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青春有顏色,那校服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作為讀書期間穿著概率最高的服裝,校服不僅是一所學校的名片,展現(xiàn)著它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zhì),還承載著莘莘學子的青春記憶,記載著那些年的青蔥往事。
但,不知從何時起,校服開始與“不好看”畫上了等號:鐵打的“運動裝”,流水的搭配色。上學時縱然萬般抵觸,卻也“反抗”無效。曾有人戲謔地評價:我們的校服大都“老氣橫秋”,缺乏青春色彩和活力,男孩穿了像“采礦工人”,女孩穿了像“紡織女工”。
騰訊發(fā)起過一項“你喜歡運動式校服嗎”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3.26%的人選擇了“不喜歡”,11%的人認為尺碼單一不合身,14%的人表示校服分不出性別。
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也有同學曾經(jīng)在校服“創(chuàng)作”上絞盡腦汁,悄悄改了它的模樣。有些同學發(fā)揮繪畫技能,在校服上描繪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漫形象,比如名偵探柯南和奧特曼;有些同學“量體裁衣”,將校服的腰身和褲子改小,這樣一來,原本又肥又大的校服就變得非常合身;有些同學將校服當成畢業(yè)簽名冊,讓朋友們將名字和留言簽在校服上,校服轉(zhuǎn)眼就成了一件珍貴的紀念品。雖然這些“改裝”的經(jīng)歷,看似“調(diào)皮搗蛋”,卻也顯示出同學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造力。
在一份《關于中學生對校服看法的調(diào)查報告》中,有61%的學生都表示自己“修改過校服”,其中接近一半的同學是為了“追求個性”。可見,在這越來越紛繁美麗的世界中,同學們對更美觀的校服也充滿期待。
校服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肩負著實用功能與美育的雙重任務,它應該是美感與規(guī)矩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本期我們和巴川量子中學一同發(fā)起了“你心目中的校服”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希望同學們運用自己的審美力、選擇力、表達力,通過手中的畫筆,展示心中理想校服的模樣。
關于校服,我們一起聊聊
本期,我們?nèi)サ桨痛孔又袑W,跟同學們聊了聊關于校服的二三事。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校服?在他們眼里,設計校服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如果有機會自己設計校服,他們會加入哪些元素?
快來看看他們的回答跟你的觀點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吧!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Q:你喜歡怎樣的校服?
我個人更喜歡潮流型的校服,因為我認為在當代中學生的理念中,美占據(jù)了很大的部分。
所以如果設計師能夠更加關注時裝周,結(jié)合時尚潮流熱點來設計校服,就能創(chuàng)造出既滿足同學們的著裝要求,又能達到同學們的審美需求的校服。我們學校是打開圍墻的學校,如果能讓大家愛上穿校服,把校服穿出去,又把新的潮流引進來,肯定也是一種很好的為學校宣傳的方式。
余彥橦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6班
Q:你認為中學生的校服應該體現(xiàn)哪些特征?
拿我喜歡的運動型校服舉例,它就彰顯了我們的青春活力,帶給人陽光的感覺。而且運動型的校服上體育課時也很方便,舒適的校服可以讓我們更快地適應運動節(jié)奏,去練習體育項目。
舒子珊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4班
Q:你認為設計一款校服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我覺得設計靈感、款式繪制、打樣,還有面料的選用以及色彩的搭配都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設計中的小巧思。比如我們校服搭配的“小斑領結(jié)”就有兩層含義,一是“小班”的諧音,代表著人數(shù)少的小班教學;二是斑馬身上的每一道條紋都是不同的,代表學校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
朱羿竹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4班
Q:你希望校服是功能性強還是美觀性強?
我覺得兩者都比較重要,因為校服是同學們在校的統(tǒng)一著裝,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穿著校服,所以我覺得面料的舒適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美觀度也很重要,一些比較新穎的設計會讓同學們發(fā)散思維,鍛煉大家的想象力,所以我覺得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周雪依菲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1班
Q:你覺得校服能為學校起到宣傳作用嗎?
當然,好的校服可以宣傳學校的特色、文化,還可以展現(xiàn)出學生的精神風貌。比如我們學校的校服就充滿活力、生機,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校服也可以體現(xiàn)我們學校的校訓“思無涯,行有矩”。雖然我們的思維可以天馬行空,但是當我們穿上校服時,會不由自主地注意自己的儀態(tài),變得文雅,要“行有矩”。
周雨晗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8班
Q:如果給你自主設計校服的機會,你希望校服是什么樣的?
我會希望可以把一些傳統(tǒng)元素融入到校服中去。這樣,當我們向外展示校服時,不光可以展示學校理性化的一面,還可以展示出學校的文化底蘊。我們學校是非常個性化、多元化的,初中還開設了詩詞選修的課程,為大家提供接觸傳統(tǒng)文化、積累知識的平臺。
陳梓歐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6班
我設計校服的話,會往大膽的方向去構(gòu)想。我們學校的校訓是“思無涯,行有矩”,鼓勵著大家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但在此基礎上,也要有一些現(xiàn)實的考慮,比如說某地域某季節(jié)該穿什么衣服,這樣設計出來的校服才是有靈魂的,才能被大家喜歡。
胡延沛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10班
tips 調(diào)查方法知多少
打開群聊,突然收到一個紅包,附帶一個問卷調(diào)查鏈接,發(fā)紅包的同學在群里大喊:“領了紅包的同學們記得幫我填一下問卷?。【染群⒆影?!”或是在學校中散步時,突然被拿著話筒的同學攔住,“同學,能說說你對XX事件的看法嗎?”
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你就參與了一次社會調(diào)查。
常見的社會調(diào)查方法有以下幾種:調(diào)查方法知多少
A. 問卷調(diào)查法:通過收集問卷、分析結(jié)果,來了解同學們的觀點、看法,這是大家接觸最多的調(diào)查方法之一。
B. 訪問調(diào)查法:通過口頭訪談的形式,直接與受訪者溝通、交流,收集樣本。這次關于校服的采訪,小編們使用的就是這種調(diào)查方法。
C. 文獻調(diào)查法:通過查閱各種文獻資料,來摘取有用的信息。
D. 實地觀察法:通過調(diào)動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學觀察工具,有計劃地對調(diào)查對象進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如果你要了解同學們對于校服的態(tài)度,會采取哪種調(diào)查方法呢?
我的校服,我來show
經(jīng)過征集,巴川量子中學的同學們已經(jīng)設計出精致的校服作品,現(xiàn)在輪到你們,全民校服“創(chuàng)始人”,pick你們心目中的C位,請動動手指,投上寶貴的一票吧!
程慕桐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5班
/ 設計思路 /
靈感來自J.K.羅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帶有魔法氣息的長袍自帶神秘感,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整體設計中蘊含濃郁的英倫學院風,又與巴川量子中學“做國際人,有中國魂”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闕羅莘荻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9班
/ 設計思路 /
完美·玩美。生活中,每個人身形都不同,有些同學對自己的身材并不滿意。但是寬松的工裝褲和衛(wèi)衣的搭配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款式設計得很潮,顏色搭配得當,同學們穿上校服走在校園里,還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張銘窈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10班
/ 設計思路 /
紅色是一種熱情浪漫的顏色,校服選擇紅色作為主色,更能彰顯初中生的活力。蝴蝶結(jié)和裙子上的星星裝飾為“平平無奇”的著裝增添了甜美氣息,讓校服不再“沉悶”。
何家宜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8班
/ 設計思路 /
作品采用了反諷的理念——土到極致就是潮?,F(xiàn)在很多人都自詡為“潮人”,總喜歡以自己的審美來評價他人的著裝。殊不知,當你在評判別人品位的時候,其實也暴露了自己的品位。每個人對于美的理解都不相同,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別人的審美喜好。
謝欣妤
巴川量子中學初2023屆4班
/ 設計思路 /
作品選擇了荷葉、天空和小鳥作為創(chuàng)作的靈感元素,同時也以綠色、藍色和白色作為整體設計的主色調(diào)。
荷葉寓意活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小鳥象征著我們應當如它飛翔于藍天一般,在知識的天空自由翱翔,待到羽翼豐滿時,還能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選擇牛仔布做褲子和披肩,是因為這種布料更耐磨,便于我們平時在學校的各項活動。
小巧精致的別針,增加了衣服的趣味性,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衣著搭配將它別在任意的地方或者摘掉。
黑色領帶在著裝上增添了一抹成熟氣息,領帶上的小花別針意味著童心,希望自己未來即使面對復雜的世界,也能懷揣一顆赤子之心。
胡秋涵
巴川量子中學初2018屆2班
/ 設計思路 /
整體設計參考了民國時期女裝校服“上衣下裙”的形式。上衣偏中式,斜襟立領七分袖;下裙偏西式,高腰百褶與膝平。既有東方女子的溫文爾雅,又有西方女子的青春時尚。同時,在腰間和袖口加入小巧的盤扣作為點綴,更添一絲古典韻味。
顏色搭配上,上衣選擇了清新的藍色,下裝選用了黑色。既清新可人,也不失穩(wěn)重。
百年校服“博物館”
如今,校服屢屢成為社會爭論的話題,但在一百年前,校服卻常被視為社會進步的象征。從誕生開始,校服就不僅僅是一件御寒的衣物,它象征著一種身份,反映著校園文化,甚至濃縮了社會的變遷,成為時代的備忘錄。
讓我們走進校服“博物館”,跟隨時間的腳步,回望一代代學生的青春記憶,感受百年變遷中的校服之美。
·20世紀初
20世紀初爆發(fā)的辛亥革命,不僅是一場政治層面的變革,還動搖了中國封建社會數(shù)千年來的服裝等級制度。在新思想、新文化沖擊下,人們開始向往美與自由,受過新式教育的學生們更是如此。
這個時期的校服,既有傳統(tǒng)樣式的服裝,比如色彩樸素、棉麻質(zhì)感的長袍馬褂;也有吸收了西服特點的制服,比如改良學生裝。這種學生裝比西裝輕便,通常是立領,有三個口袋、七個紐扣,穿上身顯得簡潔干練。后來流行的中山裝,就是在學生裝和軍裝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
·20世紀20年代
隨著女子學校規(guī)模的擴大,女學生群體逐漸成為愛國救亡運動的重要力量之一,學生的形象開始與文明、積極、進步畫上等號,她們穿著的統(tǒng)一服裝也被貼上了“文明”的標簽。
這一時期流行的女生校服被稱為“文明新裝”。她們身著白色或淺藍色的上衣,搭配純黑或藍色的半裙,腳蹬一雙黑皮鞋。短衣寬裙,比傳統(tǒng)女性服飾更簡潔、合身,適合穿著運動;樸素的色彩能達到視覺上整齊劃一的效果,便于對學生的統(tǒng)一管理。這種校服融合了中式的婉約美與西式的簡潔美,一度成為時代經(jīng)典,在民國題材的電視劇中也頻頻亮相。
·20世紀30年代
1929年,旗袍被民國政府確定為國家禮服。緊接著到來的30年代,文化氛圍與思想意識進一步活躍,改良版的新式旗袍逐漸受到女學生的青睞,成為一種新的校園時尚。
這種改良旗袍的裙身寬緊適中,既不會不舒服地束縛在身上,也不會太寬導致透風、行動不便。對于旗袍的長度和顏色,民國時期的《學生制服規(guī)程》中也有詳細規(guī)定:長度至腳踝,冬天穿黑色或深藍,夏天穿白色或淺藍。
·20世紀40年代
40年代的校服延續(xù)了30年代的風格,在款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作家張愛玲在圣瑪利亞女校就讀期間,從初中到高中,就留下了許多身著旗袍的班級合影。
旗袍雖然好看,但對于體育課卻非常不友好。于是這個時期,相對寬松的運動款校服開始出現(xiàn),除了上課之外,學生也可以穿上統(tǒng)一的校服參加活動。有記載圣瑪利亞女校生活的片段為證:“上體操的時候,就都換上了白色的運動衣,胸前制有藍色的記號,下面穿了黑色的操褲。赳赳武夫的樣子,正是巾幗英雄?!?/p>
·20世紀80年代
改革開放初期,校服的款式、風格百花齊放,其中最受歡迎的樣式要數(shù)改良式海軍服。這種校服模仿海軍軍裝的款式和配色,女生穿白襯衫搭配藍色背帶裙,男生則穿著白色襯衫搭配藍色短褲。
改良式海軍服象征著“干凈”“樸素”“純潔”,將學生們的青春活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曾占據(jù)了校服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20世紀90年代
1984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一舉獲得15枚金牌;1990年,北京第一次舉辦亞運會,英姿颯爽的運動健兒受到熱烈追捧,他們身著的運動夾克也開始風靡全國。于是1993年,當國家開始推廣能夠“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校服時,運動夾克理所當然成為首選。
這種運動校服結(jié)實耐臟、寬松肥大,不同身高、體重、性別的學生,都能往里“塞”,于是又被形象地稱作“面口袋”校服。但比起之前的校服,這種校服在美觀程度上顯然遜色不少,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改進校服設計的呼聲不斷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