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肖,邊立立,董玉明,李 娟,劉丹丹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yī)院 月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北京 100045)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高血壓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趨勢[1],目前已成為影響中國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2]。規(guī)律的口服藥物治療是控制血壓的有效方法,血壓控制良好可有效減少靶器官損害,減少病死率。隨著中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高血壓患者下沉到基層醫(yī)療機構進行隨訪管理。2017年、2018年國家及北京市衛(wèi)健委相繼出臺《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做實做好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wèi)辦基層函〔2017〕1130號)和《北京市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做好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提升了基層高血壓防治意識,規(guī)范了防治工作。調查基層醫(yī)療機構高血壓患者用藥情況能夠幫助了解目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基層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管理方案,更好地為中國的慢性病患者服務,獲得更好的遠期干預效果。本研究以月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用藥情況的調查,了解目前月壇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中存在的問題。
隨機抽取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月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及各站就診高血壓患者504例,其中男性203例,女性301例。納入標準: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自愿完成調查。排除標準: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或因其他嚴重疾病不能完成調查者;嚴重聽力障礙不能配合完成調查者;因危急重癥需立即轉診者;不愿完成調查的患者。本研究經(jīng)首都醫(yī)科大學復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批號:2018FXHEC-KSKY009),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通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了解高血壓患者的一般情況、高血壓病程、用藥情況等信息。
診室血壓測量:診室血壓測量采取水銀柱血壓計完成,血壓結果為患者就診時的隨機血壓。根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3]中高血壓診斷標準為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本研究以收縮壓<140 mmHg且舒張壓<90 mmHg作為診室血壓達標的標準。
本研究隨機調查高血壓就診患者共504例,平均年齡(67.1±10.0)歲,最小年齡38歲,最高年齡92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62年。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的患者最多,占75.4%,其次為糖尿病,占36.7%(表1)。
此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診室血壓(臺式水銀血壓計)的達標率為62.3%(314/504例)。
表1 高血壓患者一般情況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規(guī)律用藥率為96%,服用1種降壓藥和聯(lián)合應用2種降壓藥的比例最高,分別為40.3%和39.1%。服用3種降壓藥的患者中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 ARB)(A)+β受體阻滯劑(beta blocker)(B)+鈣離子拮抗劑(calcium antagonist, CCB)(C)組合比例最高,占54.8%(34/62)。其次是A+C+利尿劑(diuretic)(D)組合,占29.0%(28/62)。服用2種降壓藥的組合當中以A +C組合最多,占46.2%(91/197),其次為B+C占31.5%(62/197),而A +D組合比例較低,占9.6%(19/197)。單藥治療以CCB類最多,占63.5%(129/203),其次為ACEI/ARB類,占26.6%(54/203),單藥治療以利尿劑所占比例最低,占1.0%(2/203)。全部治療方案中,包含利尿劑的患者占13.3%(67/504)。
表2 高血壓患者用藥情況Table 2 Medication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收集到受測者一年內空腹血糖及血脂檢查結果411例,占81.5%,其中將近40%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圍,血脂控制達標率亦低于60%,心率控制情況欠滿意。結果詳見表3。
表3 高血壓患者血糖、血脂、心率情況Table 3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heart rate of
中國高血壓患者中鹽敏感者占50%~60%,對于此類人群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為治療首選,鹽攝入>12 g/d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考慮優(yōu)先使用低至中劑量的噻嗪類利尿劑[4]。因此利尿劑應作為中國高血壓患者的主要降壓藥物選擇之一。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月壇社區(qū)高血壓治療方案中包含利尿劑的患者僅占13.3%,尤其是在單藥治療和兩藥聯(lián)合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應用較少,單藥治療的患者中單純使用利尿劑者僅占1.0%(2/203),服用2種降壓藥物的患者中使用利尿劑組合比例較低,僅占9.7%(19/195)。與其他降壓藥物相比,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存在低血鉀風險,鑒于社區(qū)就診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臨床醫(yī)生在選擇降壓藥物時多傾向于避免使用此類藥物以規(guī)避風險。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區(qū)醫(yī)生在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應重視及合理使用利尿劑,尤其是對于攝鹽過多、存在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血壓控制欠佳的患者。利尿劑在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合理地使用利尿劑對于血壓達標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鈣離子拮抗劑無論是在單藥治療還是多藥聯(lián)合降壓治療中都是月壇社區(qū)應用最多的降壓藥種類,75.0%(378/504)與此前北京市東城區(qū)的調查結果[5]一致??紤]其原因是社區(qū)就診的高血壓患者以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居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60歲老年人占80.1%,鈣離子拮抗劑較適合老年人。鈣離子拮抗劑因其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6],也更容易讓患者及醫(yī)生接受。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月壇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聯(lián)合用藥率達59.7%,用藥組合情況較為合理,符合指南推薦[6]。
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的規(guī)律用藥率較2016年東城區(qū)的調查結果高,考慮原因如下:其一,得益于近年來政府及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大力開展高血壓防治知識的健康宣教,高血壓患者對于規(guī)律用藥的重視程度增高;其二,與樣本的選取有關,2016年東城區(qū)調查樣本為社區(qū)老年人,其中可能包括長期不就診或非本人就診者,而本次調查對象均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就診患者,至醫(yī)療機構就診取藥可受到更多醫(y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及指導,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依從性,從而提高規(guī)律用藥率。定期監(jiān)測血壓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篩查、病情及療效評估,也可通過了解血壓水平變化,向患者解釋規(guī)律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北京市社區(qū)醫(yī)院能夠提供免費、方便的血壓測量服務,希望加強監(jiān)測血壓重要性的健康宣教,提高居民和患者對血壓控制的重視程度,達到提升用藥依從性的目的。
此次調查結果提示高血壓患者中伴有糖脂代謝異常者比例較高,高血壓患者心率控制亦欠滿意。因此在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過程中應采用個性化藥物治療方案,除積極控制血壓達標外,還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血糖、血脂、心率、并發(fā)疾病、靶器官損傷等情況進行綜合干預,以達到綜合達標,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預期壽命。
因考慮ACEI和ARB類降壓藥物在作用機制方面存在的相似之處,未單獨進行統(tǒng)計,本次研究未對單片復方制劑的服用情況進行調查,今后將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查研究社區(qū)高血壓用藥方面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此外將進一步調查本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鹽攝入情況,為全科醫(yī)生開展高血壓患者管理進一步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