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守夕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67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300)
青光眼是一種以眼內壓增高,視力持續(xù)降低、視野變小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理性病變,對眼球中的相關組織或相應的功能帶來一定的損傷,如果對該疾病不及時的進行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失明,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品質。該疾病在我國中醫(yī)領域歸屬“五風內障”的范疇,古代醫(yī)者使用針藥聯合的手段治療該疾病?,F在我國中醫(yī)學的迅速發(fā)展,中藥對于神經保護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證實,而針刺的效果異常明顯,并且操作簡單,十分經濟。因此本次實驗使用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60例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針刺治療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使用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60例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0名,54眼,其中男性患者11名,女性患者19名,年齡在34-76歲范圍間,平均為(55.2±2.1)歲,病程為0.5-4年,平均病程為(1.8±0.9)年;觀察組30名,52眼,其中男性患者12名,女性患者18名,年齡在35-76歲范圍間,平均為(54.3±1.9)歲,病程為0.4-3.7年,平均病程為(1.9±0.8)年,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該組病人使用常規(guī)的西藥進行治療,主要控制病人的眼壓。 觀察組:該組病人在對照度的基礎上使用中醫(yī)針刺進行治療,患者需要取坐位,使用75%酒精對其針刺皮膚進行消毒處理,之后使用無菌針灸針進行針刺,其穴位包括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太陽穴,兩側風池穴、合谷穴。其中前兩個穴位只留針不進行任何手法,其他的穴位手法均為平補平瀉,得氣則止,每次針刺后需留針半小時,每天進行1次,15天作為一個療程。
對診治前后兩組患者眼壓、平均光敏度、缺損情況進行測量、記錄,組間進行對比。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兩組眼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診治后兩組均優(yōu)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的眼壓(16.49±1.02)分數低于對照組(17.26±1.0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診治前后眼壓對比
在治療前,兩組平均光敏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診治后兩組均優(yōu)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的平均光敏度(17.61±1.61)分數高于對照組(16.29±1.5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診治前后平均光敏度比較
在治療前,兩組平均缺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診治后兩組均優(yōu)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的平均缺損(6.01±1.32)分數低于對照組(6.08±1.2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診治前后平均缺損比較
在臨床中對于青光眼的治療一般都使用的手術方式和藥物方式進行診治,其目的是對眼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這兩種手段并不能減少對視神經的損傷、病變的程度,此外還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治療不良反應,對病人今后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在中醫(yī)領域中,該疾病在我國中醫(yī)領域歸屬“五風內障”的范疇,古代醫(yī)者使用針藥聯合的手段治療該疾病,韋氏眼科在學習我國醫(yī)學前人的經驗的基礎上,主張將病證合參,倡導古為今用,使用針藥聯合的方法來治療視神經疾病,韋教授認為眼睛和經絡之間的聯系十分的密切,其中視神經就屬于中醫(yī)目系范疇,足厥陰肝經、足三陽經及手少陰心經的本經、支脈或別出之正經均相連于目系,因此使用針刺可以直接抵達這些經脈,從而對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起到治療的效果,并且針刺的效果異常明顯,并且操作簡單,十分經濟所以患有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疾病可以首先使用針刺的手法。
本研究顯示,診治前兩組病人的眼壓、平均光敏度、缺損等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治療后上述指標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兩組診治后上述三個指標均有很大程度改善,具有差異性。這一結論和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眼科曾診治的各類視神經疾病病人進行統(tǒng)計,診治主要使用中藥的同時使用時針刺手段,結果表明有效率達到62%,證明針刺診治視神經疾病效果十分的明顯。本文與該研究結果結論相符,通過對各大穴位進行針刺,可以起到疏通氣血、通絡明目的療效,這是西醫(yī)治療方法無法比擬的,并且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小,病人接受程度強。
綜上所述,對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病人使用中醫(yī)針灸療法進行診治,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眼壓情況,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