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沐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迎來了自己的60歲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她在微博發(fā)文“感謝排球”,也感謝大家的祝福。她感慨地說:“我也沒想到從18歲入選中國女排,從1978年12月10日我在泰國曼谷度過在中國女排的第一個生日,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一直在一線,每天和排球在一起,能堅持這么久?!?/p>
之前,在參加央視的文化節(jié)目《朗讀者》時,她曾念過一段文字:“對于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渴望的人,渴望著征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專注于攫取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寬闊的事業(yè),更充分的經(jīng)驗。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預測的,強有力的?!?/p>
這像是她本人的寫照。
郎平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父親常帶她到體育館看比賽,她從此迷上排球,13歲還如愿進入了北京工人體育館的少年體校排球班。剛開始練排球時,她各項素質(zhì)較差,摸高不到3.05米,30公斤負重深蹲只能勉強做兩三下。不過,她不甘落后,嚴格訓練,第一年的冬訓彈跳就增加了12厘米。1976年,她進入北京市業(yè)余體校,同年入選北京市排球隊。1978年,18歲的她入選國家集訓隊。
在國家隊,郎平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質(zhì)樸,大家都很喜歡她。老隊員張蓉芳提起那時的郎平說:“(郎平)傻傻的,特別可憐又特別可愛,人特別瘦、特別高,臉特別窄,小孩似的沒發(fā)育開,頭發(fā)扎兩個刷子,翹在頭頂上,像立在天上一樣,顯得人更高了。”
當時,被譽為“東洋魔女”的日本女排稱霸世界女子排壇,中國女排擔負著“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使命,也借鑒了日本的“魔鬼訓練法”。在隊里,郎平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訓練時毫不惜力。她彈跳好,擊球點高,力道大,同時又會動腦筋,講究手腕和落球點的變化。教練袁偉民看好她,也下了大力氣培養(yǎng)她。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決賽,一開場,中國姑娘打出了氣勢,連贏兩局。然而背水一戰(zhàn)的日本隊愈戰(zhàn)愈勇,連扳兩局。中國姑娘絕不認輸,在第五局關(guān)鍵分上,郎平在四號位高高躍起,重重扣下,一錘定音。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
1982年女排世錦賽,郎平越來越有大將之風。戰(zhàn)勝古巴后,她寫日記總結(jié):“每個隊打中國隊都打得特別兇……我們的確處在層層包圍之中,想要進入決賽,奪取桂冠,只有一條出路: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皇帝,靠中國女排自己!”這一年,女排姑娘們完勝東道主秘魯隊,再次為國家奪得世界冠軍。
1985年,中國女排再次征戰(zhàn)世界杯時,25歲的郎平告訴自己:“我是全隊的核心。越在關(guān)鍵的時刻越要‘敢字當頭,哪怕輸在我手上也要拼?!蹦且荒?,站在冠軍領(lǐng)獎臺上,郎平內(nèi)心是輕松的,她感到自豪又安慰。她后來在日記里寫道:“希望我們女排的新一代能繼續(xù)站在這個臺階上?!?/p>
從1981年到1986年,中國女排奪得了“五連冠”。每一個奪冠之夜,天安門前都會聚集起人潮,人們像過節(jié)一樣高興,高聲呼喊:“中國萬歲!女排萬歲!”郎平“鐵榔頭”的名號聞名全國,她扣球的英姿也被印在了郵票上。在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鐵榔頭”的每一次扣球,都讓中國人興奮不已,力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會讓郎平“喘不過氣”,她覺得“打球不再是個人的事情、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屬于自己”。
1986年,郎平正式退役,她放棄了北京市體委副主任一職,選擇自費去美國讀書。這一舉動引發(fā)非議不斷,但她說:“我不能躺在冠軍的獎杯里,吃一輩子的老本。必須從零開始,開辟新路。”那時,她剛結(jié)婚,到美國后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她寄住在朋友家,最窮的時候,自己到超市買面包片夾著西紅柿、沙拉醬吃。1989年9月,她去意大利甲A排球俱樂部摩德納隊打主力,一度吃著止痛片帶傷上場。之后,她到八佰伴全明星隊任教,生活才慢慢好起來?;貞浤嵌螘r間的經(jīng)歷,郎平說:“如果沒有這些起落浮沉,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女排卻經(jīng)歷了一段低谷期,頻繁換帥仍不見起色,以至于在1994年的世錦賽上只拿了第八名?!爱敃r一聽中國女排拿了第八,我嚇一跳……”那段時間郎平在家里坐臥不安。昔日的教練袁偉民認為,女排缺少凝聚力,希望郎平回國執(zhí)教。當時回國執(zhí)教一個月只有500元人民幣,大家普遍認為她不會回來,但郎平收到電報,很快下了決心:“當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怎么能無動于衷呢?”
開始執(zhí)教中國女排后,郎平又玩命起來,“24小時都在上班”。她重新調(diào)整中國女排陣容,改變訓練方法,細摳每個技戰(zhàn)術(shù)。那段時間,她總是眉頭緊鎖,手中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女排姑娘們的各自特點和訓練情況。1998年的女排世界錦標賽,中國隊在小組賽中2∶3輸給韓國隊。當晚,郎平獨坐黑暗中,感到深深的挫?。骸拔彝蝗桓械揭魂嚭軣o助的孤獨,好像從山頂滾落到深深的峽谷,聳立四周的是懸崖,是峭壁,我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p>
郎平?jīng)]有放棄攀登,從1995年到1998年,她把低谷中的女排拉到了奧運會亞軍和世錦賽亞軍的高度,這一代女排被稱作“白銀一代”。然而,高強度的工作拖垮了郎平。由于大腦缺氧,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前后數(shù)次暈倒。執(zhí)教期間,她和家人的感情也出現(xiàn)了裂痕,她和丈夫白帆最終離婚。很多人說白帆不理解郎平,可郎平卻覺得虧欠了白帆。同樣虧欠的還有女兒,回國任教期間,因為時差,郎平每天都要等到深夜,才能通過國際長途給美國的女兒打電話。
為了照顧自己和家人,郎平在1999年初遞交了辭呈?;貧w家庭之后,她在女兒身上花費了更多心血,帶女兒去看姚明的比賽,和女兒一起打游戲。如今,白浪成長為一個開朗樂觀的女孩,從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后,進入某著名投資銀行擔任投資分析師。她和媽媽的關(guān)系也非常融洽,給媽媽做愛心早餐,陪媽媽參加比賽,擔任隊里的翻譯……
2005年,為了能與家人多一些相處的時間,郎平選擇出任美國國家隊主教練。在她的帶領(lǐng)下,美國女排迅速崛起,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3∶2戰(zhàn)勝中國隊。雖然郎平只是在履行職業(yè)教練的職責,但還是招致了很多罵聲。她心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這一切絲毫沒有影響她與中國女排的情感連接。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排球1/4決賽,中國女排輸給了日本女排,無緣獎牌,姑娘們當場落淚。當時郎平擔任解說,在接受采訪時也忍不住落淚:“我自己親自指揮還沒有這么緊張……”
為了穩(wěn)住女排的成績,體育總局換了三個主教練仍無力回天。在女排最困難的關(guān)頭,站出來的依然是郎平。身邊有人說這是塊“燙手山芋”,勸郎平不要去接?!盀楹尾唤?!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沒問題!”當然,促使郎平下決心回來的,還有上級給予她的承諾和信心。郎平要求必須保證她“對女排選人用人的話語權(quán)”,需要完全職業(yè)化的機制和環(huán)境。
2013年,郎平再次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在她的帶領(lǐng)下,女排姑娘們繼承了老女排的傳統(tǒng),狠練基本功。她們早上訓練三小時,下午訓練三小時,晚上還要加練,看錄像學習外國球員的技術(shù)。郎平給中國女排帶來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她推行“大國家隊”戰(zhàn)略,國家隊的大門向國內(nèi)所有女排運動員敞開,讓國家隊變成人才訓練基地。這樣,不僅讓更多女排隊員進入國家隊,為國出征,避免主力國手因疲勞產(chǎn)生傷病,還能增加內(nèi)部競爭。此外,她重視運動醫(yī)學、訓練規(guī)律,為國家隊配備強大的醫(yī)療后勤保障團隊,準確分析把握每個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shù)情況,分別制訂不同的訓練指標。
這些年,陪伴郎平最久的,是琳瑯滿目的各種藥瓶。她做過12次手術(shù),“脖子以下全是傷”。成為教練之后,郎平格外重視隊員的傷病情況。女排隊員丁霞的腿總是抽筋,郎平找訓練師對她的腿進行針對性訓練。朱婷是河南人,喜歡吃面食,郎平會叮囑她多吃蔬菜。郎平也有著人性化的帶隊方式,她平時鼓勵隊員展示個性,帶出來的女排姑娘們愛扎堆逛街,喜歡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生活,球隊氣氛輕松融洽,也很有凝聚力。女排隊員曾春蕾曾說過這樣的話:“郎導真的像媽媽一樣愛著我們?!?/p>
郎平還對當代女排精神進行了定義。2018年世錦賽,中國女排苦戰(zhàn)不敵意大利,無緣決賽,大家極度沮喪,郎平說:“打起精神來,不能奏國歌了,我們要把國旗升起來。”意思是,就算爭不了第一名,也要爭第三名。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姑娘遭遇巴西隊,先失第一局。郎平將女排隊員叫到身邊,告訴她們:“即使是輸,也不能讓對手輕松得到一分!” 接下來,女排姑娘們力克巴西,戰(zhàn)勝荷蘭、塞爾維亞,時隔12年再度奪得金牌。在接受采訪時,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p>
如今,郎平考慮更多的是能為中國女排留下點什么。正如她寫的:“我們終將老去,中國女排永遠年輕?!?郎平的人生,伴隨著當代中國復興的集體記憶。改革開放初期,她奮力扣殺,與中國女排一起拿下“五連冠”。中國國力漸強時,她又轉(zhuǎn)型做教練,帶領(lǐng)中國女排重回巔峰。她在人生岔路口選擇激流勇退,也曾在異國他鄉(xiāng)重塑自我,重新歸來的她,帶給中國女排征服世界的新力量,注定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