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吉林醫(yī)藥學院
隨著英語詞匯的發(fā)展與演變的過程,英語詞匯承載的文化內涵更為復雜。從古英語到現(xiàn)代英語,英語詞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融入了多種其他語言,詞匯是語義的載體,更是語言背后文化的載體,所以英語詞匯的復雜來源成為困擾英語學習者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于英語在發(fā)展過程中融入了其他多種語言,所以英語詞匯承載著豐富的英語歷史和文化意義,通過詞源學的角度了解詞匯的來源及其發(fā)展,可有效的提高學習記憶。英國著名語言學家D.A Wilkings 在其著作《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語言學與語言教學)中提到:“沒有語法,人們能表達的東西很少,而沒有詞匯,人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可見詞匯量是外語學習的基礎,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詞匯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由于受結構主義理論與喬姆斯基普遍語法思想的影響,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重語法、句法結構、閱讀、交際能力輕詞匯教學的現(xiàn)象。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重點講篇章布局,段落理解、語法闡釋、句型和結果分析,對詞匯較少有深入的講解,通常只是帶過該詞的含義和用法,多則補充該詞的近反義詞和派生詞。如大學英語教學中,詞匯的教學很少被作為單獨的一門課程來開設。講解單詞時也只從讀音、拼寫、詞性、常用搭配、正反義詞、復合詞和派生詞等共時層面的內容,或在講解單個詞匯做與文本語境相符的英英釋義,這種單詞講授方法是枯燥乏味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導,多數(shù)學生依舊沿襲著過去傳統(tǒng)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反復抄寫死記硬背,脫離單詞語境的含義很容易忘記,在語言輸出時依舊不會如何運用。由于對科技的依賴強烈,學生在移動設備上能快速找到單詞含義,學生認為知道了單詞的漢語意思就是學會了該詞匯。不需要老師再重復講解,學生會逐漸失去對單詞學習的興趣,顯然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單詞講授方法的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
詞源學還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可以有機的把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結合起來,豐富學生學習知識范圍。因此詞源教學也受到了我校英語教學的重視。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學習詞匯,了解詞匯的來源和發(fā)展,有效的加深詞匯記憶。詞源學(Etymology)是專門研究詞的來源、歷史及其詞義變化的學科,屬于詞匯學的一個分支,以歷時的角度來研究詞匯。
正如Funk(1950)在他的著作Word origins and their romantics stories中談到英語詞匯時所說:“詞匯時許多傳奇故事的隱藏者,常常把讀者引向神話和歷史,使他們能夠熟悉一些偉人和重要事件。詞匯就像一個窗口,通過它,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過去,了解英語詞匯的起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詞匯,增強單詞的記憶效果,另一方面通過詞源了解單詞背后的歷史和文化。
在講解單詞深挖單詞背后的文化起源、故事背景、發(fā)展演變、找到千絲萬縷與單詞有趣的地方,不僅激發(fā)學生對單詞學習的興趣、開拓英語學習的視角、加深對單詞的記憶效果、還會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以講解《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第2冊第4單元Text:Destination:College,U.S.A目的地,美國大學》中philosophy 單詞的起源為例。
philosophy“哲學”一詞起源于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有一次,畢達哥拉斯和一位名叫雷翁的國王談話,雷翁非常欣賞畢達哥拉斯的天才和雄辯,于是詢問他的技藝是什么。畢達哥拉斯回答說,他不是什么技藝大師,而是一個“愛智慧的人”即哲學家。雷翁對哲學家這個詞感到陌生,就進一步詢問。畢達哥拉斯舉了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他說,生活就像奧林匹亞的競賽會,聚集到這里來的人們有三種動機:有的來參加競賽為了奪取榮譽的桂冠;有的來做買賣;有的單純地作觀察者。在生活中,有些人為的是名,有些人為的是利,可是只有少數(shù)人作了最好的選擇,他們把自己的時間用來思考自然和人生的問題,靜靜地審視世界上發(fā)生的一切,做熱愛智慧的人,這些人就是哲學家。單詞philosophy由前綴philo-引申為“愛好”,后綴sophy-表示“智慧”。
從“Philosophy”到“哲學”,無獨有偶,在我國的古漢語中,“哲”也是智慧的意思。在我國的文化史上,如《孔氏傳》中就有:“哲,知也,無所不知”。“哲”的這種含義至今仍未改變。19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西周用日語中的漢字將英語中的philosophy譯作“哲學”,并經(jīng)黃遵憲、康有為等人傳回中國,沿用至今。
通過對詞源的講解,不僅延伸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關聯(lián)含義,還讓學生了解到單詞背后的跨文化背景下的起源都是相通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通過對單詞來源的介紹,使學生有機會對詞匯追根溯源,知曉詞匯的來龍去脈,并且融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識,使枯燥的單詞變得生動,幫助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進而在使用英語的時候做到有根有據(jù),避免出現(xiàn)近義詞混用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