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江蘇省新沂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 新沂 221400)
隨著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不斷加劇,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皮膚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在皮膚病治療中,藥物種類非常多,有肌肉注射藥物、外用藥物、內(nèi)服藥物等,對于不同患者來說,同一藥物使用方法、劑量也不相同。同時,同一藥物的不同用法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合理用藥與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命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本文現(xiàn)對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皮膚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處方外用藥使用情況,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皮膚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57例;最小年齡為18歲,最大年齡為64歲,平均為(38.46±4.27)歲;疾病種類:濕疹27例,皮疹18例,皮炎17例,痤瘡15例,皰疹15例,銀屑病12例,膿胞瘡11例,癬10例??偨Y患者處方用藥種類,分析外用藥用藥規(guī)律及相關注意事項。
120例患者用藥種類如下,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46例,抗感染藥物19例,溶解角質(zhì)藥物18例,收斂防腐藥物16例,維護皮膚正常代謝藥物12例,中藥制劑6例,治療燙傷、燒傷藥物3例,詳見表1所示。
表1 皮膚病處方外用藥種類分析
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主要發(fā)揮屏障作用,即保護機體、預防水分丟失等,在皮膚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中,角質(zhì)層是最為關鍵的部位[1]。某些增生性皮膚病、炎癥患者伴有皮膚屏障異常的時候,多給予具有改善屏障功能的外用脂類或者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在皮膚病中,皮膚表面pH改變是較為常見的情況,部分皮膚疾病會引起皮膚表面pH增大,多給予緩沖劑或者酸性制劑進行治療。除此之外,在某些皮膚病治療中,合理調(diào)節(jié)角質(zhì)層含水量也是關鍵所在,比如魚鱗病、銀屑病等干燥性皮膚病。
皮膚病發(fā)病原因非常多,且臨床癥狀十分復雜,在選擇治療藥物的時候,必須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治療藥物。一般而言,乳劑、洗劑、酊劑、軟膏劑、溶液劑等藥物是治療皮膚病的常用外用藥,在選擇用藥劑型的時候,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①根據(jù)皮損性質(zhì)選擇用藥劑型:對于單純瘙癢無皮損的患者來說,主要選用乳劑、酊劑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慢性炎癥皮損患者來說,主要選用乳劑、酊劑、軟膏劑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急性有滲出的皮損患者來說,主要選用溶液劑濕敷治療;對于急性無滲出的皮損患者來說,主要選用洗劑藥物進行治療。②根據(jù)病因與病理變化選擇用藥劑型:根據(jù)患者病因及病情,結合藥物藥理作用,選擇對癥治療藥物。③根據(jù)疾病輕重及需求選擇用藥劑型:根據(jù)患者年齡、病情程度、患病部位及藥物作用進行合理選用。
在皮膚病患者用藥治療中,必須嚴格按照醫(yī)囑或者說明書叮囑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如果出現(xiàn)過敏、中毒等不良情況,必須馬上停止用藥,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予以對癥處理,確?;颊咧委熜Ч吧踩?。
在皮膚病治療中,糖皮質(zhì)激素是最為常用的一類藥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點。在實際治療中,需先確診皮膚病類型,判斷是否存在適應證與禁忌證,以此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根據(jù)藥物作用強度,可以將糖皮質(zhì)激素分成弱效類、中效類、強效類、超強效類,針對同一疾病不同性質(zhì)皮損的情況,應選擇作用強度不同的藥物[2]。比如,對于慢性期皮炎皮損甚至角化的情況,應選用強效類藥物;對于亞急性皮炎皮損的情況,應選用中效類藥物;對于面部、乳房、腹股溝等皮膚薄嫩處病變而言,應選用弱效類藥物。除此之外,對于兒童患者來說,主要選用醋酸甲潑尼松龍、醋酸氫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外用藥。
感染性皮膚病患者主要采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抗細菌藥物等。在臨床中,如果感染性皮膚病只是出現(xiàn)局部感染癥狀,沒有引起全身反應,可遵循“能外用就不口服”的原則進行治療,以此減少用藥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及安全性。除此之外,在使用外用抗菌藥物的時候,必須確保藥物具有外用標志。比如,莫匹羅星軟膏是一種局部外用抗菌藥物,適合用于治療革蘭陽性球菌引發(fā)的皮膚感染疾病。
在皮膚病治療中,溶解角質(zhì)藥物應用也比較多,如水楊酸軟膏,主要用于治療局部角化過度、頭癬、足癬,藥物濃度不同,治療效果也不同。當藥物濃度在1~3%之間,能夠發(fā)揮促進角化與止癢的作用;當藥物濃度在5~10%之間,能夠發(fā)揮角質(zhì)溶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達到抗真菌的效果[3]。除此之外,維A酸軟膏也是一種常用于治療皮膚病的藥物,通過對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異常過程的調(diào)節(jié),除去角質(zhì)栓,以此對粉刺皮損癥狀發(fā)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魚石脂軟膏作為一種收斂防腐藥物,在皮膚病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無創(chuàng)、療效顯著、痛苦小、恢復快等特點,同時還可以治療癤腫,外敷用于治療輸液引起的靜脈炎[4]。
除此之外,在皮膚病治療中,中藥制劑應用也十分普遍。有關學者研究顯示,可將中藥組方制成消炎收斂液對糜爛滲出性皮膚病進行治療,以此發(fā)揮斂瘡生肌、清熱解毒的功效[5]。目前,金黃膏作為一種中藥制劑,具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作用,在頜面部癤腫、鼻癤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且治療總有效率可達90%。
綜上所述,在皮膚病治療中,因為發(fā)病原因非常多,所以,必須充分結合患者病情特點,合理選用外用藥,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