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紅
關鍵詞:機械技術;技術學校;合作學習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工業(yè)化進步的同時,無形中促進了機械化的生產,也因此,整個社會市場都愈加注重技術型人才的專業(yè)性。產學研一體化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方法,教師通過教學活動的靈活設計,將其運用在機械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給學生提供一定實踐機會,讓學生在機械教學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能力,有一定的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為國家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期的時代青年。
一、開展專業(yè)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理論知識
機械專業(yè)教學要著眼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由于受到課堂局限性,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長期處于“靜”的狀態(tài),學生的思維無法積極活躍起來,對書本的理論知識內容也無法構成一個清晰的邏輯,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偏低。比如在“螺旋轉動”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出課題,接著教師進入主題,出示圖片介紹普通螺旋轉動圖示并對其基礎知識進行講解:“普通螺旋轉動是由螺桿和螺母組成的簡單的螺旋副實現(xiàn)的轉動,從轉動到移動包括了移動方向的判定和移動距離的計算”接著教師出示構件,并進行運動演示,讓學生觀察運動原理和情況,并嘗試說一說其方法。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做出經(jīng)驗總結:運動發(fā)生在兩種構件的情況,即螺桿回轉螺母直線運動,螺目回轉,螺桿直線運動。接著教師讓學生帶著總結出來的兩種情況嘗試操作,看是否操作和結論一樣。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帶領學生學習,讓學生在觀察和實際操作中理解書本的知識內容。
二、設計教學趣味活動,增強課堂之間互動
隨著教學的改革,技校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融合應用。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剛接觸到的機械知識會產生一種好奇和新鮮感,但是隨著知識的深度與復雜度的增加,久而久之,部分學生便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不同來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整合經(jīng)驗設計出有效的教學趣味活動內容,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在其中,從而自主學習,主動的思考。比如在“刨削、插削、拉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講述過程中,教師將講述過程分為集體講述和小組講述。首先,給學生設立一個問題,即:“三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然后讓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教師帶著小組進行教學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對器具進行具體講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和觀察器具“現(xiàn)在所有學生帶著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仔細觀察一下他有什么不同?!痹谒袑W生都討論完畢后,教師詢問學生進行分享,能夠讓知識現(xiàn)實話,然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刨刀和插刀屬于單刃道具,結構比較簡單……”在活動中,通過器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技校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實際專業(yè)水平,為現(xiàn)代市場輸送高質量技術型人才,彌補這一階層的人才短缺。因此,技校不能等同于普高,需要同時抓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促進思想之間的交流,從而通過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活躍、動起來,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思考問題。 比如在“鍛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將內容分為兩節(jié)課來上,即第一節(jié)讓學生熟悉理論知識,知道正確的處理方法,由教師對鍛壓概念、金屬加熱條件等進行理論的知識講解,給學生講解一定的操作規(guī)范知識,以此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然后第二節(jié)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操,注重學生的經(jīng)驗的生活化,教師可以這樣進行組織:“上節(jié)課大家了解了鍛壓的一部分知識,今天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進行金屬加熱,請問哪位學生可以給我說一說他的操作過程呢”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舉手,表達想法,然后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小心的進行實操。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學習,從而在“教”和“做”的動靜交替活動課程中使課本知識得到變現(xiàn),幫助學生達到加強和鞏固知識的作用。
四、結語
在技術院校的教育中,強調了對學生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融合 “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理念和實操的結合,達到經(jīng)驗的提升和能力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馬洪勛.建構主義理論在技?!稒C械制造技術》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3):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