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健
摘要:目的:分析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采用不同手術方法的臨床效果以及對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的影響。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先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于4~6個月后實施顱骨修補術治療,觀察組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GCS評分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GC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GCS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突出顯著,可有效改善GCS評分,且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病情康復,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顱骨修補術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5--01
臨床中顱腦損傷屬于常見外傷疾病之一,具體可包含多種類型,比如頭皮損傷、顱骨損傷以及腦損傷,顱腦損傷可能導致多種問題,比如顱內(nèi)血腫、彌漫性腦腫脹、顱內(nèi)挫裂損傷等,繼而表現(xiàn)出顱內(nèi)壓升高。去骨瓣減壓術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腦積水屬于實施骨瓣減壓術治療后十分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在對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實施治療時,相關手術方法的選擇當前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诖?,本研究于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期間選取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一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探究了不同手術方法治療的臨床效果以及對GCS評分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一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女性分別有17例、13例,年齡介于21歲到71歲之間、平均年齡(37.72±7.42)歲,顱腦損傷原因: 毆打6例,墜落12例,交通事故12例;觀察組患者男性、女性分別有18例、12例,年齡介于20歲到70歲之間、平均年齡(37.62±7.53)歲,顱腦損傷原因: 毆打4例,墜落13例,交通事故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臨床試驗。所選研究對象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或非外傷導致顱內(nèi)損傷患者。
1.2 方法
觀察組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如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進行麻醉,并給予氣管插管。將同側(cè)側(cè)腦室前角作為穿刺點,兩側(cè)均實施減壓的患者穿刺點應用非優(yōu)勢半球側(cè)腦室前角。實施手術期間常規(guī)展開皮瓣與肌瓣的分離,充分顯現(xiàn)骨窗緣,此后對修補材料予以塑性。以影像資料作為依據(jù)確定假性硬腦膜與側(cè)腦室前角之間的距離,此后于側(cè)腦室將帶導絲置入到分流管腦室端,在腦室有液體流出的情況下去除導絲的,此后置入1-2厘米分流管,對腦脊液壓力予以測量,此后緩慢將腦脊液引流出,在膨出腦組織回縮至骨窗緣相平的情況下停止引流。在分流管和修補材料的交匯位置剪出一個直徑約為5毫米的孔,修正孔的邊緣。采用鈦板覆蓋在分離出顳肌和筋膜位置,積極做好固定工作,此后將分流管引出網(wǎng)孔。在上腹部正中做切口且打開腹腔,分流管的腹腔端沿著耳前約1厘米位置下行同時到達腹腔,在鈦網(wǎng)表面和顳肌的后院固定分流泵,此后對分流泵予以按壓,促使分離管處于暢通狀態(tài),此后將腹腔端固定在盆腔內(nèi),依次縫合頭皮和腹壁。手術期間需細致將硬腦膜界面予以分離,及時修補破損的部位。針對自體顱骨修補患者需要應用顱骨鎖或打孔用絲線固定,采用金屬鈦板修補的患者應用鈦釘實施固定,塑形采用丙烯酸酯骨水泥時,應用打孔用絲實施固定。
對照組實施先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于4~6個月后實施顱骨修補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如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進行麻醉,選擇仰臥側(cè)頭位。手術過程中先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針對需要采用單側(cè)去骨瓣降壓的患者通過分流管的腦室端置入對側(cè)側(cè)腦室的額角,針對需要采用雙側(cè)去骨瓣降壓的患者,通過分流管的腦室端置入對側(cè)腦室的枕角,腹腔端則順著肋下肝膈面置于腹膜后,引流管固定于肝鐮狀韌帶,對引流閥門予以按壓,緩慢放出腦脊液,在顱內(nèi)壓降低同時顱骨缺損沒有腦膨出的情況下順著手術切口位置實施顱骨修補術。分流管類型按照手術前腰穿測定的顱內(nèi)壓情況予以選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GCS評分,15分表示意識清楚;意識障礙可分為輕度、中度以及重度,其中輕度評分介于12~14分之間;中度評分介于9~11分,重度評分指小于8分,3分以下則表示患者昏迷,評分越低表示患者意識障礙越嚴重。
術后并發(fā)癥包括癲癇、管外露、分流不足或過度、管道堵塞、血腫、術后感染。
治療效果按照腦積水是否消失判斷,可分為無效和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23.0軟件統(tǒng)計分析各項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n(%)]予以表示,檢驗工作分別采用t和X完成,當P<0.05時,提示統(tǒng)計學具備顯著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GC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GC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GCS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幾年來,臨床在對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治療時,以去骨瓣減壓術最為常見,該手術方式可在確保腦灌注壓的情況下促使患者顱內(nèi)壓降低,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利于患者平穩(wěn)度過急性顱內(nèi)壓增高時期,然而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后發(fā)現(xiàn),實施去骨瓣減壓術或?qū)е麓竺娣e的顱骨缺損,導致顱內(nèi)外大氣壓力發(fā)生變化,易誘發(fā)腦組織結構發(fā)生移位,影響腦脊液的循環(huán)和吸收,最終導致出現(xiàn)腦積水。與此同時,在實施去骨瓣減壓術后會改變腦皮層血液灌注和腦脊液流體力學,繼而易導致患者在恢復期中產(chǎn)生多種紊亂癥狀,尤其是出現(xiàn)腦積水的病人,其意識狀態(tài)、神經(jīng)功能以及預后情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過去在對顱內(nèi)損傷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多先展開腦積水分流手術,再結合患者實際恢復情況展開后期修補,雖然具備一定臨床效果,但是仍然不理想。
此次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GCS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意識障礙,分析原因: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不僅可以可促進腦生理功能和顱內(nèi)壓的恢復,而且可對多種并發(fā)癥起到良好預防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狀態(tài)。與此同時,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將側(cè)腦室前角作為穿刺點,可避免側(cè)腦室后角損傷,大大增加了手術安全性。
綜上所述,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行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可獲得突出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意識狀態(tài)具備良好改善作用,可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建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輝.成人顱腦外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顱骨修補臨床價值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05):27-29.
[2]朱曉忠,康秋紅,康平,曾文,劉生明.漸進減壓對重型顱腦損傷改良大骨瓣減壓術患者顱內(nèi)壓及腦脊液動力學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21,42(04):807-809.
[3]李龍,楊金慶,薛勇,等. 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危險因素分析及分流時機[J]. 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 2020, 25(09):600-602.
[4]烏拉別克·毛力提, 杜偉, 劉偉,等. 腦室-腹腔分流術及顱骨修補術同期治療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并交通性腦積水的有效性[J].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20, 23(05):668-671.
[5]郭慶, 陳洋, 汪新宇,等. 顱腦損傷行去骨瓣減壓術后并發(fā)腦積水的相關因素分析[J].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20, 29(08):649-652.
[6]陶治鶴, 胡偉, 毛進鵬. 重型和特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術后繼發(fā)性腦積水的危險因素分析[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 18(08):1315-1319.
[7]邢海濤, 袁波, 譚占國. 同期與分期行腦室-腹腔分流術與顱骨成形術治療顱腦損傷術后腦積水的療效分析[J]. 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 2020, 25(11):3.