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兵
(山西路橋集團 呂梁國道項目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呂梁 033099)
循環(huán)流化床(簡稱CFB)鍋爐燃燒技術是一種潔凈燃煤技術,常被用于煤矸石、煤泥等低熱值燃料的發(fā)電,與普通燃煤電廠煤粉爐相比,具有燃燒適應性廣,燃燒強度大等優(yōu)勢,但是CFB技術也存在灰渣排放量大(其排放量是普通燃煤電廠粉煤灰的2倍左右),且難以利用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CFB鍋爐溫度僅850℃~900℃,且采用爐內(nèi)噴鈣脫硫工藝,從而導致產(chǎn)生的CFB灰渣與傳統(tǒng)的1 250℃的燃煤爐所產(chǎn)生的粉煤灰有很大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SO3、f-CaO含量高、需水量大、含碳量較高等,導致其無法如煤粉爐粉煤灰一樣應用于水泥混凝土等領域,多采用填埋方式處置,不僅處置費用較高而且長期堆存會污染環(huán)境[1]。國道209線呂梁新城區(qū)(方山縣城至中陽金羅鎮(zhèn))段公路改線工程(以下簡稱“G209呂梁改線工程”)因地形原因設計橋涵眾多,臺背回填土方用量大,但由于素土承載比較低,用于臺背回填時需添加4%水泥或者石灰進行改良,不僅施工綜合成本較高,且實際施工過程中,少量的水泥很難在土中分散均勻,導致形成的路床均勻性差。而毗臨的大土河熱電廠,每年排放200萬噸CFB爐渣難以利用。鑒于上述情況,本項目研究了CFB爐渣對土的增強改性作用,以期用CFB爐渣改良土,替代水泥處治土,用于臺背回填,實現(xiàn)CFB爐渣大量利用,達到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CFB爐渣是低熱值燃料煤矸石等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發(fā)電后產(chǎn)生的殘渣,其化學物理特性如下。
表1 CFB爐渣的化學組成
CFB爐渣與普通煤灰爐粉煤灰相比含有較多的CaSO4和游離的CaO。游離的CaO可激發(fā)脫硫灰渣中的SiO2和活性Al2O3,生成具有一定水硬性的凝膠類物質,所以CFB爐渣具有一定的自硬性[2]。
CFB爐渣呈砂狀,具有連續(xù)級配,最大粒徑10 mm(如圖1和表2所示)。
表2 爐渣級配
圖1 CFB爐渣顆粒形貌
為研究爐渣的摻入對土擊實特性的影響,設計了0%、20%、30%、40%、50%、60%系列爐渣摻量配合比,并通過重型擊實試驗確定了不同爐渣摻量對應的擊實曲線圖,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爐渣摻量擊實曲線
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爐渣的摻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也略有提高,這是爐渣輕質、多孔吸水、保水特性導致,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土體自重,和施工過程中水分散失的速率。從整體曲線變化趨勢來看,爐渣改良土與素土差異較小,且擊實后試件較為密實,擊實效果良好。
CBR(加州承載比)是評定路基及路面材料承載能力的指標,《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04)中路基填料的最高強度要求為CBR值8%,為研究爐渣對土的改良增強作用,測定了上述系列CFB摻量爐渣改良土的CBR值,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爐渣摻量與改良土CBR的關系
可以看出:
a)CFB爐渣的摻入可顯著提高土體的CBR值,爐渣摻量大于30%時,土體CBR值大幅提高至30%以上,遠超臺背回填材料承載比要求。
b)CFB灰渣的摻入可使土體容重降低,膨脹率也有所降低,表明CFB改良土自重小,且不易遇水軟化膨脹。
c)爐渣摻量30%的CBR試件貫入試驗后形變量小,脫模后測定了無側限抗壓強度,可達0.5 MPa,充分證明CFB爐渣土可顯著提高土體承載能力,對土的改良作用效果顯著。
為研究CFB爐渣改良土用于臺背回填的施工特性和路用性能,在施工現(xiàn)場蓋板涵臺背進行了試驗段鋪筑。
3.1.1 素土
素土取自施工附近,天然含水量8.2%,堆積密度1.02 g/cm3,液限30,塑限18,塑性指數(shù)12,根據(jù)《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G E40—2007)判定為低液限黏土。
3.1.2 CFB爐渣
CFB爐渣取自項目周邊晉能大土河熱電廠,呈砂狀顆粒,最大粒徑10 mm,堆積密度為1.10~1.30 g/cm3。
3.2.1 塑性指數(shù)的測定
為驗證爐渣摻入是否引起土質的改變,測定了30%爐渣改良土的塑性指數(shù),并與素土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見表4。同時,考慮到爐渣改性作用具有一定的時效,延長標準液塑限試驗悶料時間從18 h至72 h,悶料后土體結成硬塊。
表4 液塑限測定結果
可見,爐渣的摻入在短時間內(nèi)不會改變素土為低液限黏土的本質,但經(jīng)過3 d以上作用時間,其與土發(fā)生類似于水泥改良土的化學板結作用,不再適合采用塑性指數(shù)這一研究素土特性的指標進行評價。
3.2.2 滲透性的評估
為模擬爐渣改良土的滲透性,將素土與30%爐渣改良土按照路面基層水穩(wěn)試件的成型方法,并借鑒瀝青混凝土滲水試驗評估土體的滲透性。
一般的瀝青混凝土滲水系數(shù)為300 mL/min或者200 mL/min,但對于爐渣土與素土,滲水10 min僅8 mL,可見其基本不具透水性,這主要是因為爐渣改良土仍以素土為主,而工程取樣素土為黏土,本身具有良好抗?jié)B性。
結合爐渣土與素土的塑性指數(shù)和滲水性可以看出:爐渣的摻入在早期未改變素土基本物理特性,但是經(jīng)過3 d以上相互反應后,會形成較強化學板結作用,從而提高土體的密實度和強度。
3.2.3 30%爐渣改良土CBR值
取施工用土和CFB爐渣,測定了30%爐渣改良土的CBR值,并與素土作了對比,結果見表5。
表5 爐渣改良土CBR值驗證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當壓實度為設計值96%時,素土CBR值為13.8%,CFB爐渣改良土的CBR值為28.3%,提高2倍多,完全滿足臺背回填CBR值的設計要求,對于試驗段工程用土,可采用30%爐渣進行改良。
為提高爐渣與土的拌合均勻性,施工時采用場外預拌,悶料,運輸至現(xiàn)場攤鋪碾壓的工藝。
3.3.1 混合料的拌合
按施工配合比用裝載機將土與CFB干拌3次,以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為依據(jù)進行補水并悶料5 h,再濕拌5次,通過自卸車運輸至現(xiàn)場。
3.3.2 攤鋪
攤鋪時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初平,平地機精平,最后人工修整邊部的方法。根據(jù)試驗段檢測,實測松鋪厚度26 cm,壓實厚度20 cm,松鋪系數(shù)為1.3。
3.3.3 碾壓
碾壓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時,振動輪邊部距離涵洞臺身不得小于50 cm空隙,空隙部分由挖掘機帶振動夯進行夯實(也可以由裝載機帶振動夯夯實)。
由于試驗段寬度較小,碾壓時錯輪量小,振壓遍數(shù)太多時出現(xiàn)了表層起皮和表面裂紋現(xiàn)象,建議施工時增大錯輪量至1/3~1/2,并在收面時關閉振動采用靜壓方式,以消除輪跡相近造成的擠壓開裂。
試驗段現(xiàn)場采用灌砂法測得壓實度為96.5%。從壓實度挖洞觀察,距離下層較近的位置也已密實,表明此壓實工藝效果良好,能夠滿足臺背回填的壓實度設計要求。
綜上所述,CFB爐渣改良土新型材料的開發(fā),一方面解決了CFB爐渣無法低成本高效率處理的難題,促進煤炭清潔利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減少臺背回填對沙礫或者水泥等材料的消耗,同時減少了爐渣堆存和水泥等材料生產(chǎn)加工時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有利于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