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可,黃敏丹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現代工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因事故導致的創(chuàng)傷性損傷病例也呈逐漸增多的趨勢,尤其是手部外科損傷的發(fā)病率增長明顯。創(chuàng)面感染作為手足外科術后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一旦發(fā)生若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不僅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同時還會對患者的傷口愈合以及功能康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發(fā)生感染,誘發(fā)骨髓炎、菌血癥等疾病,不利于患者康復[1]。抗菌藥物作為臨床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首選方式,對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相關文獻顯示,臨床在應用抗菌藥物治療疾病時,因不合理用藥而導致患者死亡的占比較高,特別是圍術期的患者,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尤其突出[2]。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不僅會增加耐藥菌株,而且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手足外科傷口感染創(chuàng)面細菌分布及敏感性,以為臨床醫(yī)師選擇抗菌藥物治療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寧鄉(xiāng)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200 例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6 例(占63.00%),女74 例(占37.00%);年齡27~76 歲,平均(45.3±2.0)歲。同一患者分離出的相同藥敏菌株不重復計數。
1.2 方法 采集200例研究對象的創(chuàng)面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并采用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藥敏試驗;采集樣本前需告知患者需注意的事項。具體操作方法:(1)細菌培養(yǎng):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4 版中的要求分離培養(yǎng)菌株;采集的樣本立即接種于鄭州安圖血平板、假絲酵母菌顯示平板上,并在條件為35 ℃的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18~24 h;仔細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菌株純化,然后采用美國BD PHOENIX100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鑒定與藥敏試驗。(2)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2019年版)中的相關標準判斷藥敏試驗結果。(3)質控菌株:①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②銅綠假單胞菌ATCC 27853;③大腸埃希菌ATC25922;③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4)試驗中應用的基礎培養(yǎng)基、鑒定試劑均嚴格參照說明書完成所有的操作。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創(chuàng)面細菌分布情況。并統(tǒng)計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對創(chuàng)面細菌進行藥敏試驗后的敏感性。
2.1 創(chuàng)面細菌分布情況 200 例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共檢出200 株病原菌,占比最高的為革蘭陽性球菌,為52.00%(104/200),其次分別為革蘭陰性桿菌36.00%(72/200)、假絲酵母菌12.00%(24/200)。且革蘭陽性球菌中占比最高的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35.00%)、金黃色葡萄球菌(13.00%),革蘭陰性桿菌中占比最高的為銅綠假單胞菌(17.50%)、陰溝腸桿菌(7.00%)。見表1。
表1 200 例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創(chuàng)面感染細菌分布情況
2.2 革蘭陽性球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為明顯,敏感率分別為91.35%、91.35%、100.00%、100.00%;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氯霉素、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為明顯,敏感率分別為80.76%、100.00%、100.00%;腸球菌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為明顯,敏感率均為100.00%。見表2。
表2 革蘭陽性球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率分析(%)
2.3 革蘭陰性桿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銅綠假單胞菌、陰溝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均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最為明顯,敏感率均為100.00%。見表3。
表3 革蘭陰性桿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率分析(%)
傷口感染作為手術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同時也是影響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關鍵因素。對于手外科創(chuàng)傷手術患者,因指端的毛細血管比較小以及術后血液循環(huán)情況較差,即使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后,藥物濃度也達不到殺菌的濃度,所以患者的康復速度較緩慢、治療療程較長,這可能會為外部環(huán)境細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3]。當患者的傷口被感染后,如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控制感染,除了會延長傷口的愈合時間,甚至可能會導致感染蔓延,增加引發(fā)骨髓炎、菌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的風險,最終影響患者的康復。因此,臨床在治療疾病時為了預防患者的傷口感染,促使患者加快康復,經常采用抗菌藥物[4]。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抗菌藥物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隨意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等不合理情況,這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可能會增加耐藥菌感染的機會。因此,應確定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種類,以指導臨床醫(yī)師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保證患者安全用藥,有利于患者康復[5]。革蘭陽性球菌在臨床上屬于較常見的一類細菌,這類細菌可能會產生外毒素并導致疾病發(fā)生;當機體被革蘭陽性球菌感染后,機體抵抗力會下降,然后導致機體出現較頻繁的不適感;且隨著細菌的大量增殖,患者便可出現感染癥狀。革蘭陰性桿菌是引起人類發(fā)生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6]。本研究200 例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經細菌培養(yǎng)后,共檢出200 株病原菌,占比最高的為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對于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而言,臨床在應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應明確患者的感染細菌種類并及時進行細菌培養(yǎng),然后再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給予患者藥物,可有效保證治療效果。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是指不含有凝固酶的一類葡萄球菌,其作為革蘭陽性球菌中的常見病原菌之一,是人體皮膚以及黏膜上的正常菌群,但是患者的傷口長時間未進行消毒、清創(chuàng)、換藥或是換藥間隔時間過久,那么傷口周圍皮膚上的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則容易被致病菌侵入,從而引起感染[7]。故建議臨床在采集細菌標本之前,應該先對患者的傷口皮膚表面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后,取患者傷口最深部位分泌物作為標本,這不僅能防止患者正常皮膚被菌群污染,還能有效提高細菌培養(yǎng)的準確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通常寄生于人體的皮膚、鼻腔、咽喉、腸胃等部位,當人體內的胃腸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便可出現一系列不良癥狀,例如:(1)惡心嘔吐;(2)食欲下降;(3)消化不良;(4)腹痛腹脹;(5)腹瀉等。但由于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清創(chuàng)處理不當等因素,使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藥發(fā)生率不斷上升。腸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環(huán)境與人、動物消化道內,近年來因腸球菌引起的嚴重感染發(fā)生率、病死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再加上腸球菌的固有耐藥以及獲得性耐藥,使得諸多常用抗菌藥物在治療腸球菌感染時,均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革蘭陽性球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為明顯。銅綠假單胞菌作為革蘭陰性桿菌中的常見病原菌,它屬于假單胞菌中的一種,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對抗菌藥物具有自然抵抗力;同時該病原菌也是引起醫(y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陰溝腸桿菌廣泛生存于生活環(huán)境中,當機體免疫屏障受損、抵抗力變差、接受侵入手術等后,便容易被陰溝腸桿菌感染,此時患者可能會發(fā)生敗血癥、心內膜炎、泌尿道感染等[9]。大腸埃希菌作為人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其能抵抗腸道內各種微生物的攻擊,同時又能幫助合成維生素K2;但當機體被感染后,則容易使機體相應的部位或全身出現播散性感染,表現出腹部疼痛等癥狀[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革蘭陰性桿菌中的主要病原菌(銅綠假單胞菌、陰溝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均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的敏感性最為明顯。由此可看出,臨床在治療手足外科傷口患者時,應做到勤換藥、加強傷口護理;同時盡早、徹底進行創(chuàng)傷處理,減少患者傷口的暴露時間,這樣才能降低致病菌入侵概率,減少患者傷口創(chuàng)面被感染的風險。對于傷口創(chuàng)面已經被感染的患者,臨床在治療時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給予患者合理的抗菌藥物,減少耐藥性,這樣才能促使患者加快康復。
綜上所述,經細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手足外科傷口感染創(chuàng)面感染細菌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且經藥敏試驗分析后發(fā)現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偏低。因此,建議臨床上加強對手足外科傷口感染患者進行病原菌耐藥檢測,以指導患者正確應用抗菌藥物,保證患者安全用藥,這對加快患者康復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