從而幫助幼兒挑選合適的繪本。同時,教師和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幼兒掌握基礎的閱讀技巧與能力,如:在閱讀過程中,應該依據(jù)次序逐頁翻閱,由左到右、自上而下地閱讀;閱讀繪本不能過于追求速度,應該詳細完整地觀察繪本中每一幅圖畫的內容;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該及時向教師或者家長尋求幫助;等等。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小班幼兒更加高效地閱讀繪本,促使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班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和家長應扮演觀察者、指導者的角色,在一旁發(fā)揮引領和指導的作用,為幼兒提供自主閱讀的空間與平臺,這有利于提升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例如,在選擇繪本時,幼兒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幼兒自主選擇想要閱讀的繪本,以此鍛煉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除此以外,在幼兒展開繪本閱讀時,幼兒教師和家長還要改變以往“教師家長閱讀,幼兒在旁傾聽”的閱讀方式,鼓勵幼兒自主展開繪本閱讀。如教師和家長應該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給家長和教師講故事”。當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和家長不應直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引領幼兒細心梳理故事情節(jié),指導幼兒自主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和家長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指導幼兒閱讀繪本,讓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并積極回答問題。若幼兒回答得好,教師和家長應該及時給予幼兒鼓勵;若幼兒回答得不好,教師和家長應該在此基礎上及時對其進行糾正與指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小班幼兒養(yǎng)成不依賴教師與家長而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還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效率與質量。
堅持不懈是繪本閱讀的良好習慣之一。在培養(yǎng)小班幼兒繪本閱讀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應該依據(jù)自身及幼兒的時間計劃,設置一個固定的閱讀時間段,每天在這一時間段中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將繪本閱讀逐漸變成幼兒的一種日常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規(guī)定每天上午九點到九點半是繪本閱讀的時間,也可以規(guī)定每天午休后的半個小時是繪本閱讀的時間,這樣既可以使幼兒保持充沛的精力與體力,又提升幼兒的閱讀成效。家長可以將幼兒晚上臨睡覺前的半個小時作為繪本閱讀的固定時間,也可以將幼兒起床后的半個小時作為繪本閱讀的固定時間,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總而言之,不論選擇哪一個時間段,最為關鍵的是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只有這樣,幼兒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應該意識到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認識到現(xiàn)階段幼兒繪本閱讀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激發(fā)幼兒的閱讀動力,幫助幼兒掌握高效的閱讀方式,為幼兒設置固定的閱讀時間,讓幼兒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