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欣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疼痛科,吉林 長春 130021)
在肩周炎的治療中,通過被動和主動的關節(jié)活動,可以直接拉動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使附著組織拉伸至松解,在輕微疼痛的情況下,可以切除肌腱、肌肉、筋膜等與肩關節(jié)粘連的軟組織,使之恢復正常移動功能。本研究觀察推拿療法治療肩周炎疼痛及功能受限的臨床療效。
選擇2018-2019年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肩周炎患者,共選擇了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其中男性患者是42例,女48例。將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對照組中,主要是使用基礎推拿的方式進行治療,在觀察組中,采用基礎推拿的方式并綜合按動療法。
1.2.1 按動療法:其中有局部按動和遠端按動兩種。(1)局部按動法主要是點按頸根穴,并且讓患者對側屈伸頸部。點按肩貞穴,然后將患者前臂握住,進行肩部后伸。醫(yī)者肘尖點進行患者肩峰下痛點的按壓,并且另一手將患者上臂握住,進行肩關節(jié)的外展內(nèi)收。對肱二頭肌的長頭腱處痛點進行按壓,同時醫(yī)生將患者前臂握住進行關節(jié)的前屈活動。(2)遠端按動法,采用中平穴點按的方式,促使患者的肩關節(jié)進行不同方向的活動。
1.2.2 基礎推拿手法:選擇肩關節(jié)周圍位置,選擇撥揉、拿揉、尺澤、肩貞、點按天宗和曲池等穴。(1)初期也就是疼痛期:讓患者患者保持仰臥位,醫(yī)者掌揉其肩前位置,進行重復3-5次,點按抬肩穴。選擇鎖骨下緣喙的突處位置,利用雙手從內(nèi)到外進行不斷的按壓運動,將重點放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以及術于喙肱韌帶位置,重復3-5次。讓患者保持側臥位,醫(yī)者在后方位置進行三角肌和肱二頭肌的按壓,重復3-5次。讓患者選擇俯臥位,并且醫(yī)者在一側選擇岡下肌、大圓肌和背闊肌進行拇指撥揉,重復3-5次。在之后,選擇肩髃、、天宗穴以及肩井和肩貞等等按壓。針對斜方肌進行拿揉,然后醫(yī)者讓虎口進行對稱,順著橈尺的神經(jīng)走不斷進行叩打,重復進行3-5次。(2)中后期 即為粘連期,前屈上舉受限:患者采取坐位,醫(yī)者在前邊,選擇肩關節(jié)前方痛點位置進行左手拇指的點按。并且選擇抬肩穴和尺澤穴進行點按。對于外展上舉的受限患者,選擇坐位,醫(yī)者在患者旁。選擇肩井位置到肩峰下滑囊位置進行撥揉,然后對三角肌進行按揉3-5次。對肩髃和曲池,以及合谷穴進行點按。內(nèi)旋摸脊限制患者需要采用側臥位,保持患肢的屈曲內(nèi)收,醫(yī)者在其后站立。針對患者大圓肌和小圓肌,醫(yī)者使用進行撥揉,重復3-5次。
指定1名醫(yī)師負責采集患者相關資料,經(jīng)培訓后分別在治療前、中(15d)、后(30d)進行肩關節(jié)功能及疼痛程度評定。(1)肩關節(jié)Constant功能評價量表:從疼痛、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肌力和關節(jié)局部形體等5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肩關節(jié)功能越好。(2)簡化McGill疼痛問卷:由11個感覺類和4個情感類疼痛描述詞以及現(xiàn)時疼痛強度(present pain pntensity, PPI)和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組成,全部描述詞均用0-3分表示“無”“輕”“中”“重”程度,總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兩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之后,各項評分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尤其是觀察組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所示。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 ±s,分)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VAS PPI Constant 簡化McGill感覺項 情感項觀察組 45治療前 79.88±11.68 4.20±0.69 42.83±0.69 24.35±5.50 8.20±2.79治療中 41.00±17.69 2.50±0.78 72.33±11.87 13.33±5.92 3.20±2.23治療后 15.25±12.86 1.08±0.92 92.13±8.99 4.40±4.22 0.78±1.19對照組 45治療前 78.03±13.05 4.15±0.62 45.03±8.63 24.82±2.19 7.76±1.52治療中 45.15±18.60 2.24±1.06 73.36±11.12 18.27±1.49 5.64±1.08治療后 26.52±19.98 1.55±1.03 83.76±9.62 6.33±1.32 1.76±0.75
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對于自身的健康問題越發(fā)重要,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民眾出現(xiàn)肩周炎的情況卻越來越多。對于肩周炎治療過程中應用按動療法,是將我國的中醫(yī)學和現(xiàn)代醫(yī)學充分結合形成的新型的手法系統(tǒng)。按動療法必須要醫(yī)者具有一定的手法,或者掌握手掌的技巧,在患者制定的位置處進行點按,常常是穴位,并且讓患者進行配合,從而能夠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該方式將按法和動法充分綜合,是動靜結合的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按動療法在安全性、患者配合度、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能兼顧緩解疼痛、促進功能恢復、緩解不良情緒三方面治療要點,能夠不適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肩周炎的治療,并且?guī)椭颊邷p輕他們的經(jīng)濟負擔。同時,使用按動療法治療方式過程中沒有創(chuàng)傷,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少,是治療肩周炎有效、安全、簡便的療法,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