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悅
《紅樓夢》中的兩個主人公林黛玉與薛寶釵集中地表現(xiàn)出了中國歷史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描述的精髓,同時該書對人物關(guān)系的描述也展現(xiàn)出了一個家族發(fā)展的興衰。本文以《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性格特征分析為例,從《紅樓夢》的研究現(xiàn)狀入手,結(jié)合眾多學者對該書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借助對書中所表現(xiàn)的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分析,具體闡述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性格特征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其相同點與不同之處進行詳細分析。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在正史列傳中,優(yōu)秀的小說家毫無蹤影,在野史外傳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傳奇故事。一直到了金圣嘆時期,他把戲劇小說和傳統(tǒng)的詩歌與文學著作并列在一起,這才提升了小說的位置?!都t樓夢》更是贏得了“奇書”的美譽,它的推出震驚了文壇,得到了大眾一致的贊譽。
從多種意義上而言,用歷史文化的眼光去考察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點,實際上也能夠更加廣泛又真實地研究上百年的民族歷史文化進步的趨勢,以及歷史文化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
(二)研究現(xiàn)狀
李燕青和李瑞雪(2014),在新世紀思想開放的影響下,對趙姨娘和尤二姐的命運走向和封建社會影響下的悲慘人生進行了分析。其關(guān)注點主要落在對女性的迫害上,并且對其命運的發(fā)展原因進行研究總結(jié),比較明晰地勾畫出了趙姨娘和尤二姐的個性特點。除此之外,張同勝(2015)通過對賈探春的人物性格的探索與分析,對另類女性的內(nèi)心展開分析,試著尋找出在這樣不同的研究與探索下關(guān)于身份論的新觀點。崔云(2014)通過對《紅樓夢》中趙姨娘的人物的行為與思想的解析,主要從母愛方面為趙姨娘的行為進行了合理的解釋。
二、 描述林黛玉與薛寶釵形象的藝術(shù)手法
(一)細節(jié)性描寫
曹雪芹通過細節(jié)描寫,從人物細微的變化中講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總體上寫出了薛寶釵內(nèi)在的溫柔與大家閨秀的落落大方,同時還展現(xiàn)了其管理人事的才干以及為人處世的寬厚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此外,還寫出了當時社會新型女性的代表人物—林黛玉的小心眼、執(zhí)拗以及愛使小性子的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
此外,為了使林黛玉的形象更加豐富,作者寫了相類似的兩個人物形象。林黛玉和妙玉都是孤冷高傲的,但是通過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出了兩人的細微差別。小說其中一章寫到,賈母帶著劉姥姥到妙玉處喝茶,在眾人離去丫鬟要去收拾時,妙玉忙命:“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蓖ㄟ^這一細節(jié)可以體現(xiàn)出妙玉對于劉姥姥的厭惡,她用過的茶杯便不要了。這就是妙玉出世的孤高,讓人感到冷漠,不近人情。林黛玉雖也是入世孤高,但讓人還能感到熱情。同樣是對待劉姥姥,面對劉姥姥的行為,被逗得捧腹歡笑,一時失了儀態(tài)??梢娏主煊駜?nèi)心并不是嫌棄她,卻是真心的快樂。
(二)心理描寫
每一個人物的不同神態(tài)都是思想與性格的流露,曹雪芹在該書中十分貼切地應用心理描寫,不僅描繪出各個人物的不同神態(tài),而且還非常準確地體現(xiàn)出了所有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特點。通過心理描寫刻畫出了人物的各種性格:比如林黛玉在聽《牡丹亭》曲子時內(nèi)心的描寫,通過內(nèi)心的起伏表現(xiàn)了林黛玉內(nèi)在的叛逆和對自由的追求。薛寶釵在滴翠亭無意偷聽了丫頭私房話后內(nèi)心的描寫,薛寶釵立即想到“要想個巧妙地法子躲避一下”,此時的內(nèi)心描寫非常準確而又鮮明地把薛寶釵的自私又靈活的心理特征揭示出來。可見好的心理描寫可以細膩地傳達人物的內(nèi)心隱秘和精神面貌。
(三)語言描寫
黛玉和寶釵在說話時還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潛臺詞,如果仔細想想還真的既合情又合理。例如,賈寶玉在挨打以后,薛寶釵與林黛玉都去探望時說的話,就傳達出了兩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薛寶釵說:“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林黛玉卻抽噎地說:“你可都改了罷!”兩個人的性格和心態(tài)都大不相同,在語言上也就各有差異,而在不同語言中又飽含著非常豐富的潛臺詞,真是意在言外,讓人回味。一個做事圓滑、考慮周全,一個隨性自然、恣意縱情。
三、 林黛玉與薛寶釵的性格特征
(一)林黛玉的叛逆性性格特征
黛玉從小喪母,自幼寄人籬下,盡管有在賈府的地位很高的賈母對黛玉疼愛有加,但是自幼孤獨飄零的經(jīng)歷使她養(yǎng)成了叛逆、憂郁、孤高的性格,成了作者筆下反抗封建社會的代表人物。比如面對賈寶玉許多離經(jīng)叛道、違背禮法的行為,林黛玉并不嗔怪,反而對他表示理解和支持。當時社會的封建禮教對婦女要求嚴格,必須要遵守婦道,林黛玉對這種禮教規(guī)定非常不滿,而且對當時社會查禁的小說十分喜歡,對《牡丹亭》《西廂記》等小說經(jīng)常是書不離手,這些細節(jié)都表現(xiàn)出了她性格中的反抗。
曹雪芹將林黛玉塑造成了秀外慧中、楚楚動人、多愁善感、惹人憐惜的女性形象。林黛玉那獨具特色的美,更體現(xiàn)在她才華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zhì)上。黛玉在內(nèi)心深處對生活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一份感情、一首詩、一份驕傲。林黛玉天生麗質(zhì)、聰穎明慧、氣質(zhì)優(yōu)雅脫俗,“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比七竅玲瓏的比干還要聰明,比楚楚西施還要嬌弱美麗??此谱髡呤且源诵稳萘主煊癖┞斆鳌扇趺利?,實則暗指她多愁善感,命運多舛。她在寄人籬下的困境中艱難度日,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huán)境中煎熬。
林黛玉的生活處境就像探春所說的那樣,表面上看光鮮亮麗,讓人羨慕,但其實十分難熬。雖然她有著孤芳自傲的凄涼,有著多愁善感的悲傷,但也并非終日沉浸在哀愁之中,也有著青春少女般的活潑和熱情。
關(guān)于愛情方面,林黛玉非常注重情感精神上的追求,她對寶玉愛得轟轟烈烈,但卻忽視了愛情之于現(xiàn)實存在的意義。黛玉不會為了愛情而改變自己的性情和追求,更不會向封建禮教與衛(wèi)道士迎合屈服,因為她有著追求完美主義的理想信念。關(guān)于理想、愛情、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追求,她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而這也造就了她與寶玉悲戚的愛情命運。所以說,縱使黛玉與寶玉的愛情中沒有寶釵的介入,他們二人也不會有結(jié)果,這除了黛玉的性格因素外,還因為她本身就不具備成為賈家媳婦的條件。不管是物質(zhì)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她都是被可以主宰婚姻的封建衛(wèi)道士所排斥的。從林黛玉踏入賈家大門開始,就注定了她與賈寶玉的愛情會是一場悲劇。或許很多人會為寶黛二人的愛情感到惋惜,可是在那個封建社會,又有多少年輕男女的愛情是被所謂的“門當戶對”所吞噬掉的呢。
(二)薛寶釵的淑女性的性格特征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薛寶釵,家境殷實,在當時是赫赫有名的巨富之家。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原因,薛寶釵從小就留心家計,學會了理財治家的道理,封建社會所提倡的女子應具備的傳統(tǒng)美德在她身上都非常明顯。自幼熟讀《烈女傳》《四書》等書籍,非常深刻地接受著封建傳統(tǒng)的文化影響。雖然她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但是薛寶釵只要有機會就宣揚封建社會的道德,薛寶釵曾經(jīng)對湘云與黛玉說過,作為一個女孩子還是不認字的好,做針線活才是女人的本份。在薛寶釵的心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應該謹遵的事情,一個主動表露愛情的女子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不論內(nèi)心深處多么愛慕賈寶玉,但是就是不敢向賈寶玉主動表露,甚至還會刻意和賈寶玉保持一定距離。
薛寶釵表面上“隨分從時”“裝愚守拙”“罕言寡語”,但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都顯得“端莊賢淑”,在別人看來,寶釵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風范。但實際上她有著深深的欲望,內(nèi)心有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巨大野心,看似儀范溫柔敦厚、端莊賢惠,但是這份賢惠下卻深藏著“欲償白帝”的野心。薛寶釵在生活中并不會像黛玉一樣真情流露、真誠坦蕩,而是常深深隱藏心機。在她來賈府的幾年中,表面上的確做到了不多言多語,也安分守己,但在平靜的表面下卻波濤洶涌,她深諳世故,城府極深。在榮國府這個人事極其復雜、充滿矛盾的環(huán)境里,她留心觀察著一切,她謹慎小心,卻也在必要的時候有所表現(xiàn)。正因如此,她才能夠在復雜環(huán)境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皶鋈恕钡拇_是薛寶釵的性格特點,這與她“溫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輔相成,使得她被眾人所接受,為人所夸贊。
寶釵“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為人處世原則,讓她凡事不會像黛玉那樣用尖酸刻薄的話語直接指出,而是或充耳不聞,或視而不見,只為在人事復雜的賈府里不得罪人。這樣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了見不得人的事的主子們贊她“會做人”。
(三)林黛玉與薛寶釵的共同特征
兩人都是能文善詩的才女,“菊花詩”時林黛玉奪魁,“螃蟹詠”時薛寶釵又名列榜首。她們兩人均堪稱絕唱,都是才華橫溢??梢哉f,在才學方面薛寶釵絕不弱于林黛玉。提示寶玉寫詩的片段中,賈寶玉稱其為“一字師”;聽戲的指點中,也讓賈寶玉從內(nèi)心十分嘆服;薛寶釵對惜春講解繪畫理論得頭頭是道,她的才學真可稱之為紅樓之最。釵黛比較而言,林黛玉最主要是詩才,薛寶釵則是一個淵博的學者。
兩人的愛情婚姻都和寶玉有命中注定的象征和預兆。林黛玉和賈寶玉有“木石前盟”,賈寶玉和薛寶釵有“金玉良緣”。實際上,“金玉良緣”是指符合封建家族利益的婚姻,而“木石前盟”是和“金玉良緣”對立的,指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人間的感情是建立在同一反抗封建社會禮教條件上的真摯愛情。這種命中注定的愛情,悲劇的結(jié)局也是預料之中的。
(四)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不同特征
雖然都是美人,但是各有各的氣質(zhì)。林黛玉更多的是體現(xiàn)著病態(tài)、纖柔之美,而薛寶釵的表現(xiàn)更多是健康、豐腴之美。寶釵和黛玉的性格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一個是衛(wèi)道士,一個是叛逆者。寶釵忠實地堅守著封建禮教和道德,她是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的代表。但是林黛玉就有明顯的叛逆傾向,對封建的禮教和道德有一定的叛逆思想,她是當時那個時代叛逆傾向的新型女性代表。黛玉還詛咒八股科舉,鄙視那些功名富貴。反觀寶釵,卻選擇了一個賈寶玉被打后的時間,流著眼淚勸賈寶玉要走金殿對策和立身揚名的道路。黛玉根本不聽“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條,而且就偏要恃才傲物,明顯地表露出她過人的詩才。寶釵卻是滿腦子的封建道德的觀念,她在眾多人中公開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說教。
一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與其生活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通過生活背景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任何性格特征的養(yǎng)成都有其合理之處。針對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于筆者所讀書籍與人生經(jīng)歷有限,分析難免缺乏生活深度。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引起眾多學者對《紅樓夢》人物的興趣,加強對該書的研究,從中得出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