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興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班主任既是管理者,又是班級發(fā)展的領導者,在監(jiān)督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班主任應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此為基礎,制定學習規(guī)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自我管理的基礎上,實施小組互助學習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數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小學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班主任的引導和管理密切相關。在新課標下,班主任必須重視小學數學教育的管理。
【關鍵詞】小學數學;班主任;教學管理
在小學階段,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各種知識的探索欲望也非常強。在此階段,通過有效的教育管理,學生可以嘗到成功的喜悅。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要注重數學教育活動的發(fā)展,讓學生參與管理數學教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數學學習質量,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1.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
1.1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仍然有許多教師還在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問題是教師單方知識的輸出,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滿堂灌”的指導模式,不注重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很難專心聽課,學生也難以理解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長期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會喪失學習興趣,數學成績逐漸下降,使得教學目標也難以完成。
1.2數學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在學生的印象中,數學就是許多的數字和公式組成,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毫無幫助。再者,數學不能像中文那樣讓人聽,對小學生也沒有吸引力,所以數學課堂氣氛不高。在小學數學教師中,作為對學生知識的輸入者和引導者,如果不能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對數學課堂教師來說是很困難的,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會更難。這就迫切需要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氣氛,以吸引了小學生的目光,從而建立高效的數學課堂。
2.加強教學管理的具體策略
2.1創(chuàng)造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
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時間是上課時45分鐘,這部分時間主要是讓教師把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在課堂上可以學到什么。然而,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其帶來的教學效果并不相同??菰锓ξ兜恼n堂氣氛,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容易產生無聊的情緒,無法在課堂上很好地吸收數學知識,數學教學質量也無法提高。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1]。
例如,在課程“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先用大約30分鐘,然后介紹混合運算,一般是用加、減、乘、除的結合,通過講解一些例題,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口算比賽。這就是說,學生們不需要用紙和筆進行計算,而是要用口算。當題目出來時,學生們就可以站起來說答案,回答錯了也沒關系,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數學課堂的氣氛將變得輕松、活躍,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愉快的氛圍可以消除學生的焦慮,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此基礎上,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
2.2建立數學學習小組
眾所周知,每個組織,都有不同的組織結構。類似地,在一個30或40人的班級中,除了老師的領導外,還需要更多的組織者幫助老師共同進行教學管理。老師要在班級中建立數學學習小組,選擇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參與其中,幫助教師共同管理班級,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上進,使得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好地成長[2]。
舉例來說,開學一段時間后,教師就能清楚地了解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并能顯示學生的學習成績水平。當前,班主任必須采取措施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通過分配座位,將學習成績較好的和學習困難的學生相匹配,組成若干小規(guī)模的互助小組。就數學而言,學困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時會尋求有效的幫助,從而形成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學習環(huán)境。另外,班主任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建立多人的數學學習交流會,在此期間學生可以自由活動,在面對不熟悉的知識時,可以向成績較好的學生尋求幫助,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隨之提升,這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2.3建立班級獎懲制度
在小學階段,學生很難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就難以理解課堂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必須提高學生的規(guī)章意識,讓生理解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形成學生正確理解三觀的根本保證[3]。除具體的課堂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外,小學班主任還必須利用數學課堂和數學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獎懲,通過獎懲機制,限制或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激勵。從學生的學習愿望出發(fā),學生可以培養(yǎng)識別正確與錯誤的能力。
例如,在“認識方程”的課程中,教師解釋方程式的概念,讓學生理解什么是方程。與此同時,為了解決問題,應該從什么角度來討論方程,給學生做了例子。課后,老師安排相關的練習作為學生的作業(yè),讓學生在下節(jié)課之前上交作業(yè)。最終,老師注意到有沒有交作業(yè)的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詢問學生的情況。為了讓學生認真對待作業(yè)的完成,將學生本周的打卡分數中扣除5分,這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懶人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的,人人都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作業(yè)沒有完成就應受處罰,每一位學生都必須遵守這一原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學習情況,適時給予各種有趣的指導,及時肯定和贊揚學生,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信心,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晨.小學班主任加強數學教學管理的措施[J].家長,2020(31):70-71.
[2]田新明.小學數學班主任如何加強教學管理[J].讀寫算,2020(2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