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杰
摘要:德育教育課程的不斷深化改革,使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階段,學生的各種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正在逐步成型。教師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接觸最為密切的人,是學生重要的引路人,教師就要做好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工作,全面有效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好高素質人才的持續(xù)輸出。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此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踐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內容。本文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進行簡要的梳理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應用
引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段話充分體現(xiàn)出對學生思想品德與法律觀念的培養(yǎng)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積極引導,保證學生時刻處在一個正能量的氛圍之中。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路人,在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應對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實際生活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靈活的應用到自身的教學之中,使得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并應用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祖國更好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生活化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在課堂上對生活實例以及生活場景等進行合理的引用與創(chuàng)設,從而將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減少學生與課程學習內容的距離感,使得學生深切的意識到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對自身日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因此全身心的投入到課程學習之中,從而幫助學生實現(xiàn)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智與思想都為到達成熟的標準,從而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使得教學工作很難順利開展。因此教師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生活化教學有效引用到自身的教學模式之中,通過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對身邊發(fā)生的具體案例以及當下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分析,并闡述自身的觀點,從而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將學生的課堂積極參與率有效提升,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應著重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案例,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全面的探索發(fā)掘,并結合青年學生表達強烈愿望的特點,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形式,討論和交流他們在課堂生活中看到或經(jīng)歷的特殊情況。例如,在對“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一課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日常生活中與家人、老師或學生朋友相處的情況,與學生合作“演繹”展示,通過討論,學習禮儀溝通要求,優(yōu)化演繹案例情境。教師還應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評價和總結學生的提問與討論的結果,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收集、選擇和解釋案例,可以將課堂互動和興趣全面增加,激發(fā)同齡學生之間的共鳴,并對學生的歸納能力全面提升。
(二)強化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師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時,不僅要注意對教科書知識的講解,還要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踐和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知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在實踐中,教師應進一步加強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全面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法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當?shù)氐那嗌倌攴缸锇讣榻B到課堂上,讓學生分析這些案件,并思考為什么本應好好學習的青少年會走上犯罪之路?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小組里互相交流和分享他們的觀點。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及時評估學生的表現(xiàn),并結合學生的討論調整教學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中新鮮的案例,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什么是“不能違法”。只要他們有違法犯罪行為,就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真正學習和遵守法律。
(三)設置生活化作業(yè)
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首先由于課堂時間比較短暫,導致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完全的掌握與吸收,其次由于初中生的課程學習任務相對較重,從而很容易在課后將所學知識內容遺忘,因此為了鞏固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教師應該合理的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結合所學課程特點以及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性、實踐性較強的家庭作業(yè),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生活實踐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促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做到知識內化。例如在老師講解了“合理使用網(wǎng)絡”的知識后,老師可以為學生安排這樣的作業(yè):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組學生將采訪不同年級以及不同班級的學生。小記者問大家會用網(wǎng)絡做什么?每天上網(wǎng)需要多長時間?如何查看網(wǎng)絡?采訪結束后,每組學生需要寫一份采訪報告,并寫出自己的采訪感受。通過本次作業(yè)設置,學生不僅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而且在訪談中真正理解了合理使用網(wǎng)絡的意義,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學生擁有好的德行品質比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更加的重要?;诖司托枰處煂ψ陨淼慕虒W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有效的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其中,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有效的完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為國家的長久發(fā)展做出自身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愛紅.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2021(45):122.
[2]潘宜堅.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6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